《小学教育学》教案

绝世美人儿
654次浏览
2021年01月22日 06:2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记一个高尚的人

2021年1月22日发(作者:陆雨萱)
第一章

第一节

一、

教育的含义与要素

(一)

教育的含义(对教育概念的理解)

双重含义——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

绪论

教育概述

广义的教育
是泛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 能、
影响人的思维品德的活动。
其外延包括学
校教育和学校以外的各种教育。学校教育 是核心。

狭义的教育
通常是指学校教育,
即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 br>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
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 的教育活动。

无论是从广义还是从狭义的角度认识教育,
它们都共同指出,
教育是一种影响人、
培养
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核心含义,也是教育的根本特征。

(二)

教育的基本要素

1.

教育者:
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责任和施加教育影响的人。

2.

受教育者:
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

3.
< br>教育影响:
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
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
包括了信息的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
内容与形式
的统一。

二、

教育的起源(五种观点)

(一)

神话起源论

观点:
教育跟其他万事万物一样,
都是由人格化的神创 造的,
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的
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评价:
不正确。

(二)

生物起源论

代表人:
利托尔诺(法)
、佩西·能(英)




点:
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价:
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动物界类似教育行为之间的相似性,否定了教育的神话起源论,其开创性值得肯定。

但完全否认了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教育行为之间的差别,否
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和目的性,这是缺陷。

(三)

心理起源论

代表人:
孟禄(美)





: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价:
避免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提出模仿是教育起源的新说,有其合理一面。



1
误在于,
他把全部教育都归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 ,
不懂得人之所以为人是有意识
的本质规定,不懂得人的一切生活都是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 性行为。

(四)

劳动起源论

代表人:
马克思主义者





: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社会再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价:
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
没有社会再生产的要求,
教育也就 无从产生。
所以,
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依附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需要的。
前苏联和我国 的教育史学家、
教育学
家大都认同这一观点。

(五)

交往起源论

代表人:
叶澜(中)





: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




价:< br>强调了对教育起源的研究不仅只停留在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出发进行演绎推
理、满足于认识一般的 水平上,而力求通过特殊来验证一般、丰富一般。

三、教育的发展(简述教育发展的历程)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1.
教育未从生产社会中分化出来,具有非独立性;

2.

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具有原始性;

3
.
教育对象没有等级区分,教育无阶级性。

(二)古代教育(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1.
产生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





2.
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3
.
教育内容以伦理道德、宗教经典为主,内容封闭保守,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4.

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

5.
积累的丰富的教育经验,获得了初步的科学教育知识。

(三)近代教育

1.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





2.
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3
.
教育与宗教分离,教育走向世俗化;

4.

创立并采用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5.
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
(四)现代社会

1.
教育加快民主化进程;

2.
教育与生产劳动日趋结合;

3.
教育内容极为丰富和开放;

4.
大力加强基础教育,不断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5.
教育形式和手段发生重大变化;

6.
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

7.
终身教育体系在逐步构建。

第二节


小学教育

一、

小学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早期学校化小学教育的概括

小学教 育的早期学校化教育阶段,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在教育“目的”
“内容”
“方法”
与“ 权利”等方面都具有共同的特点。

教育目的:
象征性的形式目的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功用性的实用目的不被重视。

教育内容:
经过精心编排和组织的典籍成为主要课程。


孔子的“六艺”
;西方的“七艺”

教育方法


格外重视识记和背诵,具有刻板性和专制性。

教育权利:
统治阶级大权在握,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二)近代小学教育的发展

1.
近代西方教育的发展


1
)小学教育基础化


2
)小学教育的公立化与法制化


3
)小学教育对象普及化


4
)小学教育内容世俗化

2.
近代中国小学教育的发展


1
)变革旧学制,创立近代小学


2
)改革普通教育及其课程体系,初建小学教育体系。

(三)新中国小学教育体系的建立

1986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 义务教育法》
,明确规定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二、

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


3
(一)

小学教育在实施义务教育中处于基础地位

(二)

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

三、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

1.

全民性

2.

义务性

义务教育:
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适龄 儿童和青少年实施一定年限的
普及的、
强迫
的、免费的
学校教育。

3.

全民性

四、

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

(一)在身体素质上的启蒙作用

(二)在学习知识上的启蒙作用

(三)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启蒙作用

第三节


学习小学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小学教育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小学学校教育工作者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增强教育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二)有助于小学教育工作者增强专业素养,提高教育的热情和效率

(三)有助于提高小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四)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

学习小学教育学的方法

(一)要以正确的思想为指导,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来学习教育学

(二)博览与精思相结合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要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是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
























第一节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一、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3.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


4
二、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1.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




2.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3.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学的组织形式

三、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1.
文化观念影响着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2.
文化传统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3.
文化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的先进程度和性质

四、人口对教育的制约




1.
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影响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




2.
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




3.
人口的结构影响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



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教育的政治功能




1.
教育能培养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2.
教育可以提高国民的民主意识、促进社会政治民主




3.
教育可以形成积极的舆论力量,促进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

二、教育的经济功能




1.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




2.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3.
教育是发展和创造新的科学知识的手段

三、教育的文化功能




1.
教育可以保存和传递文化




2.
教育可以传播和普及文化




3.
教育可以发展和创新文化

四、教育的人口功能

1.
教育可以控制人口的数量

2.
教育可以提高人口的质量

3.
教育可以改善人后结构,促进人口流动

第三节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5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在一定范围内 、
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
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文化等其他社会现象的特征, 这是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

1.
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

2.
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

3.
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4.
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一节



人发展的概述

一、人的发展的含义

二、人的发展的特点

(一)人的发展具有特殊的自然性

(二)人的发展具有社会性

(三)人的发展具有文化性

第二节





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

(一)遗传因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使人的发展成为可能

(二)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阶段

(三)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四)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二、环境因素

(一)环境影响着遗传可能性能否得以实现

(二)环境制约着儿童的发展性质和方向

(三)环境制约着儿童的发展速度和水平

(四)环境是造成儿童发展差异性的重要因素

三、教育因素

(一)教育是有目的的,克服了环境影响的自发性

(二)教育是有计划的,克服了环境影响的偶然性

(三)教育是有系统的,克服了环境影响的片段性

(四)教育是一种专业化的行为,克服了培育中的盲目性


6
四、个体主观能动性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一)个体主观能动性是推动儿童身心发展的动力

(二)儿童的实践活动是儿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节



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一、小学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儿童的发展

(二)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要求教育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
采用不同的教育
内容 和方法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要把握儿童学习的

关键 期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要求在教育中应注意因材施教

(五)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要求教育因势利导、顺应规律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内涵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的结构:

教育目的反应了教育在 人的培养规格、
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它主要回
答了两个问题:一是规 定教育“为谁培养人”和“为谁服务”
,这是关于教育活动的质的规
定性;二是规定教育“培养 什么样的人”
,这是关于教育对象的质的规定性。

广义的教育目的和狭义的教育目的。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时期,
根据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出的有关教
育工作的 总的方向和总目标,
是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既有 一定的联系又存在着一定区别。

(三)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7
二、教育目的的功能

(一)导向功能

(二)选择功能

(三)控制功能

(四)激励功能

(五)依据功能

(六)评价功能

三、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1.
教育目的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

2.
教育目的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文化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

3.
确定教育目的还受到一定社会的教育思想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

4.
教育目的要受到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制约




第二节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

1.
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人的劳动能力(即体力和智力)的充分发 展;其次还表现在人
与社会交往中,
是对社会关系总和的全面占有,也就是人有精神上、道德上 、情感上的全面
和谐的发展。概括起来,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指人的智力、体力、道德、情感等方面都获 得
尽可能充分、自由、和谐和统一的发展。

2.
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高度发展的 生产力,它为人的全面发展
提供了一切必要的物质条件;二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它是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根 本保证。

3.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和唯一方法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三、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8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三)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三节


全面发展教育与素质教育

一、全面发展教育

(一)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1.
德育

2.
智育

3.
体育

4.
美育

5.
劳动技术教育

(二)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的关系

“五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每一育都有它特定的任务和作用,不
能互相取代。各育 之间紧密联系,互相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统一体。

其中,德育为首,起导向和保证作 用,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无产阶级政治方向;
同时,
其他各育则为德育的实施提供了条件。
任何一种思想品德的形成只有将其寓于各育任
务的实施中才有可能。

智育则为全面发展的各育实施提供了认识基础,为其他各育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体 育则是实施各育的物质保证,没有健康的身体保证,任何一种育的任务都不可能顺
利完成。
< br>美育和劳育是德、智、体的具体运用和实施,美育是全面教育的升华;劳动技能教育
是全面发展的 手段。
正确的审美观反映了一个人的知识水平,
又体现着一个人的思想素质状
况。而在 劳动技术教育中更离不开必需的知识基础和技能,离不开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

注意事项:

1.

全面发展不是少数人的全面发展,而是大多数人的全面发展;

2.

全面发展不是均衡发展,而是人的各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

3.

全面发展不是不要个性的发展,而是和个性相统一的发展。

三、

素质教育

(一)

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目标

素质教育的内涵,
“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为实

9
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
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
以 面向全体学生、

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
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 br>促进受教育者德、
智、
体、
美诸方面生动活波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提高教育改革,真正实现“两全“的目标,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
方针,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素质教育的基点就是通过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素质,
核心是培养< br>学生的创造力。

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 界、面向未来,
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
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 社会实践的
统一,
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
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 艰苦奋斗的统一。

(二)

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和要求





1.
基本特点


1
)素质教育的主体性


2
)素质教育的全体性


3
)素质教育的全面性


4
)素质教育的基础性、

2.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第五章

教师和学生

第一节


教师概述

一、教师职业的发展

二、教师的社会作用

1.
教师担负着传播人类文化知识的重要职能。

2.
教师是教育者,承担着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延续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

三、教师劳动特点

1.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2.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3.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4.
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5.
教师劳动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四、教师的专业素质

(一)教师的专业精神


10
1.
教育信念

2.
专业态度和动机

3.
专业自我

(二)教师的专业知识

1.

普通文化知识

2.
学科内容知识

3.
教育学科知识

4.
实践性知识

(三)教师的专业能力

1.
教师的教学能力

2
.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

3.
教师的科研能力

五、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第二节



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人

(二)学生是具有完整性的人

(三)学生是成长中的人

二、学生的时代特点

(一)主体意识增强: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

(二)获取信息的方式多样化

(三)多元文化的冲击比较大

(四)受同辈的影响较大

三、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认识的客体,又是认识的主体。

四、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节




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类型

(一)教师中心的师生关系

(二)学生中心的师生关系


11
(三)走向交往和对话的师生关系

二、现实中的师生关系冲突

三、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





1.
民主平等





2.
对话合作




四、师生关系的建立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掌握处理师生关系的手段与方法





1.
了解和研究学生





2.
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成长





3.
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4.
提高教师自身魅力


第六章

课程论

第一节



课程与课程理论

一、

什么是课程

广义的课程
指的是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全部经验,
它包 括有目的、
有计划的学科设置、
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环境氛围的影响等。
狭义的课程
是指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

二、

影响课程的因素
——社会、学生、知识

三、

课程的类型

(一)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二)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三)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四)

显性课程与理性课程

四、

现代课程理论

(一)

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二)

学生中心课程理论

(三)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12

-记一个高尚的人


-记一个高尚的人


-记一个高尚的人


-记一个高尚的人


-记一个高尚的人


-记一个高尚的人


-记一个高尚的人


-记一个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