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短古文

绝世美人儿
546次浏览
2021年02月13日 02:2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13日发(作者:床上污污污小漫画)


1.


王戎识李



王戎七 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


曰:“ 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2.


掩耳盗钟



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


耳。



3.


邴原泣学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凡得学者,有亲也。一


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苟欲学,不须资也。”



4.


画龙点睛


< br>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诞,因点其

< br>一。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



5.


对牛弹琴



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


伏食如故。


非牛不闻,

< p>
不合其耳矣。


转为蚊虻之声,


孤犊之鸣,


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6.


武王偏听



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


“群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末 必


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

“君与知者谋之,而与不


知者败之。”



7


.司马光砸缸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

释书,


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

一儿登瓮,


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


光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儿得活。



8


.曹冲称象



曹冲生五六岁,


智意所及,


有若成人之智。

< br>时孙权曾致巨象,


太祖欲知其斤重,


访之群下,


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太祖


悦,即施行焉。



9


.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草书。得一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惘然而止,


执所书问云:“此何字?”丞相熟视久之,恚曰:“何不早问?令吾忘之!”



10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


“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 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1


.自相矛盾


人有鬻矛与盾者,


誉其盾之坚,


物莫能陷也,


俄而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物无不陷也。


“物无不陷也。人应之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


(选自《韩非子》)



12


、自护其短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


“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


短,曰:


“我非不知,并壳者, 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


“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


“前山后


山,何地不有!


”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 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13


.齐人攫金


昔齐人有欲金者,


清旦衣冠而之市,


适鬻金者之所,


因攫其金而去。


吏捕得之,


问曰:

< p>
“人


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选自《列子》)



14



刻舟求剑


:



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楚人有涉江者,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jù


急忙,


立即,


匆忙


)


契(qì


用刀雕刻


)


其舟,


曰:


“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


惑乎(不是很糊涂吗 ?惑,迷惑,糊涂)?




15


、鬼怕恶人



苏轼



艾子行水涂,见一庙,矮小而装 饰甚严。前有一小沟,有人行至,水不可涉。顾庙中,而


辄取大王像横于沟上,履之而去 。复有一人至,见之,再三叹之曰:



神像直有如此亵慢!



乃自扶起,以衣拂饰,捧至座上,再拜而去。须臾,艾子闻庙中曰 :



大王居此以为神,享


里人祭礼,< /p>


反为愚民之辱,


何不施祸以谴之?



王曰:



然则祸当行于后来者。

< p>


小鬼又曰:




人以履大王,辱莫甚焉,而不行祸;后来之人敬大王者,反祸之,何也?



王曰:



前人已不


信矣,又安祸之!



艾子曰:



真是鬼怕恶人也!





16


、鲁人执竿


鲁有执


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 至,


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17


、饲鸡



一人善饲鸡,其鸡,冠不色,爪不利,羽不美,素迟钝,啄食饮水皆无神。而遇敌则为


雄;鸣晓亦早于他者。人誉之为“天鸡”






其术传于其子。然,其逝后< /p>


,其子背其父之道。非羽艳冠气者不养。久之,其鸡惟耸冠


抖羽, 只知啄饮,而别无他能也。



18


、< /p>


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


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


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9


、孟母戒子


孟子少时,


诵,


其母方织。


孟子辍 然中止,


乃复进。


其母知其也,


呼而问 之,




何为中止?

< br>”


对曰:



有所矢,复得。



其母引刀裂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矣。







20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


得,而身为宋国笑。

< br>


21


、买椟还珠


< p>
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翡翠。郑人买

< p>
其椟而还其珠



22


、论语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p>



孔子说:



君子吃不追求饱足,


住不追求安逸,


做事灵敏,


言谈谨慎,


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


就算 好学了。




子曰: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子曰: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 /p>


思无邪。


‟”



孔子说:



《诗经》


三百


(零五)


首,


用一句话可以概括,

< br>即:



思想纯正,


没有邪恶的东 西。


‟”



子曰:

< br>“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 而


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



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不遇事困惑,五十理解什么是天


命,六十 明辨是非,七十随心所欲,不超过规矩。



< br>子曰: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说:



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子曰:



知之为知之,不知 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



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p>




子曰: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人无信誉 ,不知能干什么?



子曰: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通晓道义,小 人通晓私利。




子曰:

< p>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孔子说:


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子曰: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 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说:



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 华。只有文采


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



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 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子曰: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 者寿。





孔子说:



智慧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 仁慈的人好静;智慧的人快


乐,仁慈的人长寿。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



不图为乐之 至于斯也。




孔子在齐国听《韶乐》 ,好长时间吃肉不觉滋味。他说:



没想到好音乐这样迷人。< /p>


””



曾子言曰: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 p>


曾子说:



鸟将死时, 叫声都很悲哀;人快死时,说话都很善良。




子曰: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 p>



孔子说:



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子曰:



三 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说:



三军可以剥夺主帅,匹夫不 可剥夺志向。




子曰:

< p>


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p>


孔子说:



明智的人不 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



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子曰:



君 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说:



君子帮助人取得成绩,不促使人陷入失败。小人相反


.


23



蒹葭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一片芦苇白苍苍,



清晨白露结成霜,



我那心爱的人儿哪!




就在河水的那一旁。



24

< p>
、魏武将见匈奴使


,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 。既毕,令


间谍问曰:



魏王何如?< /p>



匈奴使答曰:



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魏武


闻之,追杀此使。



25


、粟粥荠菜




宋,范仲淹,少与友人在长白山僧舍修学,惟煮粟米二升作粥 ,一器盛之,经宿遂凝,


刀割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荠菜十数茎于盂,暖而啖之。如此 者三年,后登进士,为兵部


尚书,谥文正公。


(宿:

< p>
xi


ǔ,宵,夜。荠(


j


ì)菜,野菜。盂,


y


ú,一种圆口器皿。啖,


d


à


n


,吃)



26


、荀巨伯看友人疾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值胡贼攻郡。< /p>


友人语



y


ù)


巨伯曰:


“吾今死矣,


子可去!



巨伯曰:


“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 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贼既至,谓巨伯曰:


“大军至,一


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 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


相谓曰:


“我 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27


、人有亡斧者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 ;言语,窃斧也;动作态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