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艺术六年级上册《艺术家的故事》教学设计
-
艺术家的故事
单元概述
冰冷的
大理石有生命吗?为什么可以听到石像的呼吸和心跳?粗糙的石灰墙有情感
吗?为什么可
以看到壁画的欢欣和忧愁?也许,
它们本来是没有生命和情感的,
只是因为那
饱含了激昂的刻刀赋予了它们生命,
那蕴藏着热情
的画笔交托给它们情感。
因为那颗跃动着
灵感的心不甘于平淡,
所以才会用生命挑战极限,
因为那颗永不妥协的头颅充满了想像
,
所
以才会用灵魂铸就永恒。
如果我
的眼睛里充满了忧郁,
那是因为我对祖国的思念太深,
装满故园
泥土的金杯里,
颗
颗粒粒都是祖国的回忆;
如果说我的音乐中跳动着激昂,
那是因为我的心脏跳动着强音,
把
从始至终飞扬着生命激情的音乐留给人类。
生旦净末丑,
青红黄白黑。
在台上以花脸示人,
因为戏文里有太多的世故离情,
喜怒哀乐忧,
酸甜苦辣咸。在台下堂堂正正做人,因为人生要用正直来书写。
山和水是什么颜色的?青山绿水,还是……不对,不对,我们
睁大了双眼:春天,小草
把山打扮得嫩绿嫩绿的;夏天,天空把水点染得瓦蓝瓦蓝的;秋
天的时候,山是红的,因为
枫叶要落了;冬天的时候,水是白的,因为雪娃娃要来了。山
和水是五颜六色的呀!老人含
笑点点头,没有说话,只是漫笔点染出一幅幅黑色的山水…
…
本单元共有四个课题
《用激情挑战极
限》
《台上演好戏
台下做好人》
p>
《把心脏留给祖国》
《美在心灵》
。向大家
介绍了四位中外艺术家——米开朗基罗、袁世海、肖邦、李可染,从
不同的侧面讴歌了艺
术家的精神世界和他们的艺术成就。
引领学生在欣赏、
感受、<
/p>
歌唱表现、
表演、绘画创作等实践活动中,学习艺术家的可贵精神
。
课题一用生命挑战极限
教学目标
1.
学生了解艺术家艰苦的创作经历
,
体会到做任何事情都应当投入热情和艰辛的努力才可
以取得成功
。从故事中得到精神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
2.
结合雕塑和绘画欣赏
,
运用线描、写生的表现形式
,
学生进行造型能力的锻炼。
3. <
/p>
学唱歌曲《平安夜歌》
。结合欣赏教堂建筑和米开朗琪罗的教堂壁
画
,
体会歌曲的情绪、
气氛。
教学准备
1.
米开朗琪罗的雕塑作品《摩西》
《大卫》
《昼》与《夜》和
米开朗琪罗的绘画作品《西斯
廷天顶壁画》等图片资料。
2.
有关米开朗琪罗的故事和资料。
3.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有关资料。
4.
基督教音乐、唱经音乐的录音带或
CD
光盘。
5.
钢笔、铅笔、水彩、水粉、油画棒、图画纸等绘画工具。
课时
2
课时。
教学活动
第一节
活动一
:
激情的光芒
在庄严肃穆的宗教音乐中
聆听米开朗琪罗创作《西斯廷天顶壁画》的故事
,
体会当时他创
作过程的艰辛和顽强的毅力、高昂的热情。
活动二:欣赏讨论
欣赏《西斯廷天顶壁画》
,
大致了解壁画内容。
讨论米开朗琪罗创作热情的源泉
:
对艺术的迷恋、对生活的热爱。
活动三:体会壁画中的感情:
根据故事情节
,
< br>设计人物、
台词、
场景并创编短剧
,
分角色表演
(
提示
:
墙壁可以说话
,
亚当、上帝及画中人物均可以形象出现和对话
)
。
活动四:再造壁画
根据米开朗琪罗的故事
,
进行绘画创作
(
水彩或钢笔、铅笔淡彩均可
)
。
教学反思:
1.
< br>学生能用较生动的语言讲述米开朗琪罗创作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的故事
c
2.
学生能积
< br>极主动地参与戏剧的创编、舞台设计、表演等各项活动。
2.
在绘画作业中能看出对米开朗琪罗坚硬、顿挫线条的模仿
和表现。
施教时间:
12
月
27
日——
12
月
29
日
第二节
活动一
:
你看
,
那强壮的臂膀
!
1.
欣赏米开朗琪罗的雕塑作品《大卫》
《昼》与《夜》
。
2.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
,
观察《大卫》眼神细腻的刻画
,
结合《昼》与《夜》体会
人
体在运动、用力时
,
颈部、肩部、手臂发生的变化。
3.
根据自己的观察
,
进行手臂等局部的线描写生练习。
活动二
:
线条的节奏
1.
欣赏米开朗琪罗的《摩西》雕塑。
2.
体会作品中胡须、衣裙、身体线条的不同对比
(
疏密、松紧、柔软与坚硬等
)
。
3.
根据
体会
,
尝试人物写生练习。可以同桌之间相互进行
,
也可以集体进行。
4.
学唱歌曲
《平安夜歌》
,
体会歌曲所表达的宁静、
安详的情绪
,
练习八六拍的准确歌
唱。
这个学期在
做做游戏
,
练一练
中的
《春之歌》
《纺织姑娘》有八六拍的练习
,
第
六<
/p>
单元《乘着歌声的翅膀》是八六拍歌曲
,
这个单元的《平安夜歌》和《战士》也是八六
拍
的歌曲。
具体练习时
,
可以让学生手拍两个
大
拍子
,
口读
嗒嗒
手拍的每个节拍对应三
个八分音符时值
),
熟练掌握节拍、节奏。
施教时间:<
/p>
1
月
2
日——<
/p>
1
月
5
日
课题二
台上演好戏
台下做好人
教学目标
1.
通过了解艺术家的小故事
,
学习、感受京剧艺术大师袁世海高尚的人格和精湛的艺术
,
对本课题的人文主题有更深刻的理解。
2.
欣赏袁世海创作的不同京剧艺术形象
,
了解京剧铜锤花脸行当
,
接触京剧表演艺术
,
感
受戏剧瑰宝的绚丽多彩
。
3.
通过绘制有鲜明形象的脸谱和欣赏折子戏等活动
,
引发学生对欣赏京剧的兴趣并从综合
艺术的角度欣赏国粹京剧。
4.
学唱现代京剧《红灯记》中的唱段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
获得戏曲演唱、表演的体验。
教学准备
1.
京剧艺术大师袁世海先生的小故事、演出剧照、图片等课件资料。
2.
现代京剧《红灯记》的演出剧照、唱段录音带等。
3.
自制表演活动的道具、美术活动的工具材料、京剧铜锤花
脸音像资料、京剧脸谱图
样、
绘制工具等。
教学活动
第一节
活动一
:
德艺双馨
1.
欣赏教科书中袁世海扮演的不同角色图片
,
老师讲述京剧艺术大师袁世海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