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内容
-
春节的内容
【篇一:春节习俗手抄报内容】
春节习俗手抄报内容
一、春节的来历:
传说,有一种叫年的野兽,每当寒冬将至,出来食人,使人不得安
宁。人们在与
年的搏斗中,这种凶恶的猛兽怕火光和响声,于是,
人们想了一个办法,
在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入竹节,燃起熊
熊大火
,年听到爆竹的响声,便逃走了。以后,人们开始以挂红灯、
放爆竹、吃年饭来庆祝新年
。
二、春节前的准备
(
腊月初八以后,各种年事活动便逐渐展开
)
1.
祭祀灶神:灶神,又称灶神,俗称灶
王爷。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
十四返回大宫,向玉皇大帝汇报情况。除夕时分再返回人间。
人们
担心向玉皇大帝进谗言,所以再他去天宫的时候为他进行祭祀活动,
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2.
其他准备活动:写春联,准备肉食,准备面食以及理发、沐浴,
打扫卫生。
三、民俗活动
--
静态民俗
5.
福字:最早福字
--
传说史于周朝姜子牙,即姜太
公。当年姜太公封
神时,封妻子为穷神,说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百姓过年贴福字,
p>
史于慈禧,每至年,太后有给大臣赐福之习。一年赐福,恭王福晋
把
赐给的福拿倒了,犯杀头之罪,李连英为其解围:老佛爷福如东
海,寿比南山,今年赐福
,福真的就
到了。
慈禧一听极高兴,连说:福到了
……
传至民间,福也贴倒了。
6.
p>
窗花:窗花是贴在窗户上庆贺新年的剪纸作品。窗花有两种制作
方法
。第一种是剪刀剪,巧手的妇女用一把剪刀可以把彩纸剪出许
多花样。第二种是刻刀刻,
一般由专业的民间艺人操作,一次可以
刻成四五十张窗花,供应市场。
< br>
四、春节民俗
--
动态民俗
1.
除夕守岁:
1)
什么是除夕: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个夜晚。由于农历月有大有
小,所以有的
年份腊月三十夜是除夕,有的年份腊月二十九夜是除
夕。
2)
除夕
守岁:除夕重要的活动是守岁。因为秦汉以后,我国人民基
本都把夜半子时当作一天的开
始时刻,相当于现代计时方法的
23
点
到
1
点。除夕夜的子时,正是辞旧
岁,
迎新年的关键时刻。为此,人们
不得不彻夜不眠,守候着这一时刻
的到来。全家人团聚一堂,一边包饺子,一边等待,耐
心的等待。
2.
放鞭炮:
1)
什么叫鞭炮:鞭炮,又名爆竹。新年钟声一落,大街小巷立刻鞭
炮齐鸣,迎接新
年到来。
2)
爆竹的来历:据南朝梁代示懔《荆楚岁时记》记
载
?
正月一日,
鸡鸣而
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意思是说,当时人在初
一早上起床后先把竹子放在火
里烧。竹子爆裂发出巨大的声响,就
能吓跑怪兽
与恶鬼,保护全家平安。大约到了唐朝,人们把竹筒里
装上火药,点燃火药,
发生爆响。后来,人们又用纸卷代替竹筒,
就形成了和今天一样的鞭炮了。
3)
鞭炮的
种类:鞭炮有各种花样。宋代人把鞭炮稍加改进,又发明
了烟花。烟花:
又称礼花,焰火。它在爆炸时能发出极为绚丽的光
芒。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用烟花装点自己
的节日夜
空。
3.
舞狮子:白居易《西凉传
》: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
金镀眼镜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
万里,紫髯深目两
胡儿。跳舞梁前来致辞,应似凉州未陷日。安西都护进来时。舞狮
p>
起原一南北朝朝代,即佛教兴起的时代。
4.
其他民间活动:扭秧歌,踩高跷,敲锣鼓。
5.
祭神祭祖:在传统的春节活动中,最重要的是祭神祭祖。
迷信的
家庭都设有专门的神龛,供奉各位神灵,同时还供奉有列祖列宗的
牌位的画像。正月初一早上,
人们恭敬地在
神龛与祖宗牌位前献上
供品,
(
其中包括刚刚煮好的第一碗饺子
)
,点
上香火。十分虔诚地感谢神明与祖宗在天之灵在过去一
年对自己的
保护并祈求他
们保佑来年的幸福。
7.
人日:正月七日,又名人日。隋代诗人薛道衡《人日思归》入春
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正月七日为什么
称为人曰呢
?
这和中
国古代神话有关。神话
中说,神在初一创造了鸡,
初二创造了狗,初三创造了羊,初四创造了猪,初五创造了牛
,初
六创造了马,初七创造了人,因此,初七是人类
诞生的日子。于是,
古人把这一天称
?
人日。为了纪念人类的诞生,南朝梁代每到人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