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基础知识整理
-
《屈原列传》语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
.离骚者,犹离忧也。
(
离,同“罹”
,遭受)
2
.人穷则反本(
(
反,同“返”
,返回
)
<
/p>
3
.靡不毕见(见,同“现”
,显现)<
/p>
4<
/p>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
指,同“旨”<
/p>
,旨趣
)
5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
,同“
浊”
)
6
.屈平既绌
(
绌,同“黜”
,罢免
)
7
.齐与楚从亲
(
p>
从,同“纵”
,合纵
)
8
.亡走赵,赵不内
(
内,同“纳”
,使……进
)
9
.被发行吟泽畔(被,同“披”<
/p>
)
10.<
/p>
厚币委质事楚。
(
质,同“贽”
,见面礼
)
二、词类活用
1
.名词活用为动词
泥而不滓
生活在污泥里
时秦昭王与楚婚
结为婚姻
于是怀石投汨罗以死
怀抱
2
.使动用法
亡国破家相随属
使……灭亡,使……破败
存
(
思念
)
君兴国而欲反
复之
使……兴
3
.名词作状语
厚币委质事楚
用厚币
其后楚日以削
一天天地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在朝内,在国外
蝉蜕于浊秽
像蝉那样……
4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明道德之广崇
阐明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说短处,诋毁。
5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蝉蜕于浊秽
污浊环境
邪曲之害公也
邪恶小人
方正之不容也
方正之人
,
正直的人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忠诚之士,贤能之士
7
.动词活用作名词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听觉,听力,亦指人的聪明智慧和判断力
谗谄之蔽明也
中伤别人的小人
四、古今异义词
1
< br>.明年
,
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2
.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古义:骗人的假话;今义:无理狡辩
,
动词
3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
古义:返回〈楚国〉覆转。今义:一遍又一遍
,
颠来倒去。
4
.颜色憔悴
古义:脸色。颜
,
颜面;今义:色彩<
/p>
5
.形容枯槁
古义:形
,
形体,容
< br>,
容貌;今义: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
p>
6
.
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 br>
古义:
此处指言语举动适度得体。
p>
今义:
不慌不忙
,
不急迫
,
镇定自若的样子。
7.
奈何绝秦欢
古义:怎么,为什么。今义:对付,处置。
五、一词多义
属
屈平属草稿未定
动词,zhǔ,连缀,引申为写作。
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嘱”
,嘱托,动词。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动词,隶属,属于。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动词,掌管。
有宁越……之属为之谋
名词,类,这些人。
吾属今为之虏也
名词,用在人称后面,表复数。吾属,我们。
神情与苏、黄不属
动词,类似。
伐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动词,耀,自夸。
其后秦欲伐齐
动词,讨伐,进攻。
口诛笔伐
动词,声讨。
伐薪烧炭南山中
动词,砍伐。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动词,战胜,打败。
此五霸之伐也
名词,功业。
疏
王怒而疏屈平
动词,疏远。
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形容词,稀疏。
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动词,陈述。
论积贮疏
名词,奏章,古代大臣向君主上书言事的文体。
十三经注疏
名词,注解的一种,为“注”作注的文字。
离
“离骚”者,犹离忧也
< br>动词,
“罹”
,遭受。
约从离衡
动词,离散,分离。
如有离违,宜别图之
动词,背离。
多情自古伤离别
动词,分离,离别。
本
父母者,人之本也
名词,根本。
本末倒置
名词,本义:草木的根。
今背本而趋末
名词,根本的、基础的东西或方面,此指农业。
此之谓失其本心
形容词,本来的。
本在冀州之南
副词,本来。
今存其本不忍废
名词,稿本、底本。
用芽者自从本说
代词,这、此。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量词,册。
臣本布衣
副词,本来(是)
,原来(是)
。一说,动词,出身于。
p>
抑本其成败之迹
动词,推究,考察
志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名词,志向,心意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名词,意愿
博闻强志
p>
动词,通“记”
;一说,名词,记忆力。
其志洁,其行廉
名词,志趣
聊斋志异
动词,记述
项脊轩志
名词,表一种记事的文体
指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名词,通“旨”
,意旨,旨趣
指如削葱根
名词,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