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取
-
进
取
“进”是
一种前进的动力,人们只有
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
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让自己
在工作中无往不利;
“取”是指获取,
只是在获取之
前,需要你先有所付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p>
【
探源
】(
1
p>
)犹言上进。《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夫有行之士,未
必能进
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
2
)犹言进攻。《三国演
义》
第八十四回:“先主自督江南诸军,夹江分立营寨,以图进取。”
倾心努
力向前,立志有所作为。进取是一种向上的精神。进取才能获
得人生的辉煌;进取心意味
着超越平庸;进取应该成为终身之事
.
1
、只有每天战斗的人,才能享受自
由和人生。——歌德
2
、“拼搏”、“勤奋”栏中的一些事例
志不强者智不达。
——
墨翟
宝剑锋从磨砺出
< br>,
梅花香自苦寒来。——无名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陈涉
志当存高远。
——
诸葛亮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曹操
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
曹植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王勃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
李白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轼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李清照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咏蛙》毛
泽东
1910
年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这是毛泽东在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就读时写的一首言志诗。
毛泽东从偏僻的韶山
来到地处繁华闹市的新式学校东山小学,同学中大多是富家阔少,衣着讲究,举止文
雅。
而毛泽东通常是身着破旧的短衣和裤子,
且来自
外乡,
年龄也比其他同学大
6
岁。
p>
这个
“
新来的乡巴佬
”
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嘲笑和蔑视。但这种自卑不但没有使他沮
丧,却更加激发了他宏伟的抱负和奋发向上的勇气。
1
两百
多年
前,法国出了一个震惊世界的著名人物,他就是拿破仑,当年的
法国,在他的率领下,几乎征服了整个欧洲,所有欧洲的王室大臣们都不得不尊他为
王。当年的法国,在他的领导下,国势强大,地位显赫,是欧洲政治、经济、外交、
军事
、文化的中心,法国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成了欧洲各国宫廷效仿的对象。法语
成为当时
欧洲王宫贵族及其子女们竞相学习和使用的语言,
以至于当时说法语成了欧
洲社会尊贵时髦的象征。读了本书,可以了解拿破仑艰难的幼年生活,以及后来发奋
< br>读书,在受人鄙视的环境是磨砺自己的故事后,你就会发现,拿破仑的儿童时代,以
及他的青少年时代的成长经历已经为他以后的辉煌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拿破仑
·
波拿巴法国近代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
家、数学家。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
(1799-1804)
,
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
(1804-1814)(1815)
,意
大利国王,莱茵联邦保护人,
瑞士联邦仲裁者。曾经征服和占领过西欧和中欧的广大领土
。
先后三次发布求贤令招揽天下人才
无论什么时候,
< br>会否用人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汉末三国时期,
不懂用人
艺
术的公孙瓒、袁绍、袁术、刘表、刘璋等豪杰均以失败告终,只有深谙用人之道
的曹操、刘备和孙权最终确立了自己的王者地位。
曹操知人善察,
< br>唯才是举,
在用人方面棋高一着。
他不惜代价网罗天下人
才,
并先后三次发布求贤令,
使四面八方的人才纷纷聚集在自己
周围,
形成谋臣猛将
如云的局面。
正是
依靠众多人才的辅佐,
曹操扫平群雄,
完成了统一北方的伟业。
桥玄说
曹操是
“
命世之才
”
< br>
许邵称曹操为
“
乱世奸雄
”
生于汉末乱世的曹操是西汉相国曹
参的后代,其父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
曹腾后来官至太尉。史籍记载,曹操
“
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
”
p>
。
当时很多士大夫都看不起曹操,唯有太尉桥玄和南阳人何颙对他另
眼相看。
桥玄对曹操说:
“
天下将乱,
非命世
之才,
不能济也。
能安之者,
其在君乎
!
”
何颙一见曹操,便感叹道:
“
p>
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
桥玄又
对曹操说:
“
君未有名,可交许子将。
”
许子将即许邵,好品评人物,与其兄许靖在当时都很
有名气,
曹操便造访许邵,他问许邵:
“
我何如人?
”
许邵看不起他的为人,闭口
不答。曹操十分恼火,用武力
劫持许邵,许邵只好说:
“
子,治世之能臣,乱世
之奸雄。
”
曹操对被评价为
“
奸雄
”
毫不介意,大喜而去。
汉灵帝中平年
间,董卓专制朝政,胡作非为,天下豪杰纷纷起兵讨伐董卓,
推袁绍为盟主。袁绍问曹操
:
“
若事不辑,则方面何所可据?
”<
/p>
曹操反问:
“
足下意
以为何如?
”
袁绍说:
“
吾南据河、北阻燕伐,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
以济乎!
”
曹操说:
“
吾任天
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