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案附答案
-
《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案
【自主学习目标】
1
.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2
p>
.诵读吟咏,感受诗词恢宏开阔的意境。
3
.学习品析,感受词人壮志难酬的心怀。
【自主学习重难点】
1
.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2
.诵读本词诵读吟咏,感受诗词意境。了解苏轼的创作风格。
【自主学习方法】反复吟诵法,问答法,讨论法
【相关知识链接】
1
.词
①词
的起源
:
产生于唐
,
< br>盛行于宋。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
“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
②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③词的分类:
按字数:小令(
58
字以内)
、中调(
59-90
字)
、长调(
91
字以上)
按段:单调、双调、三叠、四叠(段落叫“阙”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
婉约派: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等
关于豪放派词
豪放派对婉约派而言。
词原来是从民间小调发展来的,多以艳情为题材,语言清丽,音律严谨,表现
婉曲含蓄,
就用“婉约”两字来形容它的风格。后来慢慢有了变化,到苏轼笔下,词的题材被大大拓宽了,
< br>所谓“以诗入词”
,形式上也不再严格遵守腔调韵律,词境更壮阔了,确立了豪放
派的风格。豪放派词人
中,辛弃疾是集大成者。
2
.
知人论世
苏轼(
1037
年
1
月
< br>8
日-
1101
年
8
月
24
日)字子瞻,又字
和仲,号“东坡居士”
,世称“苏东坡”
。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 /p>
是豪放词派的代表。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苏轼是苏洵的次子
(苏洵长子夭
折)
,
1057
年(嘉祐二年)
,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描写西湖的古
诗中无人能超越的。
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据《汉书·朱博传》记载,御史台中有柏树,乌鸦数
千栖居其上,故称
御史台为“乌台”
,亦称
柏台
。乌台诗案,即御史台诗案。
它兴讼于宋神宗赵顼元丰二年(
1079
)
。苏轼
是被告。原告是:权监察御史里行何正臣、舒亶,国子博士李宜,权御史中丞
李定等人。他们指控苏轼写
诗文讪谤朝政、反对新法、指斥皇帝,要求处置苏轼。
原来,苏轼步入仕途之日,正值王安石变法之时。朝廷上革新派和守
旧派两军对峙,斗争激烈。苏轼
站在守旧派的立场上,多次上书神宗,表明自己的反对态
度,并请求尽快制止变法。请求未果,于是希望
离开政治斗争的旋涡,故上书请求外任。
获准后,先任杭州通判,三年后,又到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
知州。在此期间,苏轼针
对新法推行中出现的问题,写了一些讥讽新法的诗文,引起了一些人的嫉恨。知
湖州后不
久,乌台诗案便发生了。
后来苏轼被贬到黄州担任团练副使,
实际上是把他当作政治犯发配到地方上去,同时还要接受当地官
吏的监督。当他一路跌跌
撞撞、狼狈不堪地抵达黄州、住进一所破庙之时,我们几乎要洒下同情的泪水。
但是,我
们这些凡夫俗子又怎知,似乎是冥冥苍天特意安排了这位汉民族的杰出子民在蒙受了巨大冤屈之
< br>后,去完成一项开辟宋代文学新纪元的伟大创举——因为,他的才情和黄州土地的相互融合,他的胸襟和< /p>
赤壁之水的相互激荡,意味着《赤壁怀古》和《赤壁赋》的诞生,意味着宋代文学走向一段
新的里程。
【基础知识积累】
:
一.注音
公瑾(
)
纶(
)巾
强虏(
)
华(
)发
酹(
)
淘(
)
二.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浪淘尽(
)
②千古风流人物(
)
③人道是(
)
④乱石穿空(
)
⑤雄姿英发(
)
⑥一尊还酹江月(
)
三.指出下列句子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
②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
)
【文本自主研习】
:
1
.整体感知,思考:上、下两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2
.题为“赤壁怀古”,上阕中写了
哪些景观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你认为哪
几句写得好好在何处
p>
3
.“周郎赤壁”还是
“周瑜赤壁”有什么特别意义吗
4
.题为“赤壁怀古”,三国演义、
赤壁之战,里面的人物千千万万、英雄辈出,为什么苏东坡单单
怀周瑜呢(
捕捉有关描写周瑜的语句,分析周瑜形象
)
5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
一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6
.
词人这里“小乔初嫁了”有何深刻含义
7
.
“故国
神游,多情应笑我”怎么理解
8
.作者从几个方面将周瑜与自己进行比较
9
.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
江月”是积极还是消极
【延伸拓展提高】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