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古诗
-
七、古诗复习
第<
/p>
1
课的古诗分析总汇
1
、古诗——《独坐敬亭山》(唐
李白)————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
①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诗意:许多鸟都高飞远去,看不见了,一片白云悠闲的独自飘远。此时此刻,
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凝望,彼此都看不够。
2
、古诗——《望洞庭》(唐
刘禹锡)————表达了诗人热爱和赞美洞庭美景之情。
①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
螺。
②诗意: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远远望去,洞
< br>庭湖和君山的颜色,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3
、词——《忆江南》(唐
白居易)————表达了诗人赞美和怀念江南美景之情。
①诗句:江南好
,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
南?
p>
②词意: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
如画的风景
久已熟悉。
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
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
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4
、古诗名句总汇
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
,
春来江水绿如蓝。
5
、古诗修辞手法
①拟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对比:日出江花红胜火
,
春来江水绿如蓝。
③比喻:
潭面无风镜未磨——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
< br>
把(君山)比作(青螺)。
6
、古诗异同
同:
1
、作者朝代同(都是唐朝诗人写的)
2
、景物地点同(都属于江南)
3
、诗词内容同(都写景,都是写景
抒情的)
异:
1
、体裁形式不同(前两首是诗,后
一首是词)
2
、诗人情感不同(前一首冷调写景
言意,后两首热情颂景抒情。)
3
、表现手法不同(第一首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第二首的比喻很巧妙,第三首
对比非常强烈。)
7
、古诗想象
我独自坐在敬亭山山中,
这里的环境一片幽静,
突然,
吱吱喳喳的几只鸟儿在天
空中飞过,越飞越远,直至无影无踪。天上飘
浮的孤云也不愿意停留,慢慢地越
飘越远。
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
亭山,
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
我们俩谁也
不会觉得厌烦。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秀丽的敬亭山了。
秋天的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
我漫步
在洞庭湖边,
遥望洞庭湖,
银色的月光洒在
水平如镜的湖面上,
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
整个
湖面像笼罩着一层薄
纱。
朦胧中那君山就像一个放在白银盘里的
青螺,
十分惹人喜爱,
我被这迷人的
景
色陶醉了。
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
啊,如画的风景我久已熟悉。
每当太阳从江面升起时,
江边的鲜
花比火红,
碧绿的江水清净明澈碧如蓝草。
怎
< br>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第
23<
/p>
课的古诗分析总汇
1
、古诗——《乡村四月》(宋
p>
翁卷)————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
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①诗句:
< br>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p>
才了蚕桑又插田。
②诗意:山坡原野草
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
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
雨蒙蒙。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
着,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p>
2
、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宋
范成大)
————诗人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大人样子
劳动的情景,
赞
颂了农村劳动人民的勤劳,表达作者对天真、可
爱的劳动人民的喜爱。
①
诗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
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②
诗意: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
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本
事。
小孩子哪里懂
得耕织之事,
也模仿大人的样子,
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3
、词——《渔歌子》(唐
张志和)————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
①诗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②诗意::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飞,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头戴青
斗
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不想回家。
八、作者、要点
1
、独坐敬亭山
──
唐
李白
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2
、望洞庭
──
唐<
/p>
刘禹锡
<
/p>
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白居易并称
“
< br>刘白
”
。
3
、忆江南
──
唐白居易
是一首词,
“
忆江南
”
是词牌名。
4
、桂林山水——陈淼
桂林水:静、清、绿,桂林山:奇、秀、险
< br>5
、记金华的双龙洞
──
叶圣陶
路上见闻
—
外洞
---
孔隙
----
内洞
—
出洞
6
、七月的天山——碧野
水(壮观)、树(幽静)、花(绵延)
7
、万年牢——新凤霞
8
、尊严——李雪峰
9
、将心比心——姜桂华
10
、自然之道——美国
伯罗蒙塞尔
11
、小英雄雨来——管桦
12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雷利
13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高洪波
14
、触摸春天——吴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