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数学教案——5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一)
-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
50
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一)
活动目标:
1
.在掌握
50
以内的加减法
基础上,学会
50
以内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方法,
并进一步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意义。
2
.能根据具体情境利用已有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3
.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活动重点:
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活动难点:
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活动准备:
情境图。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观察情境图,创设情境
教
师:今天天气真好,小花猫来到小河旁钓鱼,河里的小鱼真可爱。小猫身边有蝴
蝶飞来飞
去,小花猫忘记了钓鱼,高兴地看着飞来飞去的蝴蝶。小花猫看到有
5
< br>只
小蝴蝶,一会儿又飞来了
2
只
蝴蝶,过了一会儿,有
3
只蝴蝶飞走了,小朋友们,
你们能帮助小花猫算一算现在还有几只蝴蝶吗
?
回顾故事,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教师:小朋友,先飞来了几只蝴蝶?(
5
只。
)又飞来了几只蝴蝶?(
2
只。
)现在有
几只蝴蝶?(
7
只。
)飞走了几只蝴蝶?(
3
只。
)最后还有几只蝴蝶?(
4
只。
)教
师写出相应的数字。
教师:我们要列式子计算,应该怎么列式子?先加还是先减?
教师列出算式:
5+2-3=4
教师
: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算式叫加减混合运算。算式中的
5
、
2
、
3
表示
什
么?
幼儿:
5
表示原来有的
5
只蝴蝶,
2
表示又飞来的蝴蝶,
3
表示飞走的蝴蝶。
教师:
5+2<
/p>
是什么意思?再减
3
是什么意思?
幼儿:
5+2
表示
原来有
5
只蝴蝶,又飞来
2
只蝴蝶,现在一共有
7
只蝴蝶;再减
3
表示
7
只蝴蝶,飞走了<
/p>
3
只蝴蝶,还剩几只?
教师:谁愿意读一读这个算式?
二、探索新知
教师出示小兔采蘑菇图。
教师:小朋
友,看一看图上都有什么?你能根据画面提出什么问题?
1.
先加后减
(
1
)交流研讨,激发兴趣
教师:草地上原来有多少蘑菇?又长出来几朵?小兔采走几朵?草地上现在有多少
朵蘑菇?应该怎样列算式?
幼儿讨论并列出算式。
(
2
)交流算法
教师:我
们学过
20
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这道题应该用什么方式进行
计算?
教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算
出结果。
)
教师:
< br>对,
计算这道题时,
要先用草地上原来有的蘑菇的总数<
/p>
31
朵先加上长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