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36209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
(青岛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
P
86
~
87
以及相应的
“做一做”
。
教材分析:
表面积这部分内容是在学
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基础上
进行教学的。本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
1
、理解表面积的意义;
2
、探究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
/p>
、联系生活,解决有关表面积的简单实际
问题。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在于,学生往往因不能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
高,想象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以致于在计算中出错。为了使学生更好
地建立表面积的概念,教材加强了动手操作,让
学生在展开后的图形中,分别
用“上”
、
“下”
、
“前”
、
< br>“后”
、
“左”
、
“右”标明六个面,并把面积相等的面涂
上同样的颜色。教学中鼓励学生在动
手操作的同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并运
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多媒
体演示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展
开的过程,使学生把展开后每个面与展开前这个面的位置联
系起来,更清楚地
看出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
高之间
的关系。这样,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表面积的意义,又为学习表面积的计算做好
p>
准备。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初步认识了一些简
单的立体图形,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
特征。本节课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学
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它是研究其它立体图形
的基础。学生由认识平面
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探究表面积的知
识需要学生有
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为此本节课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帮
助
学生克服认识上的难点,同时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
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
1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表面积的意义,初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
面积的计算方法。
(
2
)使学生会运用表面积的意义,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
/p>
(
3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发展学生的
空间观念,培养探究立体图形的兴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学具准备:<
/p>
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各一个、剪刀、水彩笔
页脚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教
学
教
师
活
动
程
序
揭
p>
1
、揭示课题。
示
今天这节课,我们在认识长
课
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基础
题
上,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
,
表面积。
明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
师生共议,提出:
确
体的表面积)
探
2
、明确探究目标。
究
目
标
p>
(
1
)什么叫长方体和正
< br>方体的表面积?
(
2
)怎样求长方体和正
学
生
活
动
多媒体应用
看了课题后,你想知道哪
些
方体的表面积?
数学问题?
页脚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1
.初步认识长方体的表面
积。
p>
见课件
2
,
3
p>
演
师:
我们先来研究什么
(生
1
:我发现原来的立
示
是长方体、
正方体的表面积。
体图形变成了平面图形。
操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长方体
生
2
:我发现长方
作
牙膏盒)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体
的外表展开后是由
6
、
沿着棱剪开(纸
盒粘接处多
个长方形组成的。
形
p>
余的部分要剪掉)
,
再展开,
生
1
:我发现正方体展开
成
你发现了什么?
后也变成了平面图形。
表
象
2
p>
.
初步认识正方体的表面积
生
2
:我发现正方
体的外表展开后是由
6
、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
个正方形组成的。
< br>
建
(再出示正方体药盒课件)
立
按同样的方法剪开,
再展开,
概
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
1
p>
: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
念
3
.
认识长方体、
正方体表面
表面积就是
指长方体或
积的含义。
正方体物体表面的面积。
<
/p>
师:
说得对!
请你拿出
< br>
生
2
:长方体或正
p>
学具袋中的长方体或正方体
方体的表面积就是指长
< br>纸盒学具,也用同样的方法
方体或正方体外表的面
剪开,
再展开,看看展开后
积,也就是上下、前后、
的形状,然后在展
开后的图
左右六个面的面积和。
形中
,
分别用
“上”
、
“下”
、
生
3
:简单地说就
“前”、“后”、“左”、
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六个
页脚内容
“右”标明
6
个面。
p>
面的总面积,
叫做它的表
《长方体和正方体
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1
、长方体表面展开图。
探
p>
(
1
)分别用“上、下、前、
究
后、左、右”标明六个面。
表
(
p>
2
)
运用多媒体演示长方体
面
表面的展开过程。
1
、学生先在自己的长方
体纸盒上分别用
“上、
下、
前、后、左、右”标明六
个面。
然后按照多媒体演
示的剪法,
分别沿着上面
与前面、左面、右面相交
左
面
上
面
前
面
右
下
面
(
见
p>
课
件
后
面
面
p>
的棱剪开,再沿着四条
4,5
,
6
)
积
(
p>
3
)
强调动手时要注意:
< br>剪
上、下方向的棱剪开,最
的时候,
不能把面剪掉下来;
后平展开六个面。
概
不要把自己的手弄破了。
2
、观察长方体展开图,
组内讨论:
念
哪几组面的面积相等?
2
、正方体表面展开图。
把面积相等的长方形涂
(
1
)
多媒体演示正方体表面
上同样的颜色。
上
面
前
面
展开的过程。
左
下
面
见课件
后
7
(
2
)
p>
提问:
正方体哪些面的
面
< br>
生:
正方体六个面的面积
面积相等?
3
、揭示概念。
长方体或正方体
6
个面的总
面积,
叫做它的表面积。
都相等。
学生齐读。
右
页脚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p>
探
1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
小组讨论、交流:
多媒
体提供讨论
(
1
)
长方体的表面积由哪几
(
1
)长方
体的表面积由
提纲:
下每个面的长<
/p>
部分组成?每个面是什么形
上下、前后、左右三组面
上、
状?
的面积组成,<
/p>
每个面都是
和宽就是长方体
的
和
;
长方形。
(
2
)
p>
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
后每个面的长
(
p>
2
)上、下每个面的长
前、
和宽就是长方体的长和
和宽就是长方体
宽;
的
和
;
究
体的长、
宽、
高有什么关系?
长
方
体
和
2
、尝试计算,交流思路。
正
方
体
表
面
积
计
算
< br>课件出示:
右每个面的长
前、
后每个面的长和宽就
左、
是长方体的长
和高;
和宽就是长方体
左、
右每个面的长和宽就
的
和
。
是长方体的宽和高。
2cm
猜一猜,估一估:
4cm
学生尝试计算,
指名板演
5cm
做
一
只
这
样
后说明想法:
(
1
)你们能求出,做这个纸
的纸盒要用多少
生
1
:
我先用
5
×
4
求出上
平方厘米的硬纸
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
面的面积,
再乘
2
,求出
板?
硬纸板吗?
上下两个面的面积;用
5
方
(
2
)师:要求
“做一只这样
×
2
求
出前面的面积,再
法
的纸盒要用多少
平方厘米的
乘
2
,求出前后两个面的<
/p>
硬纸板”就是求什么?
面积;用
4
×
2
求出左面
请同学们想一想:
页脚内容
5cm
2cm
4cm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上、
下每个面,
长
,
宽
,<
/p>
的面积,再乘
2
,求出左
面积是
;
p>
右两个面的面积;
再把乘
前、
后每个面,
长
,
宽
,
得的积相加。
面积是
;
列式为:
左、
右每个面,
长
,
宽
,
5
×
4
×
2
+
5
×<
/p>
2
×
2
+
4
面积是
。
×
2
p>
×
2
=
80
+
20
+
16
(
3
)
学生尝试计算,
再汇
报
交流。
=
76
(
cm
2
)
答:
做一只这样的纸
(
4
)
师表扬同学们精彩的想
盒要用
76
平方厘米的硬
法,尤其对第三种独到的见
纸板。
解表示赞赏。
然后比较第一、
二两种解法间的联系和区
别。
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到:
这两种解法都是正确的,利
用乘法分配律可以把第一种
< br>列式变成第二种,其中第二
种方法可以使计算简便些。
(
5
)你喜
欢哪种解法?
< br>=
38
×
2
=
76
(
cm
2
)
生
3
:我根据长方体的表
页脚内容
生
2
:我先求出上面、前
面和左面三个面的面积
的和,
再乘
2
,就求出了
六个面的面积。
p>
(
5
×
4
+
5
×
2
+
4
×
< br>2
)
×
2
=(
20
+
10
+
8
)×
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3
、归纳小结。
中间大长方形的面积,
再
加上两边小长方形的面
积,
就是这个长方体的表
例
1
.做一个电脑
正确计
算长方体表面积的关
面积。
包装箱<
/p>
(如下图)
,
(
4
+
2
+
4<
/p>
+
2
)×
5
p>
+
4
键是什么?
至少要用多少平
×
< br>2
×
2
方
厘
米
p>
的
硬
纸
=
12
×
5
+
16
板?
(见课件
8
)
2
=
76<
/p>
(
cm
)
4
、迁移类推。
师生共议,
正确计算长方
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计算
体表面积的
关键是:
根据
呢?
长方体中相对的面的面
积相等,
正确找出三组面
中每个面的长和宽,
再求
5
、教学例
1
出六个面的总面积。
(多媒体出示例题)
(
1
)要求
“至少要用多少平
方厘米的硬纸板”就是求什
生:
用正方体一个面的面
么?
积乘
6
,就得到它的表面
(
2
p>
)想一想:
积。
上、
下每
个面,
长
,
宽
,
面积是
;
页脚内容
面展开图来计算。
先求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