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经典散文诵读
-
匆匆
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
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
偷了
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
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
但我的手确乎是
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
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
/p>
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我的日子滴在时间
< br>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 br>去的尽管去了,
来的尽管来着;
去来的中间,
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
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
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
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
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
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
的匆匆了,伸出
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
俐地从
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
/p>
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
/p>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
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
有徘徊罢
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
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
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
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
去罢?
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
橡树
意
费拉里斯
初春,
大地从沉睡中苏醒。
田野里飘来一阵阵泥土的清香;
草儿吐
露出娇嫩
的幼芽,
好奇地窥视着人间;
姑娘们穿着艳丽的衣裳,
在碧绿色的草地上欢快地
歌唱。
万木争春,小溪哗哗作响,两岸铺上翡翠般的地毯。举目眺望,大自
然一片
生机,令人陶醉,使人神往。
只有一棵橡树默默地站在一旁。
它没有穿上新装,
它那饱经沧桑
、
满是皱纹
的老皮一丝不挂地袒露着;它雄伟、挺拔、巍然屹立
,干枯的树枝直拂天穹,犹
如高举双臂,祈求上帝怜悯。可是它的血液已经凝滞,生命的
火花已经消失,严
酷的寒冬结束了它的残生。
不久前,它还神采奕奕,英姿勃勃的。然而自它睡下去,就再也没有醒来。
<
/p>
几天之后,来了几个人,七手八脚把它锯断,又把它连根刨出,装车运走。
在生长过它的地方,只剩下一堆黄土。
橡树啊,我童
年的伙伴和朋友,你曾赋予我多少甜蜜的幻想
!
我喜欢在你高<
/p>
大的躯干上攀登,在你坚韧而富有弹性的树枝上尽情地悠荡。
<
/p>
多少次,我在你那幽静、凉爽的浓荫下悠闲地歇息,自由地畅想。如今,那
些甜蜜的时光同你一起离开了我们可爱的故乡。
幼小
的橡树长出第一批嫩叶,
又把枝条向四处伸延,
转眼之间填补了
你留下
的空间。茁壮的幼苗变成参天大树,孩子们又会在它的树荫下嬉笑、玩耍,成年<
/p>
人又会在那里歇息、畅想。
2
信
念
张歧
为找到生命之树,我毅然上路,
记不得走了多久,只记得走得很累,很累,
最后昏倒在一颗树下„„
幸运的是,那就是生命之树。我慢慢的站起来,拖着身上的尘
土,眼睛却在
这棵神奇的树上打量开了。
生命之树与其它树唯一
不同的便是它的叶子,
每片叶
子都与众不同。比如金黄色的财富
之叶,粉红色的美貌之叶,蓝色的知识之叶。
我一边赞叹着,
一
边绕着树欣赏,
生命之树的叶子象征着人们的一切,
多神奇的<
/p>
树啊!
突然,生命之树开口道:“年轻人,来找我有什么事吗?” 生命之树的声
音苍老但不失浑厚,
我恭恭敬敬的鞠了一躬道:
“我
想来寻问支持生命的到底是
什么?”“就是这些叶子啊!
”生命
之树说道,
“但你能找到最不可少见的一片
吗?”生命之树看我
的眼光在美貌、财富、健康中寻找时,叹了一口气,将一片
碧绿的小叶子探到我眼前说:
“就是它啦!
”可我实在看不懂这不起眼的叶子有
何威力,生命之树说:“以后你会明白的。”
可
正在这时,
穿着黑袍的死神手执镰刀,
驾着涂着鲜血的战车,<
/p>
嘶鸣着杀了
过来,我落荒而逃。在远处,我看见死神的火焰几乎将
生命之树的叶子燃尽,但
火焰中始终闪着点点绿光。突然,绿光发出耀眼的光芒,死神战
车震碎,死神抱
着镰刀嚎叫着逃走了。
我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吓呆了,
我赶紧跑过去,
发现生命之
树在那绿叶的光
芒下依然显得精神抖擞。
“刚才为什么„„”我到现在还不相信,这片叶子居然威力如
此巨大。
生命之树说道:
“这片叶
子便是信念之叶,
美貌之叶会被时间之火染尽,
财
富之叶会被奢华之火燃尽,
健康之叶会被疾病之火燃尽,
就连生命之叶也会被死
亡之火化为灰烬。
可是惟独信念之叶
,
连死神都无法与其抗衡,
它之所以威力巨
大,
是因为它的顽强。
摩西的信念使大海分开,
贞德的信念使三千法兰西士兵击
退一万英军,愚公的信念使大山也为之震撼
,年轻人,记住,无论什么时候,心
中一定要有信念„„”
一道强烈的白光闪过——
我揣着手中的绿叶,再次踏上征途„„
3
白
鹭
郭沫若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 br>白鹤太大而嫌生硬,
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
也觉
得大了一些,
而且
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
分由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
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
面。田的大小好像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
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有小树的绝顶,
看来像是不
安稳,
而它
却很悠然。
这是别的鸟很难
表现的一种嗜好。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
可它真是在望
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
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那是清澄的形象
化,
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
白鹭不会唱歌。
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
优美
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的诗。
4
多彩的森林
柴德森
大自然中最神秘的莫过森林了,森林里最丰富的莫过色彩了!
清晨是苏醒的色彩。
远山从青白的
天宇隐约透出轮廓,
嫩绿的林木披着晶莹的露珠,
曲曲弯弯的<
/p>
河水沏了浓酽的香,
澄黄而又清澈。
雪白
的卵石铺了一层河底,
河水静悄悄地走
过。苏醒的色调需要音响
作陪衬,一只翠鸟叽叽喳喳地在树头上唱着歌„„
正午是奔放的色彩。
黛色的山峦把
湛蓝的天宇勾出波纹的花边,浓绿的林木郁郁葱葱深邃悠远,
河水快步流淌,
泛起刺眼的银色波光,
护河红柳搭了一条朱红的长廊,
暴马丁香
白花绽开了,白得耀人目光。
奔放的色调恰需音响作烘托,
一只桦皮船飞来了,
桨翅
儿把河水拍响了„„
傍晚是沉思的色彩。
褐色的峰巅托
着瑰丽的夕阳,
夕阳把余热蒸腾为斑斓的云霞,
云霞轻轻地把<
/p>
墨绿的林木遮掩,
微风不起,
水波不惊,
凝重的乳白色雾气在水面上轻柔地飘动。
沉思的色调更要音响作
启迪,嘎嘎嘎的拖拉机履带声带着欢笑的勘测队员归
来„„
森林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灵感
!
色彩是森林的生命
!
5
天
窗
茅盾
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
。
暖和的晴天,
木板窗扇扇开直,
光线
和空
气都有了。
碰着大风大雨,
p>
或者北风虎虎地叫的冬天,
木板窗只好关起来,
屋子里就黑
的地洞里似的。
于是乡下人在屋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
<
/p>
夏天阵雨来了时,
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
仰着脸看闪电,
然而大人们偏
就不许,
“到屋里来呀!
孩子们跟着木板窗的关闭也就被关在地洞似
的屋里了;
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从那小小的玻璃,
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
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
一片;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
世界,你想象它
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这么十倍百倍。
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
利起来!
晚上,
当你被逼着上床去
休息
p>
的时候,
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
,
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
你仰起了脸,
< br>这时候,
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
藉!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
一朵云,
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
无
数像山似的,
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
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
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
——总之,美丽的神奇的夜的世
界的一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啊唷唷!
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它会使你看见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想
不起来的宇宙的秘密;
它会使你想到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永远不会联想到的
种种
事件!
发明这
< br>
天窗
的大人们,
是应得感谢的。
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
从<
/p>
无
中看出
有
,从
虚
中看出
< br>
实
,比任其他看到的更真切,更
阔达,更复
杂,更确实!
6
明月夜
席慕容
很晚了,
她才和母亲从台北回来。
车子开上了乡间那条小路的时候,
月亮正
从木麻黄的树梢后升了起来,
路很暗,
< br>一辆车也没有,
路两旁的木麻黄因而显得
更加高大茂密。
一直沉默着的母亲忽然问她:
<
/p>
你大概不会记得了吧?那时候,你还太小,我们住在四川乡下,家
在一个
山坡上,种着很多松树,月亮升起来的时候,就像今天晚上这样„„
那么,妈妈,那多年来的幻象竟然是真实的了!
她怎么会不记得呢?心里总有着一轮满月冉冉升起,
映着坡前的
树影又黑又
浓密,
记得很清楚的是一个山坡,
< br>有月亮,
有树,
却一直想不起来会在哪里见过,
一直不知道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你大概不会记得的了,
你那时候应该只有两三岁,
还老是要我抱的年纪。
那么,妈妈,那必定是在一个满月的夜
晚了,在家门前的山坡上,年轻的妇
人抱着幼儿,静静地站立着。
那夜,
一轮皓月正从松树后面冉冉升起,
山风拂过树林,
拂过妇人清凉圆润
的臂膀。在她怀中,
孩子正睁大着眼睛注视着夜空,在小小漆黑的双眸里,反映
着如水的月光。
原来,就是那样的一种月色,从此深植过她的心中,每个月圆的晚上,总
会
给她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给她一种恍惚的乡愁。
在她的画里,
也因此而反复出
现一轮极圆极满的皓
月,
高高地挂在天上,
在画面下方,
总
是会添上一丛又一丛
浓密的树影。
妈
妈,
生命应该就是这样了吧?在每一个时刻里都会有一种埋伏,
却要等待
几十年之后才能够得到答案,
要在不经意的回顾里才会
恍然,
恍然于生命中种种
曲折的路途,种种美丽的牵绊。
到家了,她把车门打开,母亲吃力地支着拐杖走出车外,月光下,母
亲满头
的白发特别耀眼。
月色却依然如水,晚风依旧清凉。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