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 写作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13)
-
2019
届二轮复习
写作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1
、阅读下面的材料
,
根据要求写作。
< br>
标语是学校的一道风景线——
20
世纪
70
年代
:
学习雷锋好榜样
20
世纪
80
年代
: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0
世纪
90
年代
:
文明守纪开拓创新
21
世纪以来
:
提高一分
,
干掉千人
每一条标语都有自己的时代
背景
,
每一条标语都有自己的价值目标。上述材料触发你怎样的
联想和思考
?
要求
< br>:
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
,
选好角
度
,
确定立意
,
明确文体
,
自拟标题
,
不要套作
,
不得抄袭
,
p>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
不少于
800
字。
答案:
莫为分数遮望眼
考试结束后
,
进步的孩子就可以得到嘉奖
,
退步
的孩子便遭受打骂
,
尽管退步孩子的成
绩比进步孩子要优秀很多。
简单的漫画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悲哀
:
究竟从何时开始
,
分数变得
如此重要
,
重要到成为评判学生的标准。
“乖
,
考好了妈妈给奖励。
”“怎么考得这么差
,
太给我丢人了!”“你看看人家别人的
孩子考的多好”…….这样的话我们每个人应该都很熟悉
,
p>
因为这些都是我们从小听到大的。
每一个父母都非常关心自家孩子的
成绩
,
总是希望孩子可以多考几分、再多考几分。可我不
禁要问
:
分数当真有这么重要吗
?
分数真的可以说明一切吗
?
在这里
,
我想对每一个父母说
:
p>
不
要被分数遮蔽了双眼
,
< br>不要将孩子束缚在分数的桎梏里。
可能会有家长反驳
:
我是想让孩子成绩好点将来能够出人头地、成为国之栋梁
,
于是剥
夺孩子一切空闲时间
,<
/p>
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
,
从不注意在道德方
面进行引导。
更有甚者为了让
自己的孩子多考几分
,
竟然帮助孩子作弊
!
这样
的情况早已是屡见不鲜
,
在这样的唯分数主义
< br>教育方式下
,
我们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
?
这些考试机器可以担当起复兴中华的神圣使命吗
?
前些日
子
,
少年大学生魏永康被学校劝退的新闻在网上疯传。
魏永康十七岁进入中科院
,
二十岁因缺乏自理能
力被开除。
每年的中高考都会有一大批因作弊或替考而被取消考试资格
< br>的人…….诸如此类
,
数不胜数。
可见
,
成绩绝对不是评判人的标准
,
分数万能理论有时也会失
灵。
十年寒
窗一朝试锋
,
有人说高考是这充斥着不公平的世界中公平的存在
,
可我却不这么
认为。
从来没有两片相同的叶
,
也从来没有两个相同的人
p>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
短处<
/p>
,
如何能用同样的教育模式
,
同样的一份试题来对待呢。
一张薄薄的几张卷子怎么能够考
出学生的道德素质
,
人文修养呢
?
一个冰冷的数字就可以决定一个学生的命运
?
这未免有些片
面和草率。
钱钟书高考时国文特优
,
英文满分
,
可是数学仅
十五分
,
幸而遇上伯乐罗家伦
,
被清华大
学破格录取
,
终成一代文学大师。试想
,
若是放在我们如此注重分数的现代
,
那么钱先生可是
严重的“偏科”,是
无论如何也无法迈过高考的门槛的。
由此看来
,
分数真的不能成为衡量一
切的标尺。
分数重
要么
?
诚然
,
有时分数可以代表很多
,
但是分数绝对不能代表一切。
莫为分数遮望
眼
,
分数
以外还有更为广阔而美丽的天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
所给任务很明确
,
即“每一
条标语都有自己的时代背景
,
每一条标语都有自己
的价值目标。上述材料触发你怎样的联想
和思考”,这就要求考生要分析这些标语的内涵
,
看这些标语反映怎样的价值观
,
p>
作为新时代
的学生应该如何去做。
然后分析
材料,“学习雷锋好榜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当长一
段时间
,
一穷二白
,
困难重重
,
雷锋精神的提出极为应时。以平凡事而闻名的雷锋迅速被社会
效仿
,
互帮互助蔚然成风。雷锋精神堪称崇尚美德
的划时代标志。标语的提出对于夯实学生
思想之基
,
培养时代接班人作用重大
,
在当时的中国
,
对培养人们团结奋斗、无难不克的昂扬
精神也
意义非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
0
世纪
80
年代改革开放之后
,
各行各
业开始蓬勃发展
,
体育、艺
术、技工等多领域的齐头并进
,
对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
,
于是这样
的口号开始频繁地出现在许多学校中
。“文明守纪开拓创新”,改革开放之后的
20
世纪
90
年代
,
一些不好的东
西进入中国
,
社会上沉渣泛起
,
多青少年有很多的负面影响
,
于是“文明
p>
守纪”显得很有必要
,
同时中西方的差距<
/p>
,
让我们有了必须“开拓创新”的认识。
“提高一分
,
干掉千人”,近些年来
,
社会竞争的加剧
,
人才需求的变化
p>
,
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农村与
城市的竞争
,
一线城
市与二、
三线城市的竞争
,
不同省份的
竞争
,
不同行业的竞争
,
不同行业的
竞争……上个好大学改变命运成了许多人的不二之径。但分数至上
的追求
,
让社会上也多了
许多的无奈和
失败
,
高分低能大学不乐意
,
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大人不开心……这样的标语
难道不值得反思吗?“每
一条标语都有自己的时代背景
,
每一条标语都有自己的价值目标
。
”
这实际上讲出了每条标语自己的时代特色
< br>,
换句话说
,
标语是时代的缩影
,
有自己的时代意义
和目标追求。如果
将几条放在一块来思考
,
标语要顺应时代需要的意图就呈现出来
了。但标
语有时代特色并不意味着它完全正确
,
这就又促使我们对标语背后的理念进行辩证的思考
,
我
们应该提倡什么不应该提倡什么。
依次立意即可。
从文体来看<
/p>
,
材料没有明确要求
,
< br>考生可
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写作
,
如写作议论文
,
要有明确的观点
,
有清晰的论证思路
;
如写作记
叙文
,
考生在写作中要注意所叙之事必须真实感
人
,
把握好感情基调
,
主题要积极向上
,
注意
在行文
中将一些真实细腻的情感生动细腻地描写出来
;
要叙议结合
p>
,
在叙事中恰当地穿插抒
情议论
,
深化主题。
参考如下
:
①应时代变化
,
展育人理念
;
②顺势
而为
,
依时而进
;
③教育切勿迷失了方向
;
④扬人格之
旗
,
树知识之帜
;
⑤“健全”的教育不唯分
;
⑥勿让分数遮望眼。
【点睛】
多则名言选择型材料作文
,
要求考生不仅要理
解每一则
,
而且要找到关联
,
综合立意。
这就增加了审读量
,
也赋予了考生选择权
,
要求具有综合创新能力。理论上
说
,
选择两则或三
则
< br>,
会出现若干组合
;
即使选择相
同的两三则
,
也因理解的主观差异
,<
/p>
形成多样化立意
,
这就给
考生提供了选择和创造的思维空间
,
大大降低了作文的
雷同性。
在所有材料作文中
,
相对于新
闻事实、寓言故事、漫画来说
,
名言名
句的难度较大
,
一方面是因为它言简意赅
,
包含了深刻
的道理
,
另一方面它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
,
缺少具体的指
向性。
这就需要考生认真理解其
内涵并联系生活明确其外延。当
然
,
高考题中出现的名言名句
,
其哲理还是相对好理解
,
以便
学生有话可说。
这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
大致分为这样几步
:
一、
逐一解读名言的内涵外延。
所谓内涵
,
是名言本身所说的意思
,
所包含的
哲理。
解读是为
作文立意做准备
,
p>
因此不能停留于内涵的准确把握
,
还要初步
联系社会生活
,
即弄清名言适应
的对象
或范围
,
为后期的立意和选择打下基础。
二、寻找名言之间的逻辑关联。通过解读
,
不同名言之间最容易关系的句子可以先进行“组
合”。
理论上说
,
任何两两组合都是可以的
,
只要能找到其关联。
多数考生可能以相关、
相似
或相反的两句来构思立意。
如果以某两句为主
,
把相关的第三句加进去
,
立意的高度会更与众
不同。
三、
综合两三句提出中心论点。仅仅将有关的两三句找出来
,
找到其
关联的点
,
还不能“立
意”。要综合其
内涵与外延
,
针对个人或社会
,
提出一个基本的看法
,
即站在这几个名人的肩
膀上去审视人生或社会。从逻辑上
,
两
三则名言之间有“主次共建、相辅相成、正反对照、
互为补充、条件因果、相互转化”等
重构关系。
2
、阅读下面
的材料
,
根据要求写作。
2018
年
12
月
18
日
10
时
,
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以下是习近
p>
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上
的讲话》的几个片段
:
①现在
,
我
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制造业第一大国、
货物贸易第一大国、
商品消费第
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
,
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
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
!
②10
年
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
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
,
而是全党全国各族
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
出来的
!
③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
,
我们绝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固步自封
,
也绝不
能有丝毫犹豫不决、
徘徊彷徨
,
必须统揽伟大斗争、
伟大工程、
伟
大事业、伟大梦想
,
勇立潮
头、奋勇搏
击。
④信仰、信念、信心
,
任何时候都至关
重要。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
,
大到一个政党、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
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
,
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
,
否则就会不战自
败、不打自垮。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
:
选好
角度
,
确定立意
,
明确文体
,
自拟标题
,
不要套作
,
不得抄袭
,<
/p>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
不
< br>少于
800
字。
答案:
不忘初心
,
方得始终
总有些生命
,
酣畅淋漓地恣意挥洒
,
哪怕遍体鳞
伤
;
亦有些生命
,
宁静淡泊地安于一隅
,
哪怕无波无澜。
前者挥洒人生的激情
,
后者只求内心的宁静。
但无论是激情还是宁静
,
出世还
是入世
,
辉煌还是淡泊
,
都是我们内心的选取
,
所求的
< br>,
都是一份心底的安然
,
心灵的
安适
还记得那些轻裘缓带、不鞋而屐的文人吗
?
还记得那些“白眼向权贵
,
折枝为美人”的
才子吗
?
还记得洛阳东市刑场上那曲大气磅礴、曲高和
寡的《广陵散》吗
?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
,
在那片愁云惨淡的天幕下
,
阮籍、
嵇康
,
还有那么多与他们一样
的魏晋名士们
,
明明一个个都是当时之大才
,
却不愿循规蹈矩、明哲保身
,
而
是纵情狂歌、舍
生忘死
,
生命
,
也随心绽放得如此灿烂
,
光耀千古。
但是在那追逐自由的路上
,
必然也会有那大
片大片浸透了鲜血的石板路吧。
他们<
/p>
,
在避祸的同时
,
又满腹忧患
,
在践行理解的同时却又避免不了痛苦。可就算这
样
,
也阻止不了他们追求自由与超然的心灵。就算那个年代战乱
不断充满血腥
,
它们具有的那种
洒脱<
/p>
,
那种瑰丽
,
那
份追求初心的执着
,
仍如一束阳光
,<
/p>
穿透了唐宋的风尘、明清的阴气
,
带领<
/p>
我们探求人生变幻无常的命运
,
鼓励我们
执着地爱恋生命
,
启发我们去寻找内心最本质的渴
望与梦想。
“古来圣贤皆寂寞,”李太白不愧是一届诗仙
,
这话说得倒也不假
,
可毕竟
,
还是有些不
同。你看那出关而去
p>
,
一去杳然的老子
;
你看那四处奔波
,
劳碌一生的孔子
;
你看那逢遭贬斥、
仕途不顺的苏轼
;<
/p>
你看那古往今来的圣者
,
你便会明白
p>
,
他们的寂寞
,
都
源自于内心的选取。
庄子听从了内心的召唤
,
因此宁可做一只楚国水田里“曳尾于涂中”的乌龟
,
孤守着自
已心灵的月亮树
;
孔子为了
心底的安然
,
甘愿在长年累月的游说中度过一生
,
做那黑暗王国中
欲亮却再也明不起来的残烛
;
苏轼为了心灵的安适
,
笑立于逆境之中
,
纵然仕途不顺
,<
/p>
也能于
月下庭中信步闲游……
不忘初
心
,
方得始终。
这群孤独的人
,
这些饱满的灵魂
!
可
纵使孤独、
纵使寂寞
,
与他们
,
又有何干
?
在追求初
心的路上
,
就算寂寞
,
他们
,
也甘之如饴。
也正是因
为这份执着
,
这种寂寞
,
才令得历史记住了秦皇汉武
,
也记住了这些寂寞的圣
哲。
解析:
材料解读
:
本题材料是习近平总书记
《在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的四
个片段
,
①说的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的巨大成就
,
②强调的是实干
,
③说的是不能骄傲
自满
,
要坚持梦想
(
< br>不忘初心
)
继续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