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余年寄山水
983次浏览
2021年02月13日 02:5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13日发(作者:特洛伊勇士)


单元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主题单元教学是根据课程实施的 水平目标,


确立若干个教学主题


,


教师 遵循


学生身心的一般规律,


以主题为线索,

开发和重组相关的教学内容,


进行连续课


时单元教学的教学 方式。


开展主题单元教学时为了体现学习领域水平目标达成的


针 对性、


知识技能教学的连贯性和开放性、


生活化等特性,


将整个教学置于具体


的生活情境之中,


有利于 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意义建构,


重视学生技能的综合运用


的实践体 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和意识。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主题单元设计可以帮助我清晰地解 析主题单元


教学的学习内容,归纳学习内容。它可以:





1


、帮 助我指导学生仔细读单元主题,带着单元主题走进每个环节。





2



老师在 指导学习每个环节时,


紧扣单元主题,


让学生从模块中构建思路 。





3



学完内容要进行梳理总结时,


围绕单 元主题,


抓住内容引导学生巩固与


综合运用。

< br>




4


同时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


构建创新思 维模式,


为学


生学习、研究及自主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此次的 学习,我了解了单元学习规划的重要性,使我对如何利用好本


资源,做个优秀的引导者更 有信心了。





单元教学设计心得:





1.


什么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指教师在对课 程标准,教材等教学指导性资源进行深入


地解读和剖析后,


根据 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以及学生的情况和特点,


对教学


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主题,并以一个完整的教学主


题作为一个单元的教学。


这里的单元是一个教学主题,


由若干节具有内在联系的


课所组成。


这些具有内在联系的若干节 课相互间形成一个有机的教学过程,


其知


识、

< br>方法、


态度等内容也集合成了一个统一的板块,


不能简单 理解为单元就是“教


材的单元”。


一个教学单元应该有多大,< /p>


并没有严格的规定。


要根据目标、


内容、


学生发展的需要等方面来确定。





2.


为什么要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目前,老师们的教学设计大多拘 泥于单课时内容的就课论课,一方面缺少


了整体上的把握,另一方面对各种教学要素的选 择和应用缺乏回旋余地。因此,


“单元教学”跟传统的单课时教学的一个明显的区别在于 ,


前者是系统教学,



者是先分散后总 结式的教学。


化学新课程提出的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


是一个相 互联系、


相互渗透的整体,


是学生在学习


活动中实现科学素养提升的多个侧面。


从一般意义上说,


教师 的每一堂课都应当


体现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因为这些目标是难


以分 割地融合于一体的。


但是,


就一堂具体的课堂教学而言,


又有一个更需要突


出什么目标的问题。


有的课 程内容宜通过“亲历过程”获得方法的启示,


就可以


突出“过程 与方法”目标;


有的课程内容蕴含丰富的思想道德因素,


就可以 着重


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那种将三维目标不加分 析机械地套用在每一


堂课上的做法,并不是很妥当的。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中,要全面 关注三维目


标并将它们整合于统一的教学过程之中;


落实三维目 标的基本单位不应当是一节


课,而应该是一个单元。





3.


如何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3.1


吃透教材,构建单元主题





教材作为构成教学系统的最基本 的要素,是教师教和学生必不可缺少的重


要载体。但在课程改革中,最现实的问题之一是 如何实现三维目标


?


因此,在实


际教学 中,


教师就不能照本宣科地“教教材”,


必须从三维目标的实现 的根本立


场上去认识和建构教学的单元。


也就是说,

< p>
教师必须从教材中的单元走出来,



其转化、重组 或重新建构适宜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教学单元,“用教材去教”。


如沪教版教材中第二章 有关常见的氧气、


二氧化碳气体的学习,


由于气体性质与


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关系非常密切,


制法中的收集方法的选择、


生成气体的检


验等内容的学习都需要考虑气体的性质,


因此考虑构建“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为


单元主题学习也就顺理成章,


围绕这个主题把整个单元的各项目标加以整合,



分别把教学目标分配到各课时中,逐一落实,各个突破,就能达到“每课有得,


所得不 同”的目的。





3.2


围绕主题,制定单元设计





一个有效的单元教学设计不能是 教材内容的简单呈现、识记或操练,它应


该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


并且由浅入深、


层层递进地设计。


下面是笔者对“气体


的实验室制法”为主题的单元设计:





主题名称





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是九年级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


为了达到让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 方法,


教材选取学生身边最熟


悉的物质氧气和二氧化碳作为学习 的素材,学生学起来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


又由于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与气体的性质关系 非常密切,


因此可按如下的教学思路


完成本单元的教学:


氧气的性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性质→


二氧化碳的 实验室制法,


这样学生先知道气体性质可为学习制法作知识储备,



初步了解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到最终掌握、


熟练应用制法的学 习过程,


符合学生的


认识规律。





单元整体目标分析





1


、掌握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 及用途;




2


、掌握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的一般思路方法;





3


、< /p>


掌握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中装置的设计、


气体的收集、


验证和验满的方法;





4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 力,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


动 手能力;




5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及严谨的工作作风。





教学课时





教学任务





教学活动






1


课时





使学生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使 学生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氧气的主


要用途,


氧气与人类的 关系密切。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使他们


学习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1


、< /p>


教师利用设问、


实验及影像资料等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认识氧 气的


物理性质;





2



教师演 示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


要把学生注意力放在引导学生观察、


比较几种可燃物在空气、


氧气中的燃烧现象,


从中归纳出氧气 的化学性质,


同时


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3


、学习氧气的用途时,让学生体会到物质的性质决定它的用途。






2


课时





1


、< /p>


通过对实验室用


kmno4


制取氧气的学 习,


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


路和方法;

< br>




2


通过对


kmno4


< p>
h2o2



mno2


制取 氧气的对比,


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时


设计发生装置的一般思路;





3< /p>


、懂得气体的收集方法与气体的性质的关系





4


、学生熟悉基本实验技能





5


、培 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严谨的工作作风。





引出气体的制取→了解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探究用< /p>


kmno4


制取氧


气的仪器装置及操作注 意事项→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检验氧气。





探究


h2o2


生成氧气的条件,


同时引导学生从药品的状态及反应条件两方面



kmno4


生成氧气对比,尝试设计其他的制氧装置。






3


课时





1


、使 学生初步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会鉴别二氧化碳





2


、使学生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的概念





3


、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同时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用途的观点。





教学思路:





问题情景:自然界里二氧化碳总在不断地消耗、生成。你知道 二氧化碳消


耗、生成的某些变化吗?





归纳小结: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对自然 和人类的影


响。





提出问题: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山谷被当地人称为“死亡之谷” 。当人们牵


着小狗穿越山谷时,小狗便会莫名死亡


,

< p>
而人却无妨。当人蹲下去想要抱起小狗


时,便也会倒地身亡。知道其中的奥 秘吗?





探究实验:



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





分析概括: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联系已学的反应实例,归 纳分解反应


和化合反应的特点。





交流讨论:二氧化碳与人健康的关系。






4


课时





1


、能 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设计实验;





2


、理解为什么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 药品选择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





3



能根据 药品与反应原理设计发生装置;


能根据气体的性质选择收集、



证及验满的方法;





4


、学生自己动手制取并收集一瓶二 氧化碳;




5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及热爱科学的精神。





1


、回 忆并写出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



讨论有 哪些方法能生成二氧化碳?同时演示石灰石与稀盐酸、


石灰石与


稀硫酸及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通过分析讨论确定药品;





3


、引导学生设计发生装置、收集、 验证及验满的方法;





4


、学生动手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完成各项操作。





4.


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体会





4.1


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





单元教学的着眼点是“单元”。 从教学内容看,单元教学以一个“单元”


为相对独立的教学单位,


强调从单元这个整体出发设计教学,


突出内容和过程的


联系性 和整体性。


从教学目标看,


单元教学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 /p>


在这个过程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