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温柔似野鬼°
825次浏览
2021年02月13日 01:0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13日发(作者:信仰之名)
















第一篇














儿童保健




第一章




小儿生长发育


















生长指细胞增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




















加,主要是量的变化

















发育指人体达到成熟过程中所出现的一















系列变化,主要是质的变化。











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第一节



小儿体格生长




一、生长规律及临床意义



体重























是身体各器官系统和体液重量的





















总和,衡量小儿营养状况的重要指





















标。







增长规律



年龄越小,增长越快










新生儿期





出生体重、生理性体重下降










婴儿期









第一个高峰期










第二年









增长速度减慢










青春期









第二个高峰期







体重计算公式



生后


6


个月体重


(kg)=


出生体重


(kg)+


月龄

×0.8



7-12


个月小儿体 重


(kg)=


出生体重


(kg)+4. 8+(


月龄


-6) ×0.25


< /p>


1-10


岁小儿体重


(kg)=


年龄


(



) ×2+7(



8)






临床意义







1


、有个体差异





±10%















>












城市



>


农村







2


、正常




均值


±2SD






















均值



1~2SD












增长过快






可能发生肥胖













增长缓慢






可能营养不良








测量方法



身高


(



)








头顶到足底的垂直长度,代表头、脊柱



和下肢的增长。反应骨骼发育、身体长度



的指标。





增长规律






年龄越小,增长越快








1


、生后第一年最快,是出生时的< /p>


1.5









2


、生后第二年增长速度减慢








3


、青春期:第二高峰期








4


、头、脊柱和下肢增长速度不一致






身高计算公式








1~10


岁儿童身高


(cm)=

< p>
年龄


(



)×7+70





临床意义






正常




±2 SD





生长发育迟缓:


< - 2SD





测量方法













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


,


代表头部与脊柱的增长。





坐高增长规律






出生时




33cm





与身高的比例



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临床意义







比例大于正常值















反应脑和颅骨的发育。





头围



发育规律







出生



34cm













1






46cm







2





48 cm










5






50cm






15





接近成人






临床意义






过小




























过大


















反应胸廓骨骼、肺、肌肉和皮下脂肪的发育。






胸围发育规律









出生





32cm













1


岁头、胸围相等









1


岁后





>


头围




(


年龄



1)





临床意义










交叉延迟






胸廓发育异常、佝偻病、营养不良



上臂围









代表上臂骨骼、肌肉、皮下脂肪的发育,



常用来评价营养状况。






增长规律






新生儿




10.2~10.5cm




1~5





共增长


1~2cm


临床意义






判断


1~5


岁小儿的营养状况



























>13.5cm




营养良好


























12.5cm~13.5cm




中等



























<12.5cm





营养不良





测量方法






骨骼发育




1


、囟门与骨缝







前囟



后囟







囟门与骨缝发育规律




新生儿



前囟



1.5~2cm




后囟闭合




3~4


个月



骨缝闭合




1~1.5




前囟闭合






临床意义








早闭









迟闭



2


、脊柱



代表扁骨的发育。





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随动作发育而形成

3


个生理弯曲,有利平衡。



3


、骨化中心




骨龄:骨化中心按年龄依次出现,反映







小儿骨骼发育的年龄。



< p>
1



9


岁骨化中心=年龄 +


1



临床意义:骨龄延迟



骨龄超前



牙齿的发育






乳牙



4~10


个月萌出,


2.5 ~3


岁出齐




2


岁内乳牙数=月龄-


4


(或


6








临床意义:出牙延迟





恒牙



28~32





六龄齿



二、小儿体格生长的特点






连续性和阶段性



快-慢-快





两个高峰






头尾规律







各器官系统发育速度不等













神经系统发育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发









育先慢后快,淋巴系统先快而后回缩。






个体差异



三、小儿体格生长的评价


















以一种体格生长的



标准



为依据,

< p>

















来判断个体或群体儿童生长状况的过程。























1


、了解个体或群体儿童的体格生长水平和






营养状况。



2


、检出需要干预的儿童



3


、对干预结果的评估



4


、对群体儿童进行评价




















基本要求:










1


、有可用的体格评价的参考值






2


、有科学的体格生长评价标准






3


、有准确的测量用具和统一的测量方法









4


、横向观察和纵向观察相结合



评价方法








均值离差法








用体格生长指标的



均值为基准值,以标



准差为离散度来划分



评价等级。通常采用



六级评价法







百分位数法







以体格生长指标的



中位数为基准值,以



其余各百分位数值为



离散距对体格生长水



平进行等级评价。








Kaup


指数







利用人体各部分之间



的比例关系,用数学公



式把有关体格生长的指



标联系起来,计算出相



应的指数来进行评价。主要反映人体的发育



和营养状况。









体重


(kg)








[


身高< /p>


(cm)]


2























三项指标综合评价








应用



年龄别身高





年龄别体重





身高别体重



三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即可评价近期营养状况,又可反映远期营



养状况。



















20



































P


20


~P


80




























> P


80





















小儿生长发育图









评价法









纵向观察小儿体格



生长状况的评价方法。






用同性别、各年龄



组小儿的某一项体格



生长指标的各主要百



分数值画成曲线,可



制成生长发育曲线图,



供作评价小儿生长的



依据。




体重正常





曲线向上并与标准曲线相平行




体重未增





曲线平坦,走向与曲线横坐标相平行



体重增长





曲线低偏,走向与标准曲线相仿,但




速度减慢





略低,本次体重


-


上次体重仍为正数。



体重减轻






曲线下斜,远离标准曲线,本次体重


-
























上次体重为负数




体重超常





曲线上偏,与标准曲线不平行




第二节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




一、小儿神经心理发育规律













解剖生理特点







1


、脑、脊髓发育






胎儿期领先于其他系统





























新生儿





350g



相当于体重的


10~12%


,神经






























细胞数目与成人相同














6


个月







600g















1












900g




相当于出生时


2.5














4~6








脑重已达成人脑重的


85~90%






脊髓:








出生时 已成熟,


2


岁时构造接近成人。








随年龄而增长、加长










3


月胎儿





下端达第二腰椎下缘










新生儿







下端位于第


3~4


腰椎水平










4















移至


1~ 2


腰椎间






2


、神经反射发育









先天性反射













从有


--







觅食、吸吮、吞咽、拥抱、握持






后天性反射










从无


--







腹壁反射、提睾反射










从弱


--







肌腱反射










病理反射








可存在而无意义












3~4


个月





克氏征阳性












<2












巴氏征阳性










感知觉发育







是形成注意、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



过程的基础。指通过各种感觉器官从环境



中选择性地取得的能力,其发育对其他能



区的发育起重要促进作用。







感觉






反映当前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认



















识过程。







知觉






反映当前客观事物整体的认识过



















程。





1


、视感知觉








新生儿:对光有反应,在


15~20 cm


处最清晰。






2


个月:



开始协调地注视明亮、活动的物体,





















可随物体在水平方向转动


90º







3


个月:



可追随活动的玩具和人,可随物体





















水平转动


90º






5


个月:



能看自己的手、注视物体,认识母
































5~7


个月:目光可随上下移动的物体垂直方向转动,




7~11


个月:有视觉 深度,能看到小物体




< p>
11~18


个月:能区别各种形状,对图片感兴趣






2~3


岁:能注视小物体及图画,维持


50s





3~4


岁:可临摹几何图形


,


视力为对数视力 表


4.8 ~





















5.0(


小数为


0.7~1.0)





5


岁:能区别各种颜色





6


岁:视 深度充分发育,视力为对数视力表


5.0






2


、听感知觉












新生儿:










生后


3~ 7


天听觉已相当



良好,


50~90dB


的声音可引



起呼吸改变,能区别


90dB



104dB


的声音。


























1


个月:能分辨








”< /p>


的声音。





3


个月:头可转向声源,听到悦耳声时会微笑。





6

个月:能区别父母的声音,叫名字有应答表示。








8


个月:眼及头能转向声源,确定声音来自何处,

< br>






















并区别语言的意义。

























1


岁:能听懂自己的名字






2


岁:能听懂简单的吩咐,区别不同高度的声音。






4


岁:听觉发育完善。






婴儿听觉的发育与小儿语言发育关系密切,应



重视小儿听力发育情况,及早发现并纠正听力异



常,以免影响言语发育。











3


、其他感知觉








味觉:











出生时:



味觉发育巳很完善,对甜与酸




























等不同味道可产生不同的反应。











4~5


个月:对食物的微小改变敏感,为味





























觉发育关键期,应适时添加各






























种辅食,使其习惯不同味道的





























食物。











嗅觉:






出生时:闻到奶味会找乳头。






3~4


个月



:能区分愉快与不愉快的气味






7~8


个月:开始对芳香的气味有反应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