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单元教学设计

余年寄山水
657次浏览
2021年02月13日 02:5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13日发(作者:健康饮食金字塔)


《高等数学》




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2012



2013


学年第


1



2


学期)







课程名称:











所属系部:

















人:



程登彪







人:



数学教研室全体教师



制定时间:


2012



12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1.1


函数



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案头






题:



授课班级



函数




能力目标









单元教学学时



在整体设计中的位置



上课地点



知识目标




函数概念




定义域




对应法则




函数表示




复合函数



➀深刻思维能力



➁团结合作能力



➂语言表达能力



4



1



2




素质目标




能熟练把握函数的概念


,


确定变量关系




能够了解并确定函数的定义域与对应法则



能够熟练判断两个函数是不是同一个函数




能够掌握复合函数分解与合成



任务


1


查阅资料,函数的历史



任务


2


理解函数的两个要素



任务


3


如何求解函数的定义域



任务


4


如何判断两个函数是同一个函数



任务


5


阅读教材第


3




总结函数的表示方法



任务


6


什么是分段函数?学生分组讨论,给出自己的想法


< p>












任务


7


函数四个特性回忆与加强



任务


8


复合函数分解与合成



案例

< p>
1


(速度距离问题)




一个物体速度是


v


,行驶路程是


s


,那么经过时间


t


,它形式了多么长的距


离?



案例


2


(纳税问题)




搜集中国的个人收入所得税纳税标准,设某人月工资


x


元,请建立他的纳税税


额函数。



案例


3



任意两个函数是否都能合成一个函数;如何分解一个复合函数。



案例


4


(人口问题)

< br>



1982


年底,我国人口< /p>


10.3


亿,按照年均


20%

< p>
的自然增长率,到


2013


年底,


我国人口将是多少?



案例


5


(奖学金等级问题)



了解我们莱芜 职业技术学院的奖学金发放规则,建立奖学金的分段函数



案例


6


(贷款抵押模型)


设二室一厅的商品 房价值


100000


元,某人自筹资金


40000


元,要购房还需要借款


60000

< br>元,条件是每年还一些,


25


年还清,房子就归债权人,


该人具备什么能力才能借款?









高等数学教材



侯风波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数学习题集



张天德主编



山东科技出版社



高等数学应用


205




李心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经济数学基础



顾静相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教学设计



步骤



本单元学习目标:




函数概念;



定义域;



对应法则;



函数表


示;




分段函数;



函数性质;



复合函数



查阅资料



函数概念发展历史



出示案例


1


,引入函数概念



函数的两个要素:对应法则、定义域



3


(任务


2




教学内容



教学


方法



教学


手段



学生


活动



时间



分配



1


(告


知)



陈述



板书



识记



5


分钟



学< /p>







讨论



教师



启发



讲解




师< /p>









< p>
学习





演示





讨论



10


分钟



板书





研讨





提示





研讨



5


分钟



2


(引入



任务


1




什么是对应法则?



什么是定义域?



学生阅读课本总结



求解函数的定义域:



5


分钟



4


(任务


3





1



求< /p>


y



2


x



1


定义域



3



x


< p>
x


2



x



6



2



y



定义域



x


2


x


-


1


2



3




y< /p>



x


-


x


-


6



arcsin


定义域



7


如 何判断两个函数是同一个函数,判断下列函数是


5


(任务


4



















< br>学



注意



不是同一个函数?




1




y



ln


x


,


y



2

< p>
ln


x



2




演示





讨论



15


分钟




2




w



u


,


y



x




3




y



9


-


x


2



y



(3


-


x)(3



x)



阅读教材第< /p>


3




总结函数的表示方法




1




图表法:列表表示


x,y


的关系

< p>


案例应用


:统计我们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某月每天 的


6


(任务


5














举例





展示





讨论



5


分钟



温度,做出温度和日期的对应图表。




2




图像法:画图表示


x,y


的关系

< p>


案例应用


:将上述温度和日期的对应图表用图像 表


示出来,


x


轴表示日期,

< p>
y


轴表示温度




3




解析法:用一个式子来表达函数,例如


y



x


2



2


x



7


(任务


6




分段函数



表达式以及定义域









展示





讨论



20


分钟




0


,-


1


< /p>


x



0



2




f

< p>
(


x


)




x


,


1


x



3


,求


f(1),f(-0.5) ,



3


x


-


6


,


3



x



5



f(3.5)






学 习




x


2< /p>



1


,


x



0



< p>


画出分段函数


y




2


,


x



0




3


x


,


x

< br>


0



函数的四个特性:



1



有界性



若存在正数


M


,使得

< br>f


(


x


)



M


,则称


f


(


x


)



I


上有界。例如


sin


x


在实数域上有界。



2



单调性




1















x

< br>1


,


x


2



x


1



x


2


,有


f


(< /p>


x


1


)



f


(


x


2

< p>
)


,则


f


(


x


)



I

< br>上单调增加




1





< br>定










x


1


,


x


2



x


1



x


2


,有

< p>
f


(


x


1


)



f


(

x


2


)


,则


f


(


x


)



I


上单调减少





证明


y< /p>



3


x



2


在其定义域内的单调性



8


(任务


7




3



奇偶性




I














x


< br>I








讲解





演示





听讲



50


分钟



f (-x)



f(x)


,则称

< p>
f


(


x


)



I


上是偶函数;如果任


意的


x



I


,有< /p>


f(-x)



-f(x)


,则称


f


(


x


)



I


上是

< br>奇函数





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 p>
1



y



3


x


-


5

x



7



4


2



2


)< /p>


y



2


x



sin


x



3



3


< p>
y



1


-


x


x


a


-

a



2




4



周期性



如果存在不为零的数


T


,


使得任意的


x



I




f


(x

< p>


T)



f


(


x


)


,则称


f


(


x


)

< br>在


I


上周期函数。


例如正弦函数


sin


(x



2



)



si nx



2



是 最小正


周期。



复合函数的合成与分解



这是重点内容,直接涉及后面的复合函数求导





y



9


(任务


8




x


分解:



2


x


y



u


,


u



cos


v


,


v




2


cos


x


2



1




讲解





演练





演示





展示


< /p>






学习



45


分钟





y



e


sin


分解


< /p>


y



e


u


,


u



sin


v


,


v


< p>
x


2



1



练习


:分解下列复合函数



(1)


y



2


x


2



x



2


e


x





2


(2)


y




2


x



1

< br>


(4)


(5)


y



cos


(6)


y



e


100



2


(3)


y



[sin(3x



5)]



y



sin


2


(1



2x


)



1



x


-


1



ln


sin


x


注意 :复合函数分解到简单函数为止。简单函数就


是有基本初等函数经过有限次四则运算合成 的函


数。



10


操练



深化



作业



课后



体会



应用案例在课堂进行中解答







研究



将案例


6


上作业




设二室一厅的商品房价值


100000


元,某人自筹资金


40000


元,要


购房还需要借款


60000


元,条件是每年还一些,


25


年还清,房子就归债权 人,该人


具备什么能力才能借款?







55


分钟



2.1


极限



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案头






题:



授课班级



极限




能力目标









单元教学学时



在整体设计中的位置



上课地点



知识目标



8



3



4



5



6





素质目标



➀深刻思维能力



能够熟练掌握极限的六种过程



极限


6


种过程



➁团结合作能力



➂语言表达能力



任务


1


查阅资料,了解极限的含义



任务


2


阅读课本,学习极限


x




< p>











x


0



任务


3


在任务< /p>


2


完成的基础上,自学


x




x


0


x



x


0



x







x



< /p>



x





1


1


1

< p>
分给老大,


分给老二,


2


3


9


1


17


分 给老三,请问改怎么分?提示:采取极限思想,一头牛分


,剩下


。答案:老大


9


头,老二


18


18


案例


1


(老人分遗 产)




一个老人有

< br>17


头牛,他打算把这


17


头牛 的


6


头,老三


2


头牛。



案例


2



(无穷直角三角形面积)





案例


3



x






li m


e


-


x


,< /p>


lim


e


-


x< /p>



lim


e


x< /p>



lim


e


x< /p>



x



-



x






x



-









高等数学教材



侯风波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数学习题集



张天德主编



山东科技出版社



高等数学应用


205




李心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经济数学基础



顾静相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教学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


方法



教学


手段



学生


活动



时间



分配



1


(告


知)



本单元学习目标:













x



x< /p>


0



x



x


0



陈述



板书



识记



2


分钟



x< /p>



x


0



x







x






< p>
x







2


(引入



任务


1




查阅资料



了解极限含义



阅读课本,学习极限< /p>


x


设一个函数



1



x



< /p>


x


0







讨论





提示





研讨



5


分钟



y< /p>



f


(


x


)


,给定点


x


0



x


从右侧(数轴的正方向)




x


0

< br>表示自变量


趋向


x


0

< p>
,随着


x


从右侧趋向


x< /p>


0


,f(x)


函数值趋向一个数,


这个数就是


f(x)


的极限,记作

< p>


2


)举例




1


计算


lim


(x


x



1


2



x



x


0


lim


f


(


x


)





1)



y



x


2

< p>


1


的图像是



10


8


6


< p>






板书



< br>讲


1


1


x


5


10


3


(任务


2




4




研讨< /p>



30


分钟


< /p>


2








x

< p>


1




x



1


2





2





< /p>


2



lim


(x


2



1)


=2


x



1


注:此 极限


2


也就是把


x=1


代入


x


2


< br>1


所得到的。



x


2


-


1


< br>2



计算


lim




x



1


x


-


1


这个极限就不能直接把


x=1


导入到函数里面,因


为无意义。所以应当先分解 。



x


2


-< /p>


1


lim



< /p>


lim



(x



1)



2


< /p>


x



1


x


-


1


x


< p>
1


练习



1



lim



(3x



x


-


4)

< p>


x



2


2


x


2


-

4


2



lim



x



2


x


-


2


x< /p>


2


-


7


x



12


3



lim



2



x



4


x


-


5


x


< br>4






4


(任务


3




在任务


2


完成的基础上,自学


x




x


0



x


< br>x


0







演示





讨论


< /p>


x







x







x




< p>







60


分钟



求解下列极限:



< br>-


x


,


x



0




1


f(x)




1


,


x



0< /p>









< p>




x


,


x



0


lim


-


f

(


x


)



lim



f


(


x


)



lim


f


(


x


)


< /p>


x



0


x



0


x


< p>
0


5


(操练)




-


1


,

< p>
x



0




2


signx




0


,


x



0



1

< br>,


x



0



lim



f


(


x


)



l im


f


(


x


)



x



0


x



0





lim


-


f


(


x


)


x



0


< br>教










讨论



30


分钟



n




演示




3


lim



n




n



1




2



x



1


,


x


< br>0



4


f(x)





lim


-


f


(


x

< br>)



lim


< br>f


(


x


)



注意



x



0


x



0< /p>



x


,


x



0


a


0

< p>
x


n



a


1


x


n


-

1







a


n


例< /p>


5


分析


lim



x




b


x


n



b


x







b


0

< br>1


n


-


1


n




,


m



n



a


0


x


n



a


1


x


n


-


1



< br>




a


n



a


0


K ey:


lim



< br>,


m



n



x




b


x


m



b


x


m


-


1







b


0


1

< br>m



b


0




0


,


m



n


6


(案例)



案例在课堂进行中解答








作业



21



1



课后



体会

























2.2


无穷小



无穷大



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案头






题:



授课班级



无穷小



无穷大




能力目标



➀能够理解无穷小的概念



➁能够应用无穷小性质计算某些函数极限



➂能够理解无穷大的概念



➃能够掌握 无穷小和无穷大的倒数关系,


并相互求解



无穷小



无穷大



➀深刻思维能力



➁团结合作能力



➂语言表达能力



单元教学学时



在整体设计中的位置



上课地点



知识目标



4



7



8





素质目标









任务


1


无穷小概念














任务


2


阅读课本,学习无穷小性质及应用



任务


3


学习无穷大概念,理解无穷大与无穷小关系



1



x



0


x


2


1


1


案例


2




lim


sin


2



x






x


x


x


< p>
1


案例


3


< p>


f


(


x


)



在什么情况下是无穷小,在什么情况下是无穷大。



x


-


1


案例


1



lim


x


cos








高等数学教材



侯风波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数学习题集



张天德主编



山东科技出版社



高等数学应用


205




李心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经济数学基础



顾静相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教学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1


(告


知)



本单元学习目标:



无穷小,无穷大



陈述



板书



识记



5


分钟



学生阅读,无穷小概念



极限为零的函 数叫做在该极限过程下的


无穷小。特别注意,无穷小不是很小很


小的数。



2


(引入



任务


1






下列函数在什么情况下是无穷小?




1




y









讨论



教师提示



分组研讨



15


分钟



1



x


-


1


x



2




y=2x-1



3




y



2




1




4




y





< br>


4



无穷小性质




1


)四条无穷小性质中 最重要的是什么?



a)



b)



c)



有限个无穷小的代数和是无穷小



无穷小与无穷小的积是无穷小



常数与无穷小的积是无穷小



有限个无穷小的积是无穷小



x


3


(任务


2




d)




2


)计算






发讲解



板书



师生研讨



30


分钟



1



x



0


x


3


1


3




lim


x


s


in


< p>
x



0


x


1


1




lim


s


in



x




x


x




lim


x


cos


无穷大



在某极限过程下,函数值的绝对值无限变大的


函数叫做在该极限 过程下的无穷大。




1


)无穷大就是很大很大的一个数吗?



< p>
2


)无穷大与无穷小什么关系



无穷大与无穷小是倒数关系。






导法






习法



学生演示



学生讨论



15


分钟



4


(任务


3




下列函数在怎么样的情况下是无穷大?



1



1




y




x


-


1



2




y=2x-1



3




y



2


, < /p>


x



1




4



< p>
y







4



5




y=lnx


x


5


(操练



案例)



1



2


x



0


x


1


1


案例


2




lim


sin


2



x






x


x


x



1


案例


3





f


(


x


)

< br>


在什么情况下是无穷


x


-


1


案例


1



lim


x


cos











注意




学生讨论



30


分钟



小,在什么情况下是无穷大。



作业



22



2 5 6


课后



体会



















2.3


两个重要极限



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案头






题:



授课班级



单元教学学时



两个重要极限




能力目标









➀能够理解


lim


8



9



10

< br>、


11



12

< br>次




素质目标



在整体设计中的位置



上课地点



知识目标



掌握


lim


sin


x


< br>0


并应用



x

< br>


0


x


x


sin


x



0



x



0


x


x


➀深刻思维能力



➁团结合作能力



➂语言表达能力



< br>1



➁能够理解


lim



1





e


并应用



x



0


< br>x



➂能够运用无穷小替换求极限




1



掌 握


lim



1





e


< /p>


x



0



x



掌握无穷小替换定理


任务


1


理解并证明


lim


任务


2


li m





练< /p>









sin


x



0



x



0


x


sin


x



0


在若干极限中的


应用



x



0


x


x



1



任务


3


理解


lim



1





e



x



0



x




1


< br>任务


4


lim


< p>
1





e


在若干极限中的


应用



x



0



x



任务


5


无穷小替换定理



-

< br>2


tan


x


3

< br>2


x


案例


1



lim



案例


2




lim


1



x



x



< /p>


x



0


sin< /p>


x


3


x


案例


3





x



0


< p>
e


-


1



x


是等价无穷小



1


3


sin


x



x


2


cos


x



注:这个问题是个竞赛题,需要学生讨论解决



案例


4


lim


x



0



1



cos


x



ln



1


< /p>


x



x










高等数学教材



侯风波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数学习题集



张天德主编



山东科技出版社



经济数学基础



顾静相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数学应用


205




李心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教学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本单元学习目标:



1


(告


知)



l im


sin


x



0


并应用



x



0


x


x



1



lim



1





e


并应用



x



0



x



运用无穷小替换求极限



陈述



板书



识记



5


分钟



< /p>


学生阅读自学,


lim


sin

< p>
x



0



x



0


x




图讲解




1


)这个极限要注意三点,那三点?



2


(引入



任务


1






2


)这个 极限如何使用?



2




3


)这个极限如何证明?



教师提示



分组研讨



15


分钟



π


2


π


2


π



4


π


6


π


8


π


lim


sin


x


2




0


应用


x

< p>


0


x














限< /p>



3


(任务


2




sin


t



0


对吗?为什么?



t

< br>


0


t


4


sin


x



1


lim



x



0


2


x


sin


2


x



2


lim



6


x



0


x


sin


2


x



3


lim



x



0


3


x


tan


x



4


lim



8


x



0


x


lim





发讲解



板书



师生研讨



30


分钟



4


(任务


3





1



理解< /p>


lim



1


< /p>




e



x



0


< p>
x



x





图讲解



学生听讲



学生讨论



15


分钟



1 4


12


10


8


6


4


2


π


π< /p>


π


3


π


3


π



1


)这个极限要 注意什么?




2

)你打算如何使用这个极限?




6


π


9


π


12


π



1




3



lim



1





e


??


< p>
t



0



t




1


lim



1




e


应用



x



0



x



1





1


lim



1




x



0

< p>
2


x





1



2


lim



1

< br>



x



0



x




3


x






x


x


t












注意



黑板演示



学生讨论



30


分钟



5


(任务


4




2


x



lim



1



x



1


x


(注:这个 也是公式)



x


1




4


lim



1




x



0


2


x



1




无穷小替换定理






~






~








< br>



lim


< br>lim



lim



lim








< br>



1


)无穷小替换要注意什么 事项?



6


(任务


5





2


)你都知知道那些常用等价无穷小 ?总结


出来,并记忆



用无穷小替换定理处理下题








黑板演示



学生听讲



40


分钟



x



x



0


tan


2


x


tan


x


3



2


lim



x< /p>



0


sin


x< /p>


2


1



3


lim


x


sin



x



0


x



1


lim


ta n


x


3


案例


1



lim


x



0


sin


x


3


案例


2




x






(要 求:两种方法)



-


2


2


x


lim


1



x




7


案例



案例


3



< /p>




x



0



e


< p>


x


-


1



x


是等价无穷


< p>







45


分钟



案 例


1


3


sin


x



x


2


co s


x



(注:这


4


lim

< br>x



0



1



cos


x



ln



1



x



个问题是个竞赛题,需要学生讨 论解


决)




作业



28



1 2




课后



体会





















2.4


函数的连续性



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案头






题:



授课班级




函数的连续性




能力目标



单元教学学时



在整体设计中的位置



上课地点



知识目标



4



13



14





素质目标








➀能够理解自变量增量、函数的增量概念


➁能够理解函数的连续的图像定义和两个公式定




➂能够理解函数的间断点并简单判断



掌握自变量增量、函数的


增量概念



掌握函数两个的定义



掌握间断点



➀深刻思维能力



➁团结合作能力



➂语言表达能力



任务


1


理解增量



任务


2


利用增量定义函数连续



< p>











任务


3


分辨间断点



案例


1



l im


x



0


案 例


2




求< /p>


lim


案例


3




x



1



1



x



2


x



1


-


1


< br>x


1


x


2



x


2


-


1


f


(


x


)



的间断点类型



x


(x


-


1)


案例


4





1



e


x< /p>


,


x



0



问常数


a


何值时, 函数


f(x)



-



,






上连续



f


(


x


)





x



2


a


,


x



0








高等数学教材



侯风波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数学习题集



张天德主编



山东科技出版社



经济数学基础



顾静相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数学应用


205




李心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教学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1


(告


知)



本单元学习目标:



增量



函数的连续性



陈述



板书



识记



5


分钟



间断点



增量




1


)自变量的增量

< br>



1


设一个物体以每秒


3


米的速度行




t


0



1



t


1



2






t


0


< br>1



t


1



2


时间增加了多少?这个增加的时




t



2< /p>


-


1



1


就是时间的增量




2


y=2x+1,x



1


增加到


3.5



x


的增


量是多少?< /p>



2


(引入



任务


1



< /p>



2


)函数的增量



随着自变量的增量而改变的函数的增量




1



t< /p>


0



1



t


1



2

< p>
时间增加时,路


程增加了多少?这就是时间


t


的函数路


程的增量。




2


x


从< /p>


1


增加到


3.5


时,函数


y


增加


了多少?





< br>变








x



x


1


-


x


0






图讲解



教师提示



分组研讨



15


分钟



x


1



x


0




x










y

< br>


f


(


x


1


)


-


f


(


x


0


)




f


(


x


1


)



f


(


x


0


)

< br>



y



增量定义函数连续



y=f(x)


Δ


y


Δ


x





3


(任务


2




发讲解




函 数的连续,从图像上来说就是函数图


像不间断。






< br>义






x


0








x



0


x


0


x


0


+


Δ


x



< br>两





的过度



板书



师生研讨



30


分钟



l im



y



0












x


0





x

< br>


x


0


lim

< br>f


(


x


)



f


(


x


0


)



根据连续性




lim


ln


(sinx)



lim


x




2


ln(1



x)



x



0


x


lim


arccos


(


x


2



x< /p>


-


x


)



x



0


间断点



根据连续的第二个定义,启发学生,函


数在 一个点如果不连续,会有几种情


况:




1



lim



f


(


x


)< /p>



lim


-


f< /p>


(


x


)


均存在, 但


x



x


0< /p>


x



x


0


是不相等




2



lim



f


(


x


)



lim


-


f


(


x


)


均存在(即


x



x


0


x



x


0


x



x


0


lim


f


(


x


)

< br>存在),但是不等于函数值


f


(


x


0


)



教< /p>




x



x


0


4


(任务


3





3



lim



f


(


x


)



lim


-


f


(


x


)


至少一个不


x



x


0










学生听讲



学生讨论



30


分钟



存在



1



1


判断


f


(


x


)



的间断点



x< /p>



x


2


,


0



x


< p>
1



2



f


(


x


)

< br>



,讨论


f(x)

< p>


x



1


,


x



1


x=1


处的连续性,


1


是什么间断点




x< /p>


4



,


x



0



3


f


(


x


)




x


,讨论


f(x)




1

< p>
,


x



0



x=0


处的连续性,


0


是什么间断点



案例应用



案例


1



l im


x



0


5


(案例)



案例


2




lim


案例


3



x



1



1



x



2


2


x



1


-


1


< br>x


1


x


2












注意



黑板演示



学生讨论



50


分钟



x


-


1


f


(


x


)



的间断点类 型



x


(x


-


1)


x


案例


4




1



e


,


x



0


f


(


x


)




< br>问常数



x


< br>2


a


,


x



0


a


何值时,函数


f(x)




-



,






上连续



作业



34



7 8 9 10


课后



体会











3.1


导数概念



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案头






题:



授课班级



导数概念




能力目标



单元教学学时



在整体设计中的位置



上课地点



知识目标



4



15



16





素质目标









➀能够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切线斜率



➁能够抽象出导数概念



➂能够利用导数概念计算导数



➃能够计算高阶导数



➄能够总结基本函数的导数运算公式



导数概念



左右导数



计算导数



➀深刻思维能力



➁团结合作能力



➂语言表达能力



任务


1



理解


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切线斜率


< /p>













任务


2


抽象导数概念



任务


3


简单计算导数、高阶导数



任务


4


总结基本函数的导数运算公式



案例< /p>


1


(电流强度模型)




电流强度模型


设在时间


[0,


t


0


]


这段时间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流



Q



Q


(

< br>t


)


,利用导数概念分析电流强度



案例


2




细杆的线密度模型)



设一根质量非均匀分布的细杆放在


x


轴上,在


[0,x]


上的


质量是


x


的函数


m=m(x),


求杆上点< /p>


x


0


处的线密度









高等数学教材



侯风波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数学习题集



张天德主编



山东科技出版社



高等数学应用


205




李心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经济数学基础



顾静相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教学设计



步骤



本单元学习目标:



瞬时速度,切线斜率



导数概念,高阶导数



教学内容



教学


教学


学生


时间



分配



方法



手段



活动



1


(告


知)



陈述



板书



识记



5


分钟



(< /p>


1


)瞬时速度



设一个物体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是


s=s(t)


,试研究在


时刻


t


0


时的瞬时 速度



v



t


0




lim


s


(


t


0




t


)


-


s


(t)




t



0



t



< br>教师


画图


讲解



教师


提示





听讲



50


分钟





研讨


< /p>



2


)切线斜率



2


(引入



任务


1



< /p>


函数


y=f(x)


x


0


处的切线斜率



f


(


x


0

< br>



x


)


-


f


(x)



tan




lim

< br>


x



0



x


M


1


M


(


x


0


,


f


(


x


0


))


α


x


0

< p>
T


N


x


0


+


Δ


x


导数

< br>



通过任务


2


,抽象出任意函数


f=f(x)


x


0


的导数概念



3


(任务


2




f


(


x


0



x


)


-


s


(x


)


< p>
x



0



x



f


(

x


)


-


f


(


x


0


)


< /p>


lim


x



x< /p>


0


x


-


x


0


f


(


x

< p>
0



x


)


-


s


(x


)

< br>f





x


0




l im




x



0



x


右导数 :



f


(


x< /p>


)


-


f


(


x


0


)


< p>
lim



x


< p>
x


0


x


-


x


0


f


(

x


0



x


)


-


s


(x


)


f


-




x


0




lim


-



x



0



x


左导数:



f


(

< p>
x


)


-


f


(


x


0


)


lim


-


x


x


0


x


-


x


0


f


< /p>



x


0




lim





y



x

< p>


x=2


处的导数






y



sin


x



x


0


处的导数






y



cos


x



x


0


处的导数






f


(


x


)



x



x



1





x



2





x


< br>3







x



n



,



f




0





f




a



< br>3


教师


启发


讲解



注意


两个


定义


公式



板书





研讨



50


分钟






f


(


x


)




x



a





x

< br>


,


其中



x




x



a


处连续,






f



x




x



a







lim


h



0


h


1



,求


f




a



f


(


a



2


h


)< /p>



f


(


a


)


4


高阶导数



在一阶导数的基础上再求导就是二阶导数



在二阶导数的基础上再求导就是三阶导数



以此类推



4


(任务


3




dy



dx


d


2


y


二阶导数记作:

< br>y




,


2



dx


d


3


y


三阶导数记作:


y





,

3



dx


n


(


n


)


d


y


n


阶导数记作:


y

,


n



dx


3



< /p>


计算


y



x


的二阶导数



一阶导数记作:


y



,


< br>


计算


y


sin


x


的二阶导数





计算


y< /p>



cos


x


的二 阶导数



总结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运算公式






1



(


C


)



0



(


x


)




x

< br>



(1)




(2)







(3)


(sin


x

< br>)



cos


x

< br>



(4)


(cos


x


)




sin


x



2


2




(tan

< p>
x


)



sec

< p>
x


(cot


x


)




csc


x





(5)



(6)


教师


启发


讲解




板书





研讨



40


分钟





(7)



(8)


5


(任务


4




(sec


x


)




sec


x


tan


x



(csc

< br>x


)





csc


x


cot

< br>x



x


x


x


x




(


a


)



a


ln


a


(


e


)



e




(9)




(10)





(11)


学生


讨论


总结





30


分钟



( log


a


x


)






1< /p>


x


ln


a



1


(ln


x


)




x





(12)


(14)


(13)



(arcsin


x


)






1


1



x


2



1


1


< br>x


2



(arccos


x


)





1


1


< br>x


2



1


1



x


2



(16)


(15)



(arctan


x


)




(arccot


x


)





案 例应用



案例


1



电流强度模型


< br>设在时间


[0,


t


0

< p>
]


这段时间内通过


学生


分 组


自主


学习







讨论



35


分钟



5


(案例)



导线横截面的电流是


Q



Q


(

< p>
t


)


,利用导数概念分析电


流强度



案例


2




细杆的线密度模型



设一根质量非均匀 分布的细


杆放在


x


轴上,在

< p>
[0,x]


上的质量是


x


的函数


m=m(x),



杆上点


x


0


处的线密度




作业



默写基本初等函数导数公式




课后



体会










3.2


求导法则



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案头






题:



授课班级



求导法则




能力目标









➀能够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并运用



➁能够掌握复合函数求导数法则并运用



➂能够掌握反函数求导法则并运用



➃能够掌握隐函数求导法则并运用



➄能够掌握对数求导法则并运用



➅能够掌握参数方程求导法则并运用



导数运算法则


6




单元教学学时



在整体设计中的位置



上课地点



知识目标



8



17-20





素质目标



➀深刻思维能力



➁团结合作能力



➂语言表达能力



任务


1


导数的四则运算



任务


2


复合函数求导数法则



任务


3


反函数求导法则



任务


4


隐函数求导法则



< br>力











任务


5


对数求导法则



任务


6


参数方程求导法则



案例


1



f(


x


)



x


sin


x


,求


f



(


x


)< /p>



f




(


x


)


< p>
1



cos


x

< p>
案例


2


(注水问题)




若水以


2


立 方米


/


分的速度灌入一个高为


10


米的、底面半径是


5


米的圆锥形水槽中,问 当水深为


6


米时,水位的上升速度是多少?


案例


3




求方程




x



a


cos


t


dy


的值,再求二阶导数

< p>
(0



t



2



)


所确定的一阶导数< /p>


dx



y



c


sin


t


d


2


y



dx


2


案例


4


求由方程


x



y


-


e


2


x< /p>



e


y



0


确定的隐函数的导数









高等数学教材



侯风波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数学习题集



张天德主编



山东科技出版社



高等数学应用


205




李心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经济数学基础



顾静相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教学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本单元学习目标:



导数的四则运算



1


(告


知)



复合函数求导数法则



反函数求导法则



隐函数求导法则



对数求导法则



参数方程求导法则



陈述



板书



识记



10


分钟



导数的四则运算



< br>1


)学生阅读教材


47


页内容< /p>




2


)学生总 结导数如何四则运算




3

< p>



u


(


x


)



v

(


x


)




u



(


x< /p>


)



v



(


x


)


< p>



u


(


x


)


v


(

x


)





u



(


x< /p>


)


v


(


x


)



u(x)


v



(x)



2


(引入



任务


1



< /p>




u


(


x


)



u

< p>


(


x


)


v


(


x


)

-


u


(


x


)


v



(


x< /p>


)




2



v


(


x

< p>
)





v


(


x


)



3


2




y



2< /p>


x



x



1


,



y

< p>



x




y



xe



2


x


,求


y




dy



< p>
y



log


a

< p>
x


,求



dx

< p>
dy


x




y



e


sin


x


,求



dx




y< /p>




y




复合函数求导数




1


)学生阅读


49

< br>页内容总结如何求复


合函数的导数



2




y



f


[


< /p>


(x)]
















教师提示



听讲



分组研讨



45


分钟



x


cos


4


x



4


ln


x


< /p>


sin



7


,< /p>





y



f


(


u

< p>
),


u




(


x


)


。所以


y



x


< br>y


u



u


x



3


(任务


2





3


)例


< /p>


y



sin


例< /p>



y



2


2


x


,求


y




a


-


x


,求


y




x



y



ln


tan

< br>,求


y




2




y



sin


ln


2< /p>


x



1


,求


y






假设气体以


100


立方厘米


/


秒的速度


注入气球,假定气体的压力不变,那么


当半径是


10


厘米时,气球半径增加的


速率是多少?





发讲解




板书



师生研讨



45


分钟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