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导写与示例
-
命题作文《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导写与示例
题目呈现
我们总是在羡慕别人,而对自己所拥有的却常常视而不见。冬日的暖阳,怒放的花朵,<
/p>
亲朋的问候,动人的文章,甚至是一个小小的善举,一个温暖的眼神……只要用心感受,你
会恍然发现: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请以“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写作导引
1.
审题。
注意四个关键词:
①
“原来”
表示发现真实情况。
②
“也”
可理解为
“同样”
,
这两个副词隐含的意思为:过去我不曾发现自己拥有,因而羡
慕着别人
;
在经历了具体事情
后突然发
现自己同样拥有。③“我”是人称上的限定,必须用第一人称
;
同时限制了所叙事
件属于个体行为而不等同于群体性的“我们”
。④“这么多”既可表程度,强调发现自己原
来也拥有之后的情感
;
也可为数量上的限制,主体事例不能太单一,要用丰富的材料来凸显
文意。
2.
選材立意。这种题目很容易出
现扎堆选材的问题:亲情、友情、师生情,素材缺乏
新意。而传统文化类、旅游见闻类、
爱国情感类又不太适合此次文题,很容易跑偏。比如,
写我到一个地方旅游,
开始觉得无聊不好玩,
调整心态后发现很多乐趣,
这种文章的主体内
容根本不是失去或拥有,
而是穿衣戴帽,
p>
生硬套作。个人成长类题材,
则较容易体现真实文
< br>风,同时立意升格更易具有思辨性。
“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的发现结果,让我有
何感想,
想给他人以什么样的劝诫或影响均可。
3.
结构语言。前文应有较适度的铺垫,来交代曾经失去过什么,或描写出羡慕他人、
无视自己所拥有的心理。
这是非常巧妙的铺陈,
是题目限制词所隐含的条件。
黄金段落则需
要叙述清楚自己拥
有什么,怎样拥有,拥有的过程要交代详细,过渡需流畅自然。
最关键的
是借助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和自然风物,使文章内容更充实、更生动,同时增添文采。
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
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
曹文婷
“数学最后一道压轴题你做出来了吗?”
我不禁
想起刚刚搜索出的答案,好友小瑞的问话让我惭愧地低下了头。
“没有,我真的
做不出来。
”低下头,眼前再次出现我的老冤家压轴题。
唉,
真羡慕小瑞这样看几遍就有思路能解题的人,
为什么他
们都这么厉害呢?而我每次
遇上最后一问这个变化歪曲得完全不规则的“小鬼怪”
,就一点思路也没有,只好乖乖束手
就擒,任它宰割。
“啊?这样啊,
这次最后一题不是很难的,
不过你也看过答
案了吧,
没事,
看懂就好。
”
小瑞安慰的声音使我更加难过。
难道我就一点解决压轴题的能力也没有吗
?不!
我不能就这
么轻易地放弃。
我重新
拿起那份被我差点“放过”的试卷,
认认真真地审着压轴题的每一个条件。当第
一个问题出现时,
图形还是个规规矩矩的圆,
简
单地利用垂径定律证垂直,
不用连什么辅助
线,但我把垂径定律
可得出来的有关弦、
弧、
角的条件都默默记在心中,留心在第二
个问题
中它们是否有用武之地。
延长线出现了,标准的圆多了一只
“牛魔王”的“牛角”
,这只“牛角”的一边还和圆
是相切的关
系,而要证明的两角位置都不在这只“牛角”上。看来要代换了,我将看过的答
案模糊印
象狠狠地从脑中抹去,
想要自己推算出这一问题的答案。
我尝试
用铅笔在其中几个
看起来能置换出条件的地方加上辅助线,
“这
条可以不用,这个加起来和题目的要求刚好相
符……有了!
”草
稿纸上,我挥舞起金箍棒,巧妙地施展起九九八十一变,将隐藏在题目中
的“小鬼怪”一
个个斗趴下。
瞥了一眼最后一问,
“牛魔王”的另
一只“角”也长出来了,而且还是一大一小极不对
称的畸形“角”
。曾无数次在这畸形“角”面前退缩的我,如今却努力克制自己坚决不能向
它的嚣张投
降。
我抓住一点点线索,
找准一个个突破口,
< br>将看起来毫无关联的线段,用一次
次相似代换连上关系,
成功了!
我已有许久没有像现在这样全神贯注地思考一道压轴题了啊。
< br>
草稿纸上布满我们打斗的痕迹,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这
场战争在毕业班学生的日
常生活中常常出现。
这个战场上拼的是
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拼的是分析应变能力和综
合运用能力
,
当然也拼的是恒心和细心。
看着被我军插上胜利旗帜的敌方城
池,
我放下圆规
和铅笔,深深地吐出一口气!
< br>
我曾以为自己不具备这样的思维能力和智商,
只不过是我偷懒的借口。
没有动脑,
笔尖
就会笨拙
;<
/p>
没有付出,
收成就会瘠薄。
只有努力过和
进取的人,
才会在心中骄傲地告诉自己:
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的
解题能力!
学生写后反思
考场上
只有五分多钟的构思时间,
我的思路是开头写出羡慕他人拥有解压轴题的众多能
力而我没有,
然后经过不断探索发现原来自己也拥有这么多的能力。
p>
可是开头三段却主要写
成我遇到的困难和改变心态的过程,没有突出
“羡慕”
;
主要段落几乎都没有点题,全文只
< br>在结尾有略微点到,使文章内容和中心关联不紧密。
老师评语
本文是小作者的一篇考场作文。
能在
规定的时间内构思并完成这样的一篇作文,
是相当
不错的。但是
文章也存在着几个问题:一是铺垫太长,导致入题非常慢,这样主体部分的展
开就少了时
间,导致细节不能精彩呈现
;
二是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关联与照应
不太清晰,这有
可能导致阅卷老师误认为文章内容和中心不相关,作文的等级自然就会受
影响。
修改建议
这种较
长的短语式命题作文,
除了审题设置了障碍外,
在选材上也会有
一些难度。
难能
可贵的是曹文婷同学能够从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发
现素材,
真实而准确地反映了现阶段毕业生
学习生活当中的问题
,
具有普遍性和现实性。
所以我的修改建议是尊重和保留原创素
材,
在
原文的基础上进行修改。
一是把
握铺垫部分的内容。
需要用较简洁明晰的语言交代原委,为后文
“原来”所呈现
出的恍然大悟、
“也”
所限制的潜在意思交代明白即可。
也就是说,
让读者明白曾经的
“我”
不自信,总是羡慕他人,为后面的发现自我埋下一个顺理
成章的伏笔。
二是重点段落与文章
中心句的勾连。
建议在几个详细刻画一步一步发现自己
“原来拥
有
这么多”的段落结尾处,不着痕迹地加入文章中心所要表达的意思,可独词,可短语,
可短
句,都可以很好地点明题旨,使文章内容与中心高度统一,充实完美,结构也更加完
整。
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
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
曹文婷
“数学最后一道压轴题你做出来了吗?”
看着站
在我课桌前关心着我的数学天才小瑞,
想起刚刚气馁地向压轴
“
牛魔王”
递交的
投降书,
我不觉头岑岑
泪潸潸了:
唉,
应对数学压轴题所需要的各种能力我是一样都没
有啊,
我只能是羡慕加崇拜地祝贺他们啦!
不!
我重新拿起那份被我差点“放过”的试卷,认认真真地审着压
轴题的每一个条件。哦!
第一问,
图形还是个规则的圆,
简单地利用垂径定律即可证明,
不用像我刚才那样添加辅助
线!确认无误后,我把与垂径定律相关的弦、弧、角诸多条件都默默记在心中,留心第二个
问题中它们是否有用武之地。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嘛,处处留心不是
坏事。
延长线出现了,标准圆多了一只“牛魔王”的“牛角”
,
“牛角”的一边还和圆相切,而
要证明的两角位置都不在这只“牛角”
上。
看来要代换了,
我将看过的答案模糊印象狠狠地
从脑中抹去,
想要自己推算出这一问题的答案。
我
尝试用铅笔在其中几个看起来能置换出条
件的地方加上辅助线,
“这条可以不用,
这个加起来和题目的要求刚好相符……有了!
”
草稿
纸上,我挥舞起金箍棒,巧妙地施展起九九八十一变,将
隐藏在题目中的“小鬼怪”一个个
斗趴下。
瞥了一
眼最后一问,
“牛魔王”的另一只“角”也长出来了,而且还是一大一小极不对
称的畸形“角”
。曾无数次在这畸形“角”面前退缩的我,如今却努力克
制自己坚决不能向
它的嚣张投降。
我抓住一点点线索,
找准一个个突破口,
将看起来毫无关联的线段,用一次
< br>次相似代换连上关系,
成功了!
我已有许久没有像现在这
样全神贯注地思考一道压轴题了啊。
草稿纸上布满我们打斗的痕迹,<
/p>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这场战争在毕业班学生的日
常生活中常常出现。
这个战场上拼的是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拼的是分析应变能力和综
合运用能力,
当然也拼
的是恒心和细心。
看着被我军插上胜利旗帜的敌方城池,
我放下
圆规
和铅笔,深深地吐出一口气!
我曾以为自己不具备这样的思维能
力和智商,
只不过是我偷懒的借口。
没有动脑,
笔尖
就会笨拙
;
没有付出,<
/p>
收成就会瘠薄。
只有努力过和进取的人,
才会在心中骄傲地告诉自己:
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的能力!
学生重写心得
重写感觉对题目的把握更准确了,
从开头的羡慕到结尾的顿悟,
突出了
“
原来我也拥有”
的各个关键词,开头、结尾对各种能力的描述既前后照应,又突出了“这
么多”
。整篇文章
逻辑清晰了许多。以后写作一定不要放过题目
中的每一个词,特别要关注像“原来”
“也”
“这么”等副词隐
含的意思
;
还有就是觉得同题作文反复修改,是写作的制胜法宝
。
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
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
邵政霖
每个人拥有的东西都不一样,但从未有多少之分,我们所看见
的,只是物质而已。
我曾去过一个朋友家中。
他们家拥有
一个很大的花园,
假山中一条小溪蜿蜒而过,
旁边
花团锦簇、绿树环绕。中间一个小小的亭子里,有着青石板凳与上乘红木椅。
多么宽
敞与惬意的一幅山水画,
多么大的一个花园,
都是他的天地。我
看了几眼,
便黯
淡落魄地回家了。
我们家
并不是很大,
有一个大家公有的小院,
一街十户人家,
一个小小的积水塘,
一棵
枯老的榕树下是裂了的
水泥凳。那么多的人,挤在那么小的空间,多叫人失望啊。
我回到家,
透过窗子看那小小的一方土地,
周围都是厚厚的水泥老墙,
生
机在哪?原来
我什么都没有,我怔怔地看着窗外。
正值午
后,
阳光透过老榕树的叶隙照在了石桌的棋盘上。
两个老大爷,
一个穿着白衣背
心,顶着老花眼镜,一个穿着廉价凉鞋,摇着蒲
扇,空气仿佛凝固住了。我看到,左边那个
快要输的大爷怒目圆睁,
忽然,
一个小孩骑着小车直冲石桌,
棋盘震了一下,戴老花
眼镜的
大爷扫了小孩一眼,
一脚轻轻把他顶了出去。
我忍不住笑了几声。
这时两个小孩又骑着自行
车来
了,一个身上背着钓竿,对着棋盘就是一扫,
棋子洒落了一地。左边的大爷像三岁小孩<
/p>
一样拍腿大笑,右边的大爷脸色阴沉,拾起棋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