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册期末测试 第四册期末测试
-
第四册
期末测试
期末测试
(总分
100
分
时间
< br>90
分钟)
一、基础知识(共
30
分,每题
2
分)
将下面各题答案的字母填在上面相应的表格中。
1.
红色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p>
阴晦(
hu
ì
)
蓦地(
m
ù
)
贻害(
y
í
)
瑟索(
s
è
)
B.<
/p>
攒击(
cu
á
n
)
脑髓(
s
uǐ
)
跻身(
j
ì
)
翕动(
xī
)
C.<
/p>
蹉跎(
tu
ó
)
贵恙(
y
à
ng
)
底蕴
(y
ù
n)
坎坷(
kě
)
D.<
/p>
孱弱(
ch
á
n
)
鞭笞(
c
hī
)
腹诽(
fēi
)
嗤笑
(
chī
)
2.
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
懊丧
荼毒生灵
义愤填膺
毕恭毕敬
B.
潮汛
掩旗息鼓
白鹤晾翅
千里迢迢
C.
戏谑
敷衍塞责
怨天尤人
蝇营苟狗
D.
魅力
笔耕不辍
费寝忘食
肆意行猎
3.
下列判断失误的一项是:
[
]
A.“
腕”字,用部首检字法应查“月”部,用音序检字法应查
“W”。
B
.“铃、玲、龄、拎”四个字的声旁相同,但读音却不完全相同。
C.“皮”字,第一笔应是“丿”。
D.“糙”字,共十六画,查“米”部。
4.
为“
友邦人士,
莫名惊诧”这句话中红色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
]
A.
说出
B.
名声
C.
明确
D.
名称
5.
为“然而圆规很不平,
显出鄙夷的
神色……”这句话中红色词语选
择
正确的解释。
[
]
A.
不公平
B.
不公平的事
C.
因不公平的事而愤怒或不满
D.
由不公平的事引起的愤怒和不满
6.
下列
红色词语在句中的感情色彩具有贬义的一项是:
[
]
A.<
/p>
不错,汉语有丰富的宝贵遗产,值得咱们骄傲。
B.<
/p>
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C.<
/p>
熟练的纺手趁着一线灯光或者朦胧的月色也能摇车,抽线,上
线,一切做得从容自如。
D.
衣服
旧了,破了,也“敝帚自珍”,舍不得丢弃。
7.
对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在句子中
充当的成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
劳动以后收获的愉快,是任何物
质享受都不能比拟的。(主语)
B.
从此以后,
我知道一切人类的工作如要完善而有价值,
应当是怎
样做法的。(宾语)
C.
被雨
打湿了的头发粘贴在前额上。(补语)
D.
在这
个时期,一位艺术大师给了我一个极大的教训。(状语)
8.
对下面句子结构的判断错误的一
项是:
[
]
A.
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
而且会孕育出一个桃儿来的。
(递进关系
的复句)
B.
在工作、学习、练兵的间隙里,
谁没有使用过纺车呢?(单句,
主语是“谁”)
C.
他激
动起来未免逗人发笑,
但激动后和蔼可亲的样子又使人心情
愉快。(转折关系的复句)
D.
开荒
,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并列关系的复句)
9.
下面复句划分的层次和句间关系
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
爷爷便每天一早喊我们从屋里一
盆一盆端出去,‖天一晚又一
并列
盆一盆端进来,│却从来不想到我的小桃树。
转折
B.
他们那含着桃核做下的梦,
p>
‖或许已经早忘却,
│但我的桃树却
选择
转折
使我每天能看见它。
C.
大家
用自己纺的毛线织毛衣,‖织呢子,│用自己纺的棉纱合
并列
并列
线,‖织布。
并列
D.
纺织,
不只在经济上保证了革命根据地的军民有衣穿,
‖不只使
并列
大家学会了一套生产劳动的本领,│而且在思想上教育了大家。
递进
10.
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p>
从他的发言里,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B.
谁也
不能否认李白不是中国唐代的伟大的诗人。
C.
鲁迅
的一生是用他那只笔与敌人进行不妥协的,
极其顽强、
坚韧
p>
的斗争的一生。
D.<
/p>
只要落实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才能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11.
对
修辞方法依次作出正确判断的一项是:
[
]
(1)
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