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
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姓名:
第二章
观察生物
1
、我们根据物体是否具有
新陈代谢
现象将物体分为生物和
非生物
。生物的特征:
能呼吸、能生长、对外
界刺激
有反应、能繁殖后代、能遗传和变异、能进化、有严整的细胞结构(除病毒以外)
。
2
、植物
与动物的主要区别:
获取营养的方式不同
(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动物——直接摄取食物;
植物——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
/p>
3
、
蜗牛头部有
2
对触角,
期中长触角上端有一对
眼<
/p>
,
在触角下方有一张
口
< br>_
,
壳具有
保护、
防止水分散失
_
的作用,
腹
足在爬行时能分泌
粘液
。
4
、蜗牛具有
视觉、嗅觉、味觉、触觉
四种感觉,但没有
听觉
。
5
、
施莱登
和
施旺
提出了
细胞学说
< br>,主要内容是
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
-
细胞所构成。
6
、
德国科学家
魏尔啸
提出,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
7
、三位科学家的发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细胞学说的
内容:
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8
、
罗伯特。胡克
发现
细胞
,他发现的其实是细胞
的
细胞壁
,它的大小一般是一到几十微米
。
9
、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细胞质:
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膜:
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之间物质交换,保持细胞的相对独立
性
细胞核:
含有遗传
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10
、植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细胞壁:
由纤维
素组成,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
液泡:
内含有细胞液
叶绿体:
内含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
/p>
11
、
(
1
p>
)握显微镜应握显微镜的哪一部分结构?
镜臂
(
2
)载物台是用来放置
装片
的地方,中间有
通光孔
(
3
)在做实验时要用
_
压片夹
固定载玻片。
(
4
)
遮光器
上大小不等的圆孔称为
光圈
(
5
)转动
粗准焦螺旋
时镜筒升降范围较大,转动时
细准焦螺旋
镜筒升降范围较小。
粗准焦螺旋向前调镜筒
下降
(
“上升”或“下降”
)
。
(
6
p>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
目镜
的放大倍数×
物镜
的放大倍数。目镜中
长
的放大倍数高,物镜则刚好相反。
12
、显微镜的使用过程
第一步
安放
:将显微镜放在接近
< br>光源
、靠体前略偏
左
的地方,<
/p>
镜筒
在前,
镜臂
在后。
取放显微镜时,左手
托镜座<
/p>
,右
手握镜臂
;
轻拿轻放。
第二步
< br>对光
:
(
1
)转动
物镜转换器
,使
低倍物镜<
/p>
正对
通光孔
(
2
)再转动
遮光器
,让较大光圈对准
通光孔
(
p>
3
)左眼通过
目镜
观察,右眼必须张开,同时调节
反光镜
,直到看到一个
明亮的圆形
。反光镜
的使用:光线强的时候用<
/p>
平面镜
,光线暗的时候用
凹面镜
第三步
放片
:将“上
”字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
压片夹
压住,使
被观察的物体
正对
通光孔
。
第四步
调
焦
:
(
1
)眼
睛盯住
物镜镜头
,向
外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但是不要
碰到载玻片。<
/p>
(
2
)
左
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
右
< br>眼张开,慢慢向后调节
粗准焦螺旋
,使镜筒慢慢上升,当
看到
“上”字物像时,停止调节粗准焦螺旋,轻微转动
粗准焦螺
旋
,直到物像清晰为止。
第五步
观察
:
慢慢将载玻片向上移动,所看到物像往
下
方向移动。
慢慢将载玻片向左移动,所看到物像
往
右
方向移动。可发现目镜中的物像移动方向跟载
玻片的移动方向
相反
(相同、相反)
,
这
说明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原物的
倒像
。
(正像、倒像)
13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步骤: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