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文稿
-
精品文档
《天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
慰藉”,感悟
“这小小的一方空白是神奇的!”。
2
、会用“……也许……也许……也许……”写一句话。
3<
/p>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透过
“窗户”
看世界的情趣。
教学重点:
1.
理解“小小的
天窗
是唯一的慰籍”这句话。
2.
理解
天窗
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说“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
、
每栋房子都离不开窗
,
可是在许多年前的中国农村,
窗是怎样的呢?这节
课我们继续
学习文学大师茅盾先生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题材写的散文《天窗》。
2
、板书课题,齐读。
二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至三节,说说什么叫天窗?
2
、指名汇报。
3
、乡下人为什么要开天窗?天窗有什么作用?
三、自读课文,完成练习
1
、这样一扇简陋的、只能透些许阳光天窗究竟有什么魅力吸引作家茅盾写
下这篇文章呢?对活泼好想的孩子们意味着什么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
4
—
7
节。
2
、想想这一部分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四、细读课文
4-7
节,在读、品、议、仿中体会
天窗的神奇以及给孩子带来唯一
的慰藉。
1
、找一找,“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
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
1
)学生回答,师相机板书:雨天
晚上
(
2<
/p>
)“慰藉”是什么意思
?
(“慰藉”就是
安慰的意思。)
2
、学习课文
4
、
5
节
(
1
)请一个同学朗读
第
4
、
5
小节
。孩子们此时的心情怎样?(不愉快,沮
丧,孤寂,无奈)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
抓“顶”和“偏就不许”。
)
(
2
)透过这扇天窗,文中
的孩子看到什么
?
又想到了什么
?
用直线和曲线
分别在文中划出。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
3
)
课件出示第五节
5
。
我们合作,
把孩子们看到的和想到的连起来读一
p>
·
读。
注意老师的引读。
< br>
(
4
)透过天窗看到雨脚在那
里卜落卜落跳
,这个带子似的闪电一划,想到
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着世界
,
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
感到的要大这么十倍百倍
。风雨雷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书上没有具体
描写,
想象一下,
这风雨雷电会怎样猛烈地扫荡世界呢?你能否用语言描述一下
p>
你想象的内容呢?
(暴风骤雨掀翻了屋顶
,
刮跑了广告牌
,
刮倒了电线杆
,
淹没了房
屋
,
吞噬了牛羊
,
拔起了大树
……
)你能用你的朗读把这种气势表现出来吗?先指
名读读
,再全班读。
(
5
< br>)为什么说天窗是唯一的慰藉呢
?
(
老师引读第
4
、
5
节
)
3
、自由读课文
6
、
7
节,四人讨论:
“
为什么是唯一的慰藉?
”
分别用直线和
曲线划下来。
(
1
)指名
汇报,
课件出示第
7
段
(
2
)“被逼着上床休息”表现了孩子们的什么?(无奈)你有类似的感受
吧!这样虽然
锁住了孩子的身体,却锁不住孩子的什么?(思绪)
p>
(
3
)现在孩子们在屋中除看见的事物外,
又想到了什么?
(
4
)作者透过天窗,看到的是(一颗星),想象到的是(无数闪闪烁烁可
爱的星)
;
看到的是
(一朵云)
,
想象到的是
(无数奇幻的云彩)
;
看到的是
(一
条黑影),想象到
的是(蝙蝠、夜莺、猫头鹰)。
(
5
)孩子的想象是丰富的,富有变化的,他们将零星的、分散的星、云、
< br>稍纵即逝的黑影组成一体,构成了一个美丽、神奇的夜的世界。
(6)
师生合作,有感情地读
6
、
7
小节。
美丽神奇的夜空出现了。
如果是你,
也一定和作者一样有着丰
富的想象,
你
会想到些什么呢?设身处地的想一想,
当我们被关在黑洞似的屋子里,
仰望阵雨
的天空;
当我们被逼着躺到床上,
面对夜空,
…
…我们的思绪仅仅是这些吗?我
们还会想起很多很多,
也许会一
直持续到雷雨乍停,
也许会一直持续到一直到迷
迷糊糊的睡去!
那么也让我们学习作者来想象一下吧。
课件出示想象练习:
(
1
)我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朵云,想象到无数奇幻的云彩,有的像
(
),有的像(
),有的像(
)。
(
2<
/p>
)我会从那削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到这也许是(
),
也许是(
),也许是(
)。
(
3<
/p>
)你能用“也许……也许……也许……”说一句话吗?
4
、学完这一部分,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说为什么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
藉
吗?
五、体会句子含义,感受“天窗”的神奇力量
1
、女生齐读第
8
节。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