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孟子的成语及解释,有哲理的四字词语
-
出自孟子的成语及解释,有哲理的四字词
语<
/p>
孤家寡人
《
:
礼记玉藻》
:
凡自称,
小国之君曰孤。
《孟子梁惠王上》
< br>: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独善其身
:
《孟子尽心上》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动心忍性
:
《孟子告子下》
:
所以动心忍性,曾
(
增
)
益其所不能。<
/p>
声闻过情
:
《孟子离娄下》
:
声闻过情,君子耻
之。
弃之如敝屣
:
《孟子尽心上》
:
舜视弃天
下,犹弃敝蹝
(
屣
)
< br>也。
来者不拒
:
《孟子尽心下》
:
夫子
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
洁身自好
:
《孟子万章上》
:
归洁其身而已矣。
天下无敌
:
《孟子离娄上》
:
p>
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
事倍功半
:
《孟子公孙丑上》
:
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1
寡人之疾
:
《孟子梁惠王下》
:
王曰
: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出自孟子的成语及解释
不言而喻
:
《孟子尽心上》
:
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
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
《孟子梁
惠王上》
:
明足以察秋毫之
末,而不见
舆薪,则王许之乎
?
顿开茅塞<
/p>
:
《孟子尽心下》
:
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
;
为间不
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一毛不拔
:
《孟子尽心上》
: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
也。
舍我其谁
:
< br>《孟子公孙丑下》
: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
/p>
谁也
?
以
身殉职
《
:
孟子尽心上》
:
孟子曰
:
天下有道,
p>
以道殉身
;
天下无道,
以身殉道
;
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2
与
人为善
:
《孟子公孙丑上》
:
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
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好为人师
:
《孟子离娄下》
: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弃甲曳兵
:
p>
《孟子梁惠王上》
: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弃甲曳兵而
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阿其所好
:
《孟子公孙丑上》
:
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
p>
污不至阿其所好。
< br>以羊易牛
:
《孟子梁惠王上》
:
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曰
:
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缘木求鱼
:
《孟子梁惠王上》
< br>: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
鱼也。
与民同乐
:
《孟子梁惠王下庄暴见孟子》
:
今王四猎于此,
百姓闻
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
:<
/p>
吾王庶几无疾
病与,何以能田猎也
?
p>
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