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及其运算》单元教学设计
-
《有理数及其运算》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概述
《有理数及其运算》是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的内容,本章
节是在学生小学已学过的整数和分数的基础上展
开的。本章的主要学
习内容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本章内容展开的大致线索是:
进一步认识负数,建立有理数的概念→探索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并运用
法则进行计算→运用有理数和有理数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有理数的
运算是初等数学
中的最基本运算,是学好后续内容的基础,这个基础
打不好,势必影响到后续内容的学习
。实践证明,在有关代数式的进
一步求值、计算、证明以及解方程时变形中出现的问题,
大部分是因
为有理数运算不熟或出了差错引起的。还有,有理数的运算律,也是
代数式运算的依据。因此,使学生正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四则运
算及
其混合运算,应该成为本章教学的重点。所以,本章节的学习,
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学生刚刚接触代数,对于负数绝
对值的理解感到困难,常常会出现符号错误,
如混合运算中省略加号
的代数和、
学生在遇到连续两个
“
+
”
号或两个
“-”
号时的符号问题,
这是学生经常且容易
出现的错误。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勇于探索未知的事物,敢于发表自己的观
点。具
备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质疑问题的能力。师生之间、生生之
间已初步形成平等对话、合
作交流的氛围。因此,课堂内外可放手让
学生去探索与创造。但因为这个年龄的学生心智
发育还有待完善,学
习方法的掌握应有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其学习行为需要教师给予
适时矫正与帮助。一部分学生由于在小学阶段学习时没有养成良好的
学习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部分学生的
学习惰性很强,
需要在老师督促下完成。
三、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
1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分类。
(
2
)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会求有
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
p>
(
3
)
理解有理数运算的意义和有理数运算律,
经历探索有理数运
算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
的混合运
算(以三步为主),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
4
)能运用有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 br>
(
5
)
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大数;
能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
理
的解释和推断。
(
6
)了解近似数,能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
1
)通过实例的引入,认识到数学的发展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培
养学生热爱数学并自学地学习数学的习惯。
(
p>
2
)通过对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学习,培养学生独
p>
立思考、认真作业的态度,提高运算能力,逐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p>
1
)
通过对有理数有关概念的理解,
p>
使学生了解正与负、
加与减、
乘与除的辩证
关系,初步感受数学的分类思想。
(
2
)通过师生互动,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抽象、归
纳的数学思想品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