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知识点

玛丽莲梦兔
858次浏览
2021年02月13日 10:3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13日发(作者:爱我你别走)


《屈原列传》知识点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 p>
属(


zh


ǔ)草稿






惨怛(


d


á)





帝喾(


k


ù)



靡不毕见(


m


ǐ)


xi


à


n





濯(


zhu


ó)




淖(


n


à


o




蝉蜕(


tu


ì)




滋垢(

g


ò


u





浊秽(


hu


ì)



皭(


ji


à


o


)然泥(


ni

< br>è)而不滓(


z


ǐ)




既绌(


ch


ù)




商于(


w


ū)





既咎(


j i


ù)



眷(


ju


à


n


)顾





被(


p


ī)发





渔父(


f


ǔ)




憔(


qi


á


o


)悴(


cu


ì)




哺(


b


ǔ)育




啜(


chu


ò)泣





罹(


l


í)难(


n

à


n





二、找出并解释句中通假字。




1


、离骚者,犹离忧也(通“罹”



遭遇)



2


、人穷则 反本(通“返”



追念)


< p>
3


、靡不毕见(通“现”



表现)











4


、其称 文小而其指极大(通“旨”



含义)



5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通“浊”


,< /p>


污浊)



6


、屈 平既绌(通“黜”



免除官职)



7


、齐与楚从亲(通“纵”



合纵)









8


、亡走赵,赵不内(通“纳”



接纳)



9


、被发行吟 泽畔(通“披”



披散)







10


、厚币委质事楚(通“贽”



见面礼)



11


、泥而 不滓(通“涅”



染黑)










12< /p>


、使于齐,顾反(通“返”




三、



解释加点词的古今义:




1



明年




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2



颜色




古义:脸色









今义:物体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




3



形容




古义:形体容貌





今义: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




4



从容




古义:说话得体





今义:不慌不忙,不急迫,镇定自若的样子。




5



诡辩




古义:谎话,欺诈的言论









今义:无理狡辩





1


四、



解释加点的词:



1

< br>、



于辞令


(熟悉)

< p>

















2


、争宠而心



其 能


(妒忌)



3


、屈平



草稿


(写作)
















4


、平< /p>



其功


(夸耀)



5


、王怒而



屈平


(疏远)














6


、屈平



王听之不聪也


(恨,痛心)



7


、可谓




(处境困难)














8


、其文


约(简约)


,其辞


微(含蓄)



9


、惠王


患(担心)



















10


、大兴


师(军队)


伐秦




11


、臣请往如楚(到)

















12


、奈 何


绝(断绝)


秦欢


< br>13


、屈平既




(恨)

















14


、人君


无(无论)

愚、智




15

< br>、王怒而




(放逐,流放)< /p>




16


、楚有 宋玉、景差之


徒(一类人)


,皆


祖(效 法)


屈原之


从容(说话得体)


辞令




五、找出词类活用并解释:




1



厚币


委质事楚(


名词作状语,用丰厚的礼物






2


、其后 楚



以削(


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 p>
3




惑于郑袖(


名词作状语,在内
















4




屈原于顷襄 王(


形容词作动词,诋


毁,说坏话


)< /p>




5


、皆



屈原之从容辞令(


名词作动词,效法,模 仿





六、判断文言句式



1



“离骚”者,犹离忧也(判断句)















2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动句)



3


、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被动句、状语后置)

< p>


4


、太子及


宾客知其事


者(


定语后置,知道这件事的宾客


)< /p>




2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