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朗读技法
-
《念奴娇
.
赤壁怀古》的朗读技法
苏轼的《念奴娇
< br>?
赤壁怀古》雄浑豪放
,
词采工
丽。在
教学中
,
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反
复地朗读
,
通过朗读
,
使他们真
正品味出词的情感色彩
,
丽句佳词
,
节奏韵律
,
进入美的境界。
那么
,
朗
读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
一
.
注意感情
人道东
坡“自有横槊气概
,
固是英雄本色”
。
在《念奴娇
?
赤壁怀古》这首词里
,<
/p>
其主体情调豪迈奔放、昂扬奋发。词的
开篇“大江东去
,
浪淘尽
,
千古风流人物
”三句
,
抒发了词人浩
大的气概
,
展现了万里长江滚滚东流
,
波浪滔天的雄伟壮阔景
象。朗读时
,
< br>高峰突起
,
语音浑厚
,
情感激昂。接下来“乱石穿
空
,
惊涛拍岸
,
卷起千堆雪”
三句
,
描写赤壁古战场壮丽、
雄奇、
险恶的景色。朗读时
,
感情激越、雄浑、气势
宏大。下阕开头
六句
,
词人怀古
,
羡慕年轻有为的周郎。朗读时应该轻松、愉
快、热烈些。词末五句
,
抒发了词人对人生的感叹。朗读时感<
/p>
情抑郁、低沉、凝重
,
但不是悲凉、哀凄
。这里虽然是全词的
最低点
,
表现了词
人深沉的感叹和无可奈何的情绪
,
但词人并
不是完全的消极颓废、
悲观失望
,
而是在领悟了人生底蕴后的
一种超脱。
二
p>
.
注意联想和想象
诗词的
艺术特点讲究高度的概括
,
设置许多艺术空白。
学
生在朗读时
,
就需更多地运
用形象思维
,
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
象<
/p>
,
揣其情、抚其景、思其事
,
只有这样
,
才能真正读懂诗词字
< br>外之意
,
才能对诗词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词的上阕“乱石穿空
,
惊涛拍岸
,
卷起千堆雪”三句
,
写得
何等雄浑、开阔、奇伟。朗读时就应展开想象的翅膀
,
同词人
一起遨游于古战场
,
一起感受
那惊心动魄的场面。
下阕开头六句
,
朗读时不能作简单地模仿
,
应展开丰富的
< br>联想
,
联系词人的政治抱负来品味。这样
,
才能读准其中的真
意。原来
,
苏轼也是胸有雄图的人
,
希望能像周
郎那样为国家
建功立业
,
关于这一点<
/p>
,
“会挽雕弓如满月
,
< br>西北望
,
射天狼”就
是很好的证
明。
三
.
注意对比
古人说
得好
“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
,
,<
/p>
执红牙板
,
歌
‘
杨
柳岸
,
晓风残月’
< br>,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
,
铜琵琶<
/p>
,
铁绰板
,
唱<
/p>
‘大江
东去’
。
”
这说明了苏词与柳词风格明显不同
,
朗读时也迥然相
异。
教学中
,
教师可让男女生对该词与
《雨霖铃》
作分别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