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最新-九年级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1 精品

余年寄山水
700次浏览
2021年02月12日 21:2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12日发(作者:好莱坞经典大片)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语言的分析,把握内容,感受风格,领会思想。



2


、了解豪放宋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初步感知苏轼词的风格特点。



2


、难点:本词的语言美,思想美和艺术美的统一。



教学时教: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背景



预习反馈( 课前布置预习作业,查找资料,说说对本文几作者的了解)。



了解内容:介绍“东破突围”,由于被贬职,苏东坡突破了小人们的包围,


使他真正审视 人生的真谛,


从而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旷世杰作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念奴 娇



赤壁怀古》历来被称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是苏轼被贬到 黄州期间


所写,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资料:



苏轼:

< br>(118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 /p>


家,


画家,


眉州



眉山


(今属四川)


人。


一生宦海沉浮,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 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市、


蔡襄并称“宋四家” 。与其父苏询、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苏轼早年颇有远大的 政治抱负,但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屡遭贬斥。


1189


年,


他突遭逮捕,


审讯,


这是著名文字狱“乌台 诗案”,


他最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总之,苏轼贬黄州,是因 为遭人暗算,不知不觉转入政治斗争漩涡,而不是什么


因写诗攻击新法。他这次受打击, 心情是复杂的,所以游赤壁时写下了这首词,


抒发自己的抱负。



教师课根据学生反馈情况进行补充。



二、


整体感知



,重视朗读



1




指导朗读,疏通文字。



提示:


这首词历来被视为豪放派的代表作,


应读得铿锵有力,


表现出作者对


历史上这场战争的向往和对英雄的景仰;


最后的感慨语尽管含有消极情绪,


也应


读得洒脱,不要当作低调 处理。注意多种形式朗读,指读、范读、齐读等读中引


导了解词的大概。



2



读后反馈:词的上片大多侧重


写景,叙事


;下片侧重


抒情




三、精读词句,注重鉴赏,



①思考: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这一句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


“大江东去”是赤壁之战的衬景,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是 “怀


古”的点题。这一句泛写作者凭高远眺,所见所感,是全词起兴之笔,词一开头


就浓缩了浩瀚的时空,把江水、浪花、千古风流人物融成一片,创造了一个的旷


远、深沉的意境,为“周郎”出场造成声势。



②思 考: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 雪”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乱石壁立,高耸入云, 怒涛澎湃,雪浪千迭。先写江岸,后写江水。


既正面描写赤壁江山胜景,又勾勒古战场景 象,真可谓是有声有色。



③思考:“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上下片中起什么作用?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