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评课稿
-
《司马光》评课稿
《司马光》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
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篇文
言文,
也是学生在小学
阶段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
从编者意图来看,
要引导学
生从小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学习读懂文言文的方法,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
传承经典,发扬国学。
陈老师虽然很年轻,但是教学设计精巧,教学思路清晰。
一、
梯级诵读助体悟。
整堂课以读为主线
,贯穿始终,通过范读引领、逐句练读、借助插图用挖空
的形式诵读记忆。通过反复诵读
,学生以读促悟,在诵读中体验、感悟文言文的
特点。
二、
字理识字记心间。
在指导生字时,<
/p>
陈老师从造字本义讲起,
是学生明了造字的缘由及生字结构
规律,从而牢牢记住。
三、
逐层推进破难点。
初次接触文言文,
最难的还是句读和节奏,
而陈老师通过逐步出示生字、
词
语、短语、句子这种方式巧妙地引导学生渡过难关,例如“持—持石—
持石击瓮
—持石击瓮破之—光持石击瓮破之”
,
这样一一指名学生认读,
让学生从易到难
的有节奏的读
完整句,
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特点,
老师成为学习
最
好的“摆渡人”。
四、
借助插图和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是:
学习带着问题默读,
理解课文的意思。
作为本单元的
首篇课文,
应该体现这个语文要素,
陈老师让学生借助插图和注释,
以及自己设
计的拐杖,降低了难度,学生说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