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
第二单元
雨中曲
单元分析:
本单元以
“
雨
”
为题,选材兼顾中西,不同情绪、不同主题互相补充,编织出一个多彩的
“
雨
”
的世界。
“
雨
”
中蕴涵着孩子纯真的友谊,天真的童心,
也有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能积极参与
演唱、欣赏、创作等活动,结合作品,从不同的角度
理解
“
雨
”
的
内涵,丰富情感体验。
教
学
目标:
1
.
<
/p>
积极参与欣赏、演唱等活动,结合作品的不同角度理解
“
雨
”
的内涵,丰富情感体验。
< br>
2
.
能安
静地欣赏较长的音乐作品,如《第六(田园)交响曲第四乐章》。能较准确地哼
唱主题。
3
.
能够
用轻巧活泼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水花花,泥巴巴》和《雨中》,较准确地把
握歌曲的
情绪。能设计简短的节奏性为歌曲伴奏。
4
.
能在
给出的旋律音、节奏或歌词的基础上创作出自己的
“
小曲
”
。能知道至少
3
首
施特
劳斯的音乐作品,对欣赏古典音乐表现出一定兴趣。
本单元课时安排:
4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
时间:
3
月
9
日
p>
~
3
月
11
日
教学内容:
1.
听:广东民歌《落水天》
2.
唱:歌曲《水花花,泥巴巴》
教学目标:
1.
学生用轻快、有
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水花花,泥巴巴》,并能够自己视唱歌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对山
区儿童的生活有所体验,从歌曲中受到乐观情绪的感染。
2.
用广东方言演唱歌曲《落水天》
教材分析:
1
.
《水花
花
,
泥巴巴》这首歌曲刻画了一群山里孩子雨中嬉戏的生动画面
,“
踩雨
”
是
孩子们
很感兴趣的的事,歌中象声词的运用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孩子们踩雨时的
“
情
”
与
“
景
”
。
2
.
《落水天》是一首流传于广东客家方言地区的山歌。
“
落水天
”
即
“
下雨天
”
,这首山歌歌
词朴素,表现了旧社会穷苦人遇到下雨天,没有雨伞遮雨的可怜状况。装饰音的巧妙运用,
更渲染了歌曲的悲伤色彩。
教学重点:
3.
学生能够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水花花,泥巴巴》,并能够自己视唱歌
谱。
4.
用广东方言演唱歌曲《落水天》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比较歌曲《水花花,泥巴巴》和《落水天》这两首歌曲在情绪和内涵上的不同。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组织教学
1
.师生问好
用歌声进行师生问好
2
.发声练习
1 2
3 4
5
—
5
4
3 2
1
—
MI
YA
MI
YO
找到正确的发声位置,口腔中
的软腭抬
起,气息通畅,声音具有头部气流感,
注意韵母的口型
。
二.导入新课
学生学习
备注
(一)
舞蹈欣赏
——
《雨中花》
1
.
老师提问:舞蹈中的小朋友都在干什
他们在
“
踩雨
”
么?
2
.
同学
们,
你们喜欢踩雨吗?我知道你们
不仅喜欢踩雨,哪怕浑身湿透
了还是那么勇
喜欢
敢地在雨中欢笑。
3
.
听听
歌曲中的小伙伴是不是和你们有一
样的心情?
(老师播放歌曲《水花花,泥巴巴》)
听赏歌曲《水花花,泥巴巴》,体会歌
曲中的情绪
三.学唱歌曲
1.
播放歌曲的示范录音
听赏歌曲录音,体会情绪
2.
用听唱法学习歌词
学唱歌词
A
.
学生听琴跟唱
B
.
提问:
歌曲中有哪些象声词?我们在演
唱中应该注意什么?怎样唱更合适?
“
噼啪
”
、
“
踢踏
”
、
“
啦
”
C
.
p>
启发学生:怎样才是一个
“
勇敢的小娃
p>
唱得跳跃、有弹性,表现出孩子们的天
娃
”
真可爱
4
.
听琴唱歌谱:
A
.
纠正、示范、再练习
(注意从
SI
到
MI
的音准,最后一句的休止
不娇气才是勇敢的小娃娃
符也要处理干净)
B
.
用稍快的速度、欢快跳跃的情绪演唱歌
曲
5
.
小组活动:
按固定的节奏型设计简单的踏步动作,在
通过听琴唱谱练好音准
7
——
3
休止符短促、干净
《水花花,泥巴巴》的音乐中模仿踩雨。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按固定的节奏设计动作,在音乐中模仿
踩雨
四.欣赏歌曲
1
.
<
/p>
同学们在
“
雨中
”
玩得真欢快!下面,老
听赏歌曲广东民歌《落水天》
师还要请同学们听一首歌曲,说说这首歌曲
和我们刚才学唱的《水花花,泥巴巴》听后
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2
.
播放歌曲《落水天》
3
.
带领学生读读歌词,感受歌曲的情绪。
4
.
跟着录音哼唱,体会歌曲的情绪。
5
.
唱唱广东方言版的歌词。
跟录音哼唱,体会情绪
用方言唱一唱歌词
五.课堂小结
老师谈话:
虽然是相同的关于
“
下雨
”
的内容,但是从两
首歌曲中我们感受到了现在生活的快乐和
幸福,同学们要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
读歌词,感受歌曲情绪
教学后记:
《水花花,
泥巴巴》
这首歌曲的不论是旋律还是节奏都比较简
单,
所以在教授这节新课时我
主要采用的是让学生自己学习的方
法,
主要是学生通过听音模唱和视唱歌谱学会的。
学生在
这样的学习中可以锻炼自己的音乐技能。老师也应多以激励、鼓励为主。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3
月
14<
/p>
日
~3
月
16<
/p>
日
教学内容:
1
.
复习歌曲《水花花,泥巴巴》
2
.
听赏乐曲《雨中曲》
教学目标:
1.
能够用轻巧活泼的声音演唱,有感情地演唱《水花花,泥巴巴》
2
.听赏美国电影插曲《雨中曲》,
对爵士风格的音乐有初步的认识
教材分析:
1
.
歌曲
《水花花
< br>,
泥巴巴》
刻画了一群山里孩子雨中嬉戏的生动画面
p>
,“
踩雨
”
是孩子
们很感兴
趣的的事,歌中象声词的运用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孩子们踩雨时的
“
情
”
与
“
景
”
。
2
.
《雨中
曲》又名《万花嬉春》,是好莱坞影坛从默片时代转变为有声片时代的一部佳作。
《雨中
曲》被誉为美国的
“
国宝级
”
影片之一,影史上最精彩的歌舞片之一。
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感受爵士音乐的风格
2.
背唱歌曲《水花花,泥巴巴》
教学难点:
音乐创作活动:用
“12345”<
/p>
五个音和小伙伴们合作写一首《雨中曲》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一.组织教学
1
.师生问好
用歌声进行师生问好
2
.发声练习
找到正确的发声位置,
口腔中的软腭
抬起,
1 2
3 4
5
—
5
4
3 2
1
—
气息通畅,声音具有头部气流感,注意韵
MI
YA
MI
YO
母的口型。
二.复习歌曲《水花花,泥巴巴》
1
.老师播放歌曲伴奏录音,学生轻
声跟
轻声跟着伴奏录音演唱歌曲
唱
2
p>
.用轻巧的声音和快乐的情绪演唱歌曲
《水花花,泥巴巴》
用轻巧的声音和快乐的情绪进行演唱
3
.老师慢速弹琴,学生跟琴演唱歌谱
(有个别大跳音程注意唱准,
多听多
模唱,
或者用唱音阶的方式帮助)
视唱歌谱,注意音准
4
.巩固唱谱。
熟练歌谱
5
.引导学生跟着伴奏录音演唱歌谱
学生学习
备注
6
.通过分句演唱的形式背唱歌曲
7
.学生讨论:
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进行歌曲表演
跟着歌曲伴奏唱一唱
背唱歌曲
自己设计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进行演唱
三.欣赏音乐《雨中曲》
1
.老师播放歌曲《雨中曲》,学生感受
听赏歌
曲《雨中曲》第一遍,感受歌曲的
乐曲的节奏、旋律特点
节奏、旋律特点。
2
.介绍这段音乐:
《雨中曲》又名《万花嬉春》
,是好莱
坞影坛从默片时代转变为有声片时代的一
听老师介绍影
片及音乐背景
部佳作。
《雨中曲》
被誉为美国的
“
国宝级
”
影片之一,影史上最精彩的歌舞片之一。
3
.
老师谈话:
这是一段很有爵士风味的音乐,下面让我
< br>们一起欣赏影片片段,感受一下爵士音乐
的特点。看完后,谈谈你的感受。
4
.
学生交流感受。
5
.
一起学跳踢踏舞,
伴随音乐快乐的动
起
来。
相互交流
一起学唱踢踏去,伴随音乐快乐的动起来
四.音乐创作
1
.老师谈话:
我们也来作一首有趣的《雨中曲》吧!要
欣赏影片片段
感受爵士音乐很轻松、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