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 第5讲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师版)【修订版1.0】
-
第
5
讲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的求法,并熟记公式.
2<
/p>
.掌握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变化规律.
3
.培养学生三维平面的想象能力.
二、知识要点
1.
长方体:
长方体共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八个顶点,十二条棱.
在六个面中,两个对面是全等的,即三组对
面两两全等.
(叠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
图形称为全等图形.两个全等
图形的面积相等,
对应边也相等).
如果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
a
、
b
、
c
,
那么可
得:
长方体的表面积:
S
长方体
=
2
(
ab
+
bc
+
ac
).
2.
正方体:
我们也可以称其为立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
方体,它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正方体共有六个面
(
每个面都是全等的正方形
)
,
八个顶点
,十二条棱.
如果它的棱长为
a
p>
,那么可得:
正方体的表面积:
S
正方体
=6a
2
p>
.
3.
表面积变化规律:
c
b
a
a
某一条棱长度增加,
则该边所构成的四个面表面积增加,
且增加面积为增
加长度乘不变棱长度积的四倍.
沿某一边垂直切开,增加的表面积为横截面积的两倍.
将两个立体图形拼在一起,减少的表面积为较小图形拼接面积的两倍.
4.
三视图:
三视图是观测者从上面、
左面、
正面三个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
空间几何体
而画出的图形.由于长方体和正方体正好分为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故正方<
/p>
体(或长方体)的不规则堆积图形可藉由三视图求表面积.
三、例题精选
【例
1
】
<
/p>
求下列图形的表面积(单位:
cm
).<
/p>
4
(
1
)
【
★★★★★<
/p>
】
3
5
(
2
)
p>
【解析】(
1
)
9
4cm
2
;(
2
)
384cm
2
。
< br>
(
1
)(
3
×
5+3
×
4+4
×
5
)×
< br>2=94
(
cm
2
);
(
2
)
6
×
8
×
8=384
(
cm
2
)。
【巩固
1
】
求下列图形的表面
积(单位:
cm
).
5
5
(
1
p>
)
【
★★★★★
】
(
p>
2
)
5
【解析】(
1
)
228cm
2
;(
2
)
150cm
2
。
(
1
)(
9
×
6+9
×
4+6
×
4
)×
2=228
(
cm
p>
2
);
(
2
)
6
×
5
×
5=150
(
cm
2
)。
【例
2
】
<
/p>
如果一个棱长为
5
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
减少
126
平方厘米后仍是正方
体,则
棱长减少多少厘米?
【
★★★★★<
/p>
】
【解析】
3
厘米.
原来表面积:
5
×
5
×
6=150
(平方厘米),<
/p>
150
-
126=24
< br>(平方厘米),
24
÷
6=4<
/p>
(平方厘米),
4=2
×
2
,故棱长减少
5
-
2=3
(厘米)
<
/p>
【巩固
2
】
如果
一个棱长为
2
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增加
192
平方厘米后仍是正方
体,则棱长增加多少厘米?
【
★★★★★
】<
/p>
【解析】
4
厘
米.
原
来
表面积
2
×
2
×
6=24
(平方厘米),后来表面积
24+192=216
(平方厘
米),
216
÷
6=36
(平方厘米),
p>
36=6
×
6
,故
棱长增加
6
-
2=4
< br>(厘米)。
【例
3
】
<
/p>
一个棱长为
1
米的正方体木块,
在它的八个角上各挖去一个棱长
0.3
米的
p>
小正方体,问剩下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多少?
< br>【
★★★★★
】
【解析】
6
平方米.
因为挖去的正方体棱长为
0.3
米,不到大正方体棱长的一半,
所以八个角
挖去后的形状与原正方体相比较,
类似于平面图形中
四个角各剪去一个小
正方形的大正方形纸片,
平面图形中这样的
剪法不影响该图形周长.
同理,
立体图形中,这样的挖法不影响
图形表面积,故表面积不变:
1
×
1<
/p>
×
6=6
(平方米).
< br>
【巩固
< br>3
】
一个棱长为
50
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在它的八个角上各挖去一个棱长为
5
< br>厘米的小正方体,问剩下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多少?
【
★★★★★
】
【解析】
15000
平方厘米.
对
于和长方体相关的立体图形表面积
,一般从上下、左右、
前后三组方向
考虑,变化前后的表面积不
变:
50
×
50
×
6=15000
(平方厘米).
【例
4
】
<
/p>
在一个棱长为
5
分米的正方体表面上挖去
一个棱长为
4
分米的小正方体,
这个立
体图形的表面积是多少?
【
★★★★★
】
【解
析】
150
平方分米或
214
平方分米.
①挖去正方体正好与大正方体某一
角重合:则同上例,表面积不变,仍为
5
×
5
×
6=150
(平方分米).<
/p>
②从顶面
中挖,
除了顶面小正方体任一面不与其他面重合:
我们把上面的
小正方体底面想象成是可以向上推的,
上推后我们发现,
小正方体顶面与
大正方体被挖掉的部分重合(都是小正方体一面的面积
),这样,这个立
体图形的表面积就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大正方
体的六个面和小正方体的四
个面.
大正方体六个面为:
5
×
5
×
6=150
(平方分米)
,
小正方体五个面为:
4
×
4
×
4=64
(平方分米)
,
故整个图形表面积为:
150+64=214
(平方分米)
.
【巩固
4
】
如图,
p>
在一个棱长为
5
分米的正方体上放一个棱长
为
4
分米的小正方体,
这个立体图形的
表面积是多少?
【
★★★★★
】
【解析】
p>
214
平方分米.
我们把挖去的小正方体底面想象成是可以向下压的,
下压后我们发现,
小
正方体底面与大正方体被遮挡住的部分重合
(都是小
正方体一面的面积)
,
这样,
这个立体
图形的表面积就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大正方体的六个面和
小正方
体的四个面.大正方体六个面为:
5
×
5
×
6=150
(平方分米),小正<
/p>
方体五个面为:
4
×
4
×
4=64
(平方分米)
,
故整个图形表面积为:
150+64=21
4
(平方分米).
【例
5
】
<
/p>
有八个大小一样的正方体,用胶粘接成如下的大正方体,表面积比原来
减少了
24
平方厘米.请问,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
厘米?
【
★★★★★
】
【解析】
24
平方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