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别妄想泡我
907次浏览
2021年02月13日 08:4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13日发(作者:快乐的跳吧)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唐代:杜甫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




一作:裹)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不是爱花即欲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译文



我被江边上的春花弄得烦恼不已 ,无处讲述这种心情只能痴狂沉醉。



来到南边邻居处寻找酷爱 饮酒的伙伴,不料床铺空空,十天前便外出饮酒。



繁花乱蕊像 锦绣一样裹住江边,脚步歪斜走入其间心里着实怕春天。



不过 眼下诗和酒还能听我驱遣,不必为我这白头人有什么心理负担。



深江岸边静竹林中住着两三户人家,撩人的红花映衬着白花。



我有去处来报答春光的盛意,酒店的琼浆可以送走我的年华。



东望少城那里鲜花如烟,高高的白花酒楼更是解人眼馋。



谁能携酒召我前往畅饮,唤来美人欢歌笑舞于盛席华筵?



来到黄师塔前江水的东岸,疲倦困怠沐浴着和煦春风。



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我该爱那深红还是爱浅红?



黄四娘家绽放的鲜花遮蔽了小路,万千花朵将枝条压得低了又低。



留恋那芬芳花间时时飞舞的彩蝶,自由自在欢声啼鸣的黄莺。



并不是说爱花爱得就要死,只因害怕花尽时迁老境逼来。



花到盛时就容易纷纷飘落,嫩蕊啊请你们商量着慢慢开。



注释



江:指作者在成都的草堂边的浣花溪。独步:独自散步。



彻:已,尽。



颠狂:放荡不羁。颠, 即





。< /p>



南邻:指斛斯融。诗原注:



斛斯融,吾酒徒。




旬:十日为一旬。



稠:密。畏(


wēi


):通





,山水弯曲处。一作






< br>行步:脚步。欹(



):歪斜。实:一作





< br>


在:语助词,相当于





。一说





相当于







料理:安排、帮助。白头人:老人。诗中是作者自指。



多事:这里有撩人之意。



送:打发。生涯:生活。



少城:小城 。成都原有大城和少城之分,小城在大城西面。


《元和郡县志》载,少城在成都


县西南一里。



可怜:可爱。



盏:一作





< br>


佳人:指官妓。秀筵:丰盛的筵席。



黄师塔:和尚所葬之塔。


陆游


《老学庵笔记》:余以事 至犀浦,过松林甚茂,问驭卒,此何


处?答曰:



师塔也。蜀人呼僧为师,葬所为塔,乃悟少陵



黄师 塔前



之句。



懒困:疲倦困怠。



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爱:一作





,一作







黄四娘:


杜甫

< br>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蹊(



):小路。



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


< br>娇:可爱的样子。恰恰:象声词,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一说



恰恰



为唐时方言,恰好之


意 。



爱:一作





。肯:犹




。一作




,一作






纷纷:多而杂乱。



嫩蕊:指含苞待放的花。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


杜甫


定居成都草堂之后,< /p>


公元


761



( 唐肃宗上元二年)


或公元


762



(唐


代宗宝应元年)春。上元元年(公元


7 60


年)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


郊浣花溪畔 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


时值春暖花开,


更有赏心乐事 ,杜甫对生活是


热爱的。这是他写这组诗的生活和感情基础。第二年(一说第三年)春暖 花开时节,他独自


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这一组诗。



赏析





春暖花开的时节,


杜甫


本想寻伴同游赏花,未能寻到,只好独自在成都锦江江畔散步,


每经历一处, 写一处;写一处,又换一意;一连成诗七首,共成一个体系,同时每首诗又自


成章法。< /p>





第一首写 独步寻花的原因从恼花写起;


第二首写行至江滨见繁花之多;


第 三首写某些人


家的花,红白耀眼,应接不暇;第四首则写遥望少城之花,想象其花之盛与 人之乐;第五首


写黄师塔前之桃花;第六首写黄四娘家尽是花;第七首总结赏花、爱花、 惜花。组诗前四首


分别描写恼花、怕春、报春、怜花而流露出悲愁的情怀;后三首显示出 赏花时的喜悦之情,


蕴含春光难留之意。


全诗脉络清楚,


层次井然,


是一幅独步寻花图,


表现了杜甫对 花的惜爱、


在美好生活中的留连和对美好事物常在的希望。





这组诗,每首都紧扣着寻花题意来 写,每首都有花。第一首起句的



江上被花恼不彻




末首的



不是看花即欲死



遥相呼应,真如常山蛇,扣首则尾 应,扣尾则首应,而其中各首都


抓绘着赏花、看花,贯串到底。





第一首:



江上被花恼不彻



,花恼人,实际上 是花惹人爱。花在江上,花影媚水,水光


花色,更是可爱。


“< /p>


颠狂



两字把爱花的情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





于是 诗人觅伴赏花,



走觅南邻爱酒伴


”< /p>



可知杜甫是找他的邻居一同赏花的。



经旬出饮


独空床



明写这位爱酒伴是出饮,


但他该也是独自赏花去了。




无处告诉只颠狂



写的是两


个人的事


——

< p>
他们都到江畔独步寻花去了。


也可能寻花的还有更多的人,


谁都爱美。


这七首


绝句写寻花,贯穿了



颠狂



二字,这第一首诗是 解题。





第二首:



稠花乱蕊畏江滨



,是承第一首



江上被花恼不彻



而来的。江上的花是纷繁的


花和杂乱的蕊左右包围着 江的两边,浣花溪一片花海。第一首头一句说



江上被花恼不彻




而这首第二句则说



行步欹危实怕春



。王嗣奭 在《杜臆》把颠狂的形态和心理都讲得比较透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