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基础知识点大全

萌到你眼炸
647次浏览
2021年02月12日 22:2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12日发(作者:一斗米打一字)


乐理基础知识点大全





乐理基础知识点解析


1


基本乐理的基础知识是作曲家创作乐曲,


也象文学家写诗歌、小说一样,有一 套表情达意的体系,那就是音乐


语言。





音乐语言包括很多要素:旋律、节 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


音色、和声、复调、调式、调性等。




一首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 艺术美,要通过多种要素才能表现出


来。





【旋律】又称曲调,它是按照一定 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组


成的音的线条。





它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





【节奏】各音在进行时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





由于不同高低的音同时也是不同长 短和不同强弱的音,因此旋律


中必须包括节奏这一要素。





【节拍】强拍和弱拍的均匀的交替。





节拍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叫拍子,正常的节奏是按照一定 的


拍子而进行的。





【速度】快慢的程度。





为使音乐准确地表达出所要表现的 思想感情,必须使作品按一定


的速度演唱或演奏。





【力度】强弱的程度。





音的强弱变化对音乐形象的塑造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音区】音的高低范围。





不同音区的音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各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音色】不同人声、不同乐器及不同组合的音响上的特色。





通过音色的对比和变化,可以丰富和加强音乐的表现力。





【和声】两个以上的音按一定规律同时结合。





和弦进行的强和弱、


稳定与不稳定、


协和与不协和,


以及不稳定、


不协和和弦对稳定、协和和弦的倾向性,构成了和声的功能体系。





和声的功能作用,直接影响到力度 的强弱、节奏的松紧和动力的


大小。





此外,和声的音响效果还有明暗的区别和疏密浓淡之分,从而 使


和声具有渲染色彩的作用。





【复调】两个或几个旋律的同时结合。





不同旋律的同时结合叫做对比复调 ,同一旋律隔开一定肘间的先


后模仿称为模仿复调。





运用复调手法,可以丰富音乐形象 ,加强音乐发展的气势和声部


的独立性,造成前呼后应、此起彼落的效果。





【调式】从音乐作品 的旋律与和声中所用的高低不同的音归纳出


来的音列。





这些音互相联系并保持着一定的倾向性。





而调性则是调式的中心音


(


主音


)


的音高。





在许多音乐 作品中,调式和调性的转换和对比,是体现气氛、色


彩、情绪和形象变化的重要手法。< /p>





旋律尽管 是音乐的灵魂,但其它要素起了变化,音乐形象就会有


不同程度的改变。





在一定条件下,其它要素甚至可起重要作用。





1



什么叫记谱法


?


一首曲子一般都包含高低、


长短、


强弱等要素。





把这些要素用各种记号、符号记录在纸面上的方法叫记谱法。





古今中外使用过和正在使用中的记谱法是有很多的。





拿我国来说,古今使用过的记谱法就有多种。





据说早在战国时代,卫灵公手下的 音乐师叫师涓的,就能用某种


记谱方法记谱了。





据文字记载,我国隋唐时期就产生 了工尺谱、减字谱


(


古琴用


)


,宋


代又又产生了俗字谱。





工尺谱几经沿变,至今仍有民间艺人使用。





不过近、现代在我国使用比较普遍 的是简谱和五线谱,尤其以使


用简谱的人最多。





从世界范围来看,使用最普遍的是五线谱。





2


、什么 是简谱


?


简谱是用阿拉伯数字


1



2



3

< p>


4



5



6



7

来记


录音高的一种记谱法,读过书的中国人几乎都认识它。





这种记谱法的是法国的修道士苏埃 蒂


1665


年提出来的。





后来,将它加以改进和积极推广的 竟然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文


学家卢梭。





由于这种记谱法不方便于记录多声 部的、复杂的音乐,在欧洲几


乎从未普及过。





1882


年前后,美国人梅森到日本讲学时把它传入日本,


19


世纪曾< /p>


有一度在日本学校通用过,不过后来他们也不用了。





清朝末年,简谱通过留日学生传入我国。





1904


年,沈心工先生编写的



学校唱歌法一书出版,曾风行一时,< /p>


从此简谱便在我国普及开来。





笔者认为,简谱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记录方法,在我国普及和推 广


音乐方面曾经而且仍在发挥很大的作用。





不过由于它记谱有不少局限,而且 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又都


不用它,我们应当创造条件推广、普及五线谱,以利于提高 音乐水平


及与世界各国进行音乐文化交流。





3


、什么 是五线谱


?


五线谱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记谱法,在目前


的记谱法中,五线谱相比较而言最为严密、准确、科学。





它用五条平行横线记录声音的高低 ,


用空心


(


或实心

)


椭圆或在它一


侧加竖线


(


有的还在竖线的一端加



尾巴


)


的图形作音符,表示音的长短


(

实例请见本站登载的曲谱


)


具有立体感,便于记录多声部音 乐。






17


世纪末正式传入我国,在清朝康熙年间宫廷编撰的



律吕正


义续编中,对它有详细介绍,可见传入 我国之久。




1930


年,


音乐家刘天华先生将梅兰芳唱的戏曲用五线谱 记录下来,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