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汉语颜色词的文化含义

绝世美人儿
544次浏览
2021年02月13日 09:3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13日发(作者:奇伟磅礴)




















浅谈汉语颜色词的文化含义




【摘要】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离不开颜色词,颜色词不仅表示大自然的绚丽色彩,还

< p>
承担着一定数量的并和民族传统密切关联的文化含义,它不再只是一种客观事物的属性,

< p>
而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领悟、总结提升。



【关键词】颜色词;文化



颜色是社会 中最灿烂的表象,所谓“绚丽世界”



“五彩人生”

< p>
,都说明人们的实际生活


与颜色密切相关。


每一种 语言里,


都存在着大量记录颜色的符号——颜色词。


这是有些学 者


研究了一百多种语言之后所得出的结论。


语言中的颜色词除了 表示大自然的绚丽色彩外,



时也体现着不同的含义。


每种语言的颜色词不仅是表示颜色的符号,


而且承担着一定数量的


并和民族传统密切关联的含义。



事实上,< /p>


不同民族,


不同语言,


由于地理环境,< /p>


风俗习惯,


宗教信仰等文化因素的不同,


颜色词及其文化含义是有一定差异的。


汉语中的颜色词蕴涵着深厚的汉民族文化心态和感 情


色彩,颜色词多数具有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



汉语自古代就有丰富多彩的颜色词。


《说文解字》


糸 部关于丝帛的颜色词就有


24


个,


例< /p>


如“红、绿、紫、绛(深红色)


、绯(鲜红色)

< br>、绀(深青色)


、绢(白色)


、缥(白青色)

< p>


缇(丹黄色)


、缁(黑色)

、素”等。这说明汉语的颜色词大部分与中国古代的丝染纺织业有


密切关系。


另一方面也说明汉语颜色词的文化象征意义是通过客观事物的色彩联想而生发出


来的。


所以汉语的颜色词各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并且 不同的时代,


某颜色的象征意义不同。


在中国历史上,


不同的朝代崇尚不同的颜色,


如夏朝崇尚青色,商朝崇尚白色,周朝崇尚 赤


色,秦朝崇尚黑色,汉朝崇尚赤色,隋、唐、宋、元、明、清各代均崇尚赤色。总之颜 色词


与社会文化思想有密切关系。



一、黄色词语及文化含义



我们中华民 族格外崇尚黄色


,


黄色象征着神圣、皇权、贵族、崇高、庄严、 土地、国土


等文化含义。黄色几乎成了中华民族的代表色。在古代“五行”中的“土”和 “五方”中的


“中央”都用黄色代表


,


有“黄


,


中央土之正色”之说


,


黄色又象征着中央皇权和社稷。古人


之所以重视黄色

< br>,


把它看作中来之色


,


帝王之色


,


归根到底是因为黄色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 br>土地的颜色。班固在《白虎通译》中说:


“黄者,中和之色,自然之性,万古不易 。


”黄色是


万世不易的大自然之颜色。


据说


,


汉民族的始祖之一皇帝轩辕氏有


“土德之瑞”


,


他经常穿黄



,


戴黄冕


,


所以黄色后 来便成为帝王之色


.


即天子的专用色


,


也就自然成了庶民百姓之禁色。


此后历代皇帝均穿黄龙袍,


所居住的宫殿都用黄色琉璃瓦,


宫内的宝座及一切装饰均用黄色,< /p>


所乘的车辇也是黄色的。



黄色与黄金同 色,所以黄色又象征富贵、


辉煌等含义。富贵官宦人家,


常佩戴 各种金制


的首饰,使用各种金色器皿,显示出金光耀眼、富丽堂皇的富贵之气。



黄色沿用至今,其


“神圣、

< br>尊贵”之意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转为


“宝贵、可贵”


等含 义,


有“一刻千金、黄金季节、黄金时间、黄金日、黄金周”等词语。把人的青春年华也 称之为


黄金时代。



汉民族认为,


黄色是秋天的颜色,


在秋天花草树木逐渐变黄,

万物都处于开花结果的时


期。因此黄色预示着“丰收”


,汉 民族也把黄色称为金色,常用“金秋”来形容秋天。



在宗教方 面


,


道教的道士所穿的道袍和所戴的道冠及佛教法师所披的袈裟 均为黄色。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