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作业答案
-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
4
分,共
16
< br>分)
1.
生长发育
:生长是指细胞的繁殖,增大、细胞间质的增加。表现为各组织、器官和全身各
部的大
小、长短、重量的增加;发育则比较复杂,是指各组织,器官、系统在功能、技巧、心理、
智力各方面的改变,是质方面的改变。
2.
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
P37
3.
身体指数评价法
P40
4.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
核心内容的教育。即通
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采取有利
于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
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并
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
二、填空题
(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
学前儿童新陈代谢的特点是(同化)作用显著大于(
异化)作用。
2.
运动系统由(
骨
)
、
(
骨连接
)和(
骨骼肌
)
三部分组成。
3.20XX
年颁布并实施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
试行
)
提出了四条幼儿园健康领域总目标,
它
表明了(身心和谐)
、
(保护与锻炼并重)
、
(注重健康行为的形成)三个方面的价值取向。
4.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包括健康教育活动的评价和(健康服务的评价)
、
(健康环境的评价)
三
、判断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要求先判断正误,错误的要予以改正。
)
1.
“毛发整洁有光泽”不是评价学
前儿童健康的一项标志。
错,
p>
“毛发整洁有光泽”是评价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项标志
包括三个方面,具体有健康知识、健康态度、健康行为。
√
四、简答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p>
1.
简述学
前儿童循环系统的卫生要求。
(<
/p>
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
)儿童服装要宽松(
3
)合理安排儿童的一日活动(
4
)预防传染病
(
5
)注意体格锻炼
2.
简述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卫生要
求。
(
1
)
注意口腔卫生,保护牙齿
(
2
)建立合理的饮食制度,注意食物的质量和清洁卫生
(
3
)饭前饭后不作剧烈运动
(
4
)培养儿童定时大便的习惯
3.
简述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步骤。
(
1
)
目标的筛选与确定。
(
2
)
确定课程。
(
3
)
选择与分析材料。
(
4
)
确定教学活动类型。
(
5
)
制定完成课题的进度表。
(
6
)
空间与环境的安排。
(
7
)
教学策略的选择。
(
8
)
确定评价的目的与方法
五、分析论述
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1.
为什么说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请谈谈您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是统一的,二者联系密切,互相影响,相辅相
成。
(1)
儿童的生理不适应可影响
心理,儿童的疲倦或饥饿是由于生理上不适应而产生的,转而可影
响情绪。如果儿童不吃
早餐到幼儿园,由于饥饿,精神不能集中,或易发脾气。若教师上课采用多
种方法,组织
教学和活动,可以使儿童情绪饱满,精神愉快,从而减少疲倦感。
(2)
儿童的情绪可以影响生理功能,如儿童进餐时精神不愉快,或受到斥责,处罚
,吃饭时哭泣
等均可影响消化和吸收功能。
< br>(3)
儿童生理的缺陷可引起心理不正常,
如斜视的儿童
不及时纠正,
又常受到同伴或他人的讥笑,
就会引起儿童的自卑
感;耳聋的孩子可以造成发育障碍或发音不正确;常受斥责的孩子,说话时犹
豫不决,养
成口吃的习惯。
(4)
精神影响身体
的外形,情绪一贯正常的孩子,精神愉快,经常是挺胸、抬头,坐、立、行走
的姿态正确
,动作敏捷。长期情绪受压抑的孩子精神不振,注意力不易集中,不爱活动,以致外形
出
现病态,如站不直,弯腰,驼背,行动迟缓。
(5)
精神食粮和物质食粮同样重要,生理方面食物不足或不平衡能影响儿童的身体发育,但是过
量的饮食又会造成消化不良或肥胖症。心理方面也是如此,从小得不到母爱的孩子,多半孤僻;
父
母和家人过分溺爱的孩子,一切随心所欲,很容易养成唯我独尊、唯我正确和无组织无
纪律的习惯。
学前教育工作者要十分注意儿童生长发育中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影响,要使
二者统一协调发展。
2.
论述学前儿
童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1
.学前儿童日常生活行为教育
p>
(1)
生活卫生习惯教育内容:第一,生活自理能力。第二,有规律
的生活习惯。第三,清洁卫生
习惯。第四,学习卫生习惯。
<
/p>
(2)
安全行为教育内容:第一,知道玩电、玩火、玩水的危害性
。第二,养成不随便将东西放入
口中的习惯。第三,不携带危险物品如小刀、针等锐利的
器具。第四,外出活动时注意安全。第五,
遵守运动和游戏规则。第六,防拐骗。第七,
学习认识交通标识,遵守交通规则。第八,学会打求
救电话。
2
.学前儿童营养教育
(1)
让学前儿童学习浅显的食品营养和卫生知识。
(2)
让学前儿童有自我控制饮食的意识及能力。
(3)
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
(4)
培养学前儿童的独立生活能力。
(5)
纠正营养不良。
3
.学前儿童疾病防御教育
(1)
懂得疾病防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p>
(2)
培养学前儿童关心自己或他人身体状况的意识。
(3)
培养学前儿童预防疾病的卫生习惯。
4
.学前儿童体育
(1)
学习和掌握各类体育活动基本锻炼方法、规则和知识。<
/p>
(2)
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
(3)
训练运动能力,增强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自然
环境的适应力。
(4)
认识自己身体
的基本组成和功能,以及体育锻炼对健康的作用。
(5)
p>
学习在体育活动中有关安全和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技能。
(6)
培养良好的心理意志品质、个性、智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
康水平。
5
.学前儿童环境教育
(1)
懂得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p>
培养学前儿童环境保护意识。
(3)
培养学前儿童保护环境的习惯。
6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1)
学习表达和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第一,正确认识、理解、评价触
发情绪反应的情境,明确
只有合理的需要和目的才能得以满足或达成,而不合理的需求和
目的必定受阻。第二,培养学前儿
童控制、调节情绪的能力。学习用自我说服、诉说、注
意转移、忘却、宽容等方法调节情绪;学习
合理疏泄愤怒、畏惧、忧虑、委屈、厌恶等消
极情绪;学习并表达成功后的愉快与欣喜的感受。
(2)
p>
培养社会交往能力:第一,学习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情感。第二,学习轮流分享、合作互助的<
/p>
技能。第三,有初步的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第四,正确认识、评价和调节自我。第五,
懂得基
本的礼貌礼节。
(3)
性教育:
第一,性别认同和性角色。第二,科学简洁的性知识。第三,正确处理
学前儿童的性游戏
。第四,纠正玩弄生殖器和大腿摩擦的不良习惯。
(4)
p>
学前儿童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的预防。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作业(二)
一、名
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1
.青枝骨折
由于儿童骨头最外层的骨膜较厚,可以发生“折而不断”的现象。
< br>就像鲜嫩的柳枝,被折后,外皮还连着。儿
童的这种骨折称为“青枝骨折”
,疼痛不如骨头完全断裂时明显,伤肢还可以做些动作,因此这类骨折容易被忽略
2
.脑震荡
P89
< br>颅骨没有受到损伤,只是因为外力波及脑部,使脑组织受到震荡。
3
.必需氨基酸
P106
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
有二十余种,其中有八种不能在体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称为必
需氨基酸
4
.合理膳食
所谓合理膳食,
就是全面地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平衡膳食。
凡
是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
数量充足、比例适当、与机体需要相平衡的膳食为平衡
膳食。
二、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
.骨折的急救原则是限制伤肢再活
动,避免断骨再刺伤周围组织,减轻疼痛。这种处理叫
(
)
。
2
.
p>
易
物
入
体
主
要
是
指
(
)
、
(
)
、
(
)
、
(
)
。
3
.三大产热营养素是指(
)
、
(
)
、
(
)
。
4
.微量营养素包括有(
)
、
(
)
。
三、判断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要求先判断正误,错误的要予以改正
。
)
1
.幼
儿园大班每节课最长以
45
分钟为宜。
错,是
35
分钟
2
.铁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1
.幼儿园的劳动活动应注意哪些卫生问题?
(
1
)注意
环境清洁和安全
(
2
)劳动要适合各班的年龄
(
3
)注意个别差异
(
4
)严禁用劳动惩罚学前儿童
2
.简述铁缺乏对学前儿童的影响
<
/p>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迅速,对铁的需求量也比较大。我国儿童铁缺乏高达
30%
~
40
%。铁营养状
态不良的儿童,精神发育和运动发育与正常儿童存在显著差异,典型表现为易激动或对周围事物
缺
乏兴趣。
铁缺乏影响机体免疫功能、
造成反复感染。
当贫血儿童处于污染的环境中时,
有毒重金属<
/p>
(
如
铅、镉等
)
吸收增加,即使贫血被纠正,铁缺乏性贫血对儿童脑的损伤也是不可逆转的。重度贫血的
儿童死亡率增加,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如果合并其他营养不良,死亡的危险性更高。
3
.什么
叫“蛋白质的互补”?它对合理调配膳食有什么意义?
几种营
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后营养价值提高,这种情况称为不同蛋白质的互补。例如,
谷
类食物中赖氨酸含量较少,蛋氢酸含量较多,而有些豆类食物中,赖氨酸含量较多,蛋氨酸含量
< br>较少,如果将这两类食物混合食用,使两种氨基酸含量互相补充,在比例上接近人体的需要,就提
高了这两类食物的营养价值。我国人民的膳食习惯是兼食粗粮与细稂、主食与副食、荤菜与素菜等
。
如果搭配合理,就可以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从而提高其生理价值。
五、分析论述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 br>1.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是同化作用明显大于异化作用,因此睡眠对于儿童来
说非常重要。
请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讨论如何做好睡眠前的各项准备。
幼儿园做好学前儿童睡眠前的各项准备,
可保证儿童及时入睡,
并有益于良好睡眠习惯的培养。
p>
(1)
创设良好的睡眠环境。卧室要空气流通,室温宜人,安静,无
亮光刺眼。寒冷季节,在学前
儿童睡眠前应开窗通风,至临睡时关上,睡眠时可打开通风
小窗或气窗通风换气,但要注意应避免
风直接吹学前儿童的头部或脚。
< br>
(2)
准备舒适的睡眠用具。睡眠前
应认真检查学前儿童的床铺
(
或垫
)<
/p>
和被褥,床铺不应有杂物,
特别是一些有可能伤害儿童的物品如别
针、发夹等。被褥要厚薄适宜、干净,枕头不要过高。
(3)
睡眠前饮食要适量。睡眠前不宜让学前儿童吃得过多,以免妨碍横膈肌的运动,加重心脏
的
负担,也不要空腹睡眠。临睡前不要让儿童大量喝水,以免小便增多影响睡眠。
(4)
睡眠前提醒儿童入厕小便。学
前儿童会因贪玩而忘记在睡眠前入厕小便,应经常给予提醒,
让儿童养成入睡前小便的习
惯。
(5)
平定儿童的情绪。
幼儿园在午餐后、
午睡前可安排一段时间由教师带预作一些较平静的活动,
如很自由的散步、听听轻松的音乐、念念儿歌等。而不宜让学前儿童做活动量大的游戏,
不看不听
会引起情绪波动的影视和故事,不大声唱歌和跳舞,不喝茶、咖啡等使大脑兴奋
的饮料,使儿童的
情绪保持稳定,以保证儿童安静入睡。
p>
(6)
给予儿童准备睡眠的信号。在睡眠前,幼儿园可以播放一段优
雅的催眠曲之类的音乐,或让
儿童在自己的座位上静坐片刻,给儿童一种睡眠的信号,日
久可让儿童形成条件反射,到时就会安
静自然地入睡。
2.
三大产热营养素指哪些?它们对
生理功能有何影响?
(
1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第一,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组织的主要成分,约占体重的
18
%。人
体细胞的不断更新、旧组
织的修补,都需要蛋白质。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碳、氢、氧、氮四
种元素,还可能含有硫和磷。由于
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中只含碳、氢和氧,不含氮,所以,
蛋白质是人体唯一的氮的来源。
第二,蛋白质能调节生理机能。人
体中许多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物质,如催化体内化学反应的
酶、调节体内代谢过程的某些
激素等,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
第三,蛋白质可以使机体对外界某
些有害因素保持高度的抵抗力。例如,机体中能抵抗或杀死
引起流感、麻疹、传染性肝炎
病的病毒、细菌的抗体,就与丙种球蛋白有关。
第四,蛋白质
是供给人体热能的营养素之一。每克蛋白质在体内氧化,放出热能
16747
焦耳。
(
2
)脂类的生理功能
第一,脂类是人体组织细胞的
重要组成部分。如磷脂、糖脂、胆固醇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
胆固醇又是组成激素的
重要物质。
第二,脂类能供给身体热能。每克脂肪能产生
p>
37681
焦耳的热量,供大于求时可以贮存,是能
量贮存库。
第三,脂类可以促进脂溶性维生素
A
,
D
,
E
,
K
的吸收。
第四,脂类有保护功能。脂肪大部分贮存于皮下、肠系膜、大网膜和肾
脏周围,能防止体内热
量大量散发,能固定脏器位置,减少它们之间的摩擦,有保护内脏
的作用。
第五,脂肪能延缓胃的排空,增进饱腹感,增加食物
的色香味,促进食欲。
(
3
)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第一,碳水化合物是
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人体三分之二的热能由糖供给。它能较快地放出热
能,是最经济的
热量来源。
第二,碳水化合物是构成机体的一种重要物质。如
,黏蛋白是结缔组织的重要成分,糖蛋白是
细胞膜的成分之一,神经组织中也含有糖脂,
而碳水化合物是糖蛋白、黏蛋白和糖脂不可缺少的成
分。
p>
第三,碳水化合物能维持心脏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心脏的活动主要靠磷酸葡萄糖和糖元供
给热能,神经系统只能由葡萄糖供给热能,血中葡萄糖是神经系统热能的唯一来源。血糖
过低,人
即会昏迷、休克,甚至死亡。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作业(三)
一、名
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1.
佝偻病
佝偻病是三岁以下儿童的常见病,系因缺乏维生素
D
所致,因此
又称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
2.
传染源
病原体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后,就会在体内繁殖,这种被感染的人或动物就叫做传染源。
3.
学前儿童体育教学活动
P187
4.
队列队形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