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译文及赏析

余年寄山水
918次浏览
2021年02月12日 21:0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12日发(作者:七年很痒)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译文及赏析




导读: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苏轼所作,是豪放派宋词


的代表作 ,


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


气势雄壮。


全 词借古抒怀,


将写景、


咏史、


抒情容为 一体,


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


成的感慨。





念奴娇赤壁怀古①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 周


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

< br>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


虏灰飞烟灭。故国神 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


酹江月。





[注释]





①赤壁:指黄州西赤鼻矶。三国时 周瑜败曹的“火烧赤壁”之赤


壁传说有五处。但以黄州赤鼻矶为古战场。





②故垒:古时的军营四 周所筑的墙壁。人道是:人们传说是。周


郎:


周瑜,

< p>
字公瑾,


庐江


(今安徽庐州)

人。


建安三年,


自居巢还吴,


孙策 授其建威中郎将,逾时年二十四岁,吴中皆呼为周郎。穿空:形


容峭壁耸立,

< p>
好像要刺破了天空似的。


千堆雪:


形容很多白色的 浪花。





③当年:当时,或解作盛壮之年。






















































































④小乔:周瑜之妻。时在建安三年 或四年,周瑜二十四五岁,赤


壁之战在建安十三年,周瑜三十四岁,结婚已十年。言“初 嫁”是突


出其风流倜傥,少年得志。雄姿英发:周瑜有姿貌。英发:指谈吐不

< p>
凡,卓有见识。




< /p>


⑤羽扇纶巾:魏、晋时儒雅之士的装束。羽扇:白羽做成,可用


作 督战指挥的标帜。纶(


gu


ā


n


)巾:用丝带做的便巾。灰飞烟灭:


形容火烧赤壁时曹军的惨败及周瑜 的事功。





⑥故国神游:神游故国。此“故国”指旧地、古战场。





⑦多情应笑我:应笑我多情的倒装。





⑧尊:酒器。酹(


l


è


i


):把酒浇在地上祭奠。





(8)


英发:英俊勃发。





(9)


羽 扇纶巾:手摇动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


词中形容诸葛亮从容娴雅。纶巾 :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10)


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





(11)


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指古战场。





(12)


华发:花白的头发。




华:《现代汉语词典》这个字读


hu


ā


(


一声


)< /p>


,花白义





(13)


人生:现有版本作人间。





(14)


尊:同“樽”,酒杯。





(15)


酹:


(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


托自 己的感情。






















































































译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 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


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


惊人的巨 浪拍打着江岸,


卷起千堆雪


似的层层浪花。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祖国的江山美妙如画,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 无


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应该笑 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于过早


地生出白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


还是把 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




















































































我同饮共醉吧!





现代翻译: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 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


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


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


卷起千堆雪


似的层层 浪花。





祖国的大好河山啊,那时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


小乔刚刚嫁了过来,


他的姿态多么的雄峻:




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





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神游于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





人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


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


和我同


饮共醉吧 !





[赏析]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是宋代苏轼所作 ,


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


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全 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


情容为一体,


借咏史抒发作者积 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





苏轼谪居黄州,游黄冈赤壁矾,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词。词 中


描绘了赤壁雄伟壮丽的景色,


歌颂了古代英雄人物周瑜的战功 ,


并抒


发了作者自己的感慨。全篇将写景、怀古和抒情结合在一 起,纵横古



















































































今,意境宽阔,

< br>是豪放词风代表作。起调将奔腾的长江与飞逝的历史


相交织,造成宽阔邈远的抒情 空间。然后联想自己壮志未酬、人生失


意的际遇,感慨万端。全词的气氛是开朗、豪迈的 ,虽然露了一种低


沉、消极的情绪,但不是主要的。全词既有历史的沉重感,又有对现< /p>


实的责任感,是一支磅礴凝重、回肠荡气的悲壮乐章。





题中的赤壁,是黄州(在今湖北省 黄冈县)城外,长江北岸的一


段红色山崖。


“怀古”,是古人写 诗词常常采用的一个题目。在这类


作品中,


作者往往借助歌咏历 史事迹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这首词就是


苏轼游览黄州赤壁想到历 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


有所感触而写。


其实,

< br>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


魏、


蜀、


吴三国争雄,


吴国名将周瑜联合刘备,


利用火攻大破曹操水军的 地方是另一个赤壁,


它是今天湖北省武昌县


西南的赤矶山。


这里词人借怀古以抒怀抱,


不一定拘泥于地点的确凿。





怀古的重要一环,< /p>


是怎样把今和古联系起来。


苏轼望着波祷滚滚

的长江,


想到自古以来那些才华出众的人物都已随同时间流逝而消失,


犹如被源源而来的浪涛从历史上冲洗掉了一样。


于是,


他用


“浪淘尽”


三个字,


把眼前的长 江和历史上的人物巧妙地联系起来,


在这种自然


而又形象的联想 中,表现他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大江即长江。这里用


“大江”,除去由于声韵的要求外, 也显得更有气魄。“千古”,指


久远的年代。





接下去,


作者把目光从江涛转向赤壁,


而首先引起他注目的是古


代留下来 的战争遗迹。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 国周郎赤壁”



“故”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