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册第3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小结与复习

巡山小妖精
611次浏览
2021年02月12日 20:4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12日发(作者:劁猪)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


3


课《古诗三首》知识点< /p>









< p>


一、作者简介



韩翃(


719-788


)字君平,唐代诗人。天宝

13


年(


754


)考中进士。建中 年间,因作


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 法轻


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主要作品:《寒食》《河上寄故人》《寄柳氏》


《同题仙游观》《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等。




王建(


768-825


):唐代诗人,字仲初。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


< br>“张王”。


其以田家、蚕妇、织女、水夫等为题材的诗篇,对当时社会现实有所反 映。主要作


品:《田家行》《水夫谣》《羽林行》《射虎行》《古从军》等。

< p>



二、我会写组词



侯:hóu(侯门、诸侯、王侯将相)



章:zhāng(乐章、篇章、杂乱无章)



泣:qì(哭泣、抽泣、泣不成声)



盈:yíng(丰盈、盈利、热泪盈眶)



脉:mò(脉脉含情、温情脉脉)



栖:qī(栖身、栖息、两栖动物)



鸦:yā(涂鸦、乌鸦、鸦雀无声)





三、多音字



传:chuán



(传说)zhuàn(传记)



脉:mài(山脉)(mò(脉脉)




纤:xiān(纤维)qiàn(纤夫)





四、理解古诗



寒食



诗意:春天的京城处处柳絮飞舞 、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里的柳树。夜


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赐新火,袅袅轻烟 散入权贵豪门的家里。





迢迢牵牛星



诗意:

< br>遥远的牵牛星,


明亮的织女星。


伸出纤细雪白的双手,< /p>


札札地穿梭织布。


(织


女)一整天也织不 了完整的花纹,哭得泪如雨下。银河又清又浅,相隔又有多远呢。


只隔一条清澈的河,相 视而不能相互说话。




十五夜望月



诗意:月光照在庭院地上 ,树上栖息着乌鸦,秋天的露水无声地打湿了庭院中的桂


花。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 在仰望,不知道这秋天的情思会落到谁的一边?





、问题归纳



1.


《寒食》这首诗写的是怎样的景色?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这首诗运用了白描手法,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 /p>


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


;


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


生动地描绘出了


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 ,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2.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这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开头两句分别从两处落笔,言牵牛曰



迢迢



,状织女曰


皎皎



。让人联想到远在他


乡的游子 ,和河边苦苦等待的女子。




3.< /p>


《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在你读

< p>
过的古诗词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和同学交流。


唐朝诗人王维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 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六、课文主题


《寒食》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


平 的歌咏。






《迢迢牵牛星》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 面的悲剧,抒发了女


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





《十五夜望月》每两句 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


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 夜的图画。此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


味无穷。





七、古诗赏析



寒食



开头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 “春城”指春天里的都城长安。“飞花”即花瓣纷


纷飘落,点明暮春季节。“无处不”, 用双重否定构成成肯定,进而写出整个长安


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第二句“寒 食东风御柳斜”是写皇宫园林中的风


光。“御柳”是指御苑里的柳树。当时风俗寒食日折 柳插门,清明这天皇帝还要降


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恩宠。所以诗人在无限的春光 中特地剪取随东风飘拂


的“御柳”。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


家。”“日暮”就是傍晚。“汉宫”是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的皇宫。“五侯”一般


指东汉时,同日封侯的五个宦官。这里借汉喻唐,暗指中唐以来受皇帝宠幸、专权


跋扈的宦官。这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


黑, 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诗中用“传”


与“散”生 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寒食禁火,是我国 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权贵大臣们却可以破例地点蜡烛。诗人对这


种腐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 婉的讽刺。




这首诗善于选取典型的 题材,


引用贴切的典故对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进行讽刺。


虽 然写得很含蓄,但有了历史典故的暗示,和中唐社会情况的印证,读者还是能了


解诗的主 题的。




迢迢牵牛星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