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18个文言虚词
-
高中语文文言文单元中的
18
个常见文言虚词-
“
所
”
p>
“所”在高中课本第
< br>6
册《报任安书(节选)
》内共出现了
< br>13
次
1
.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
俗之所轻也
2
.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3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 br>
4
.及已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
p>
5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6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
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
世也
<
/p>
7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
《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
《国语》
;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不韦迁蜀
,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
《说难》
《孤愤》
;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8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
,思来者
9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
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
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
p>
10
.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
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所”在高中课本第
6
册《廉颇蔺相如列传(节
选)
》内共出现了
4
次
1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
秦王曰: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
王恐,不敢不献
2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 br>“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3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4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所”在高中课本第
6
册《屈原列传
(
节选
p>
)
》内共出现了
3
次
1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
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
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
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2
.其后
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所”在高中课本第
6
册《信陵君窃符
救赵(节选)
》内共出现了
11
次
p>
1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
子故过之
2
.侯生谓公子曰: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
3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
“胜所
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
人之困
4
.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p>
5
.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
“吾所以待
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
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
6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
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
7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
< br>
8
.公子行,侯生曰:
“将在
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
9
.臣
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
高中语文文言文单元中的
18
个常见文言虚词-
“
之
”
“
之”在高中课本第
6
册《报任安书(节选)
》内共出现了
34
次
1
.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2
.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
,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
俗之所轻也
< br>3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4
.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其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
,积威约之渐也
5
.今交手足,受木
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
6
.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
7
.积威约之势也
< br>8
.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9
.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10
.且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
,斯不亦远乎
11
.今仆不幸,早失
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12<
/p>
.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13
.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
14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
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
世也
15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 br>
16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
厥
有《国语》
;孙子膑脚,
《兵法》修
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
《说难》
《孤愤》
;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
也
17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
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
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
兹
18
.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
,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p>
19
.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
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
哉
20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以污辱先人,亦何面
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
< br>21
.身直为闺閤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
22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之”在高中课本第
6
册《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内共出现了
46
次
1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
勇气闻于诸侯
< br>3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
/p>
4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5
.王问:何以知之
6
.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
‘愿结友’
,以此知之,故欲往
7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8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9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10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11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12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p>
13
.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
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
14
.且秦强
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
15
.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16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
17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18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
“今杀
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
19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20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21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p>
22
.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
三十日
23
.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
:
“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p>
24
.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25
.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p>
26
.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
寿
27
.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
为赵王寿
28
.既罢,归国,以相如
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29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30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31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
/p>
32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臣所以去亲
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33
.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34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
/p>
35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36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
群臣
37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
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38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39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
宽之至此也
40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之”在高中课本第
6
册第
3
课内共出现了
p>
48
次
1
.屈原列传
(
节选
)
司马迁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2
.王甚任之
3
.上官
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4
.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5
.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6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故忧愁幽思而作
《离骚》
7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8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9
.屈平之作《离骚》
,盖自怨生也<
/p>
10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
不毕见
11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
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12
.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
“秦
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
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
<
/p>
13
.张仪诈之曰:
“仪与王约六里,不
闻六百里
14
.秦发兵击之,大破楚
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
15
.魏闻之,袭楚至邓
16
.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17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眜
18
.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
之国,不可信
19
.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p>
20
.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
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
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21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22
.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p>
23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
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
24
.此不知人之祸也
25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26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
夫欤
27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
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28
.人又谁
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29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30
.乃作《怀沙》之赋
31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
辞令,终莫敢直谏
“之”在高中课本第
6
册《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
》内共出现了
39
p>
次
1
.公子为人
,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2
.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
3
.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
“臣修
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
子财
< br>4
.侯生又谓公子曰:
“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
5
.侯生因谓公子曰:
“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
6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7
.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
8
.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
9
.公子怪之
10
.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
“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
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11
.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
“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
/p>
急人之困
12
.今邯郸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13<
/p>
.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
< br>14
.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
p>
15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
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
秦军,与赵俱死
16
.侯生曰:公子勉之矣
17
.侯生笑曰: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18
.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
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19
.然
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20<
/p>
.侯生乃屏人间语曰:
“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
,出入王卧内,力能窃
之
21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
22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
23
.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
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
伐也
24
.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
朱亥可与俱
25
.此人力士,晋鄙听
,大善;不听,可使击之
26
.晋鄙
嚄唶宿将,往恐不听,必当杀之,是以泣耳,岂畏死哉
27<
/p>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
< br>
28
.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29
.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
刭,以送公子
30
.晋鄙合符,疑之
,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
31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32
.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
33
.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公子亦自知也
高中语文第六册文言文单元中的
18
个常见文言虚词-
“
者
”
“
者
”
在高中课本第
6
册《报任安书(节选)
》内共出现了
11
次
1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2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
,卒就死耳
3
.当此之时,见狱吏则
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
4
.及已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
5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6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
7
.且勇
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8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
世也
9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
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10
.此
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11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
者
”
在高中
课本第
6
册《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内共出现了
14
次
1
.司马迁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
.蔺相如者,赵人也
3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4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5
.宦者令缪贤曰:
“
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6
.王曰:谁可使者
7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8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9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 br>10
.相如至,谓秦王曰:
“
秦
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11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12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
臣所以
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13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14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者
”
在高中课本第
6
册《屈原列传(节选)》内共出现了
14<
/p>
次
1
.屈原列
传
(
节选
)
司马迁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2
.离骚者,犹离忧也
3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4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5
.如楚,又因
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6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
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
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
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7
.渔父曰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8
< br>.屈原曰:
“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p>
9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
乎
10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
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
辞令,终莫敢直谏
“
者
”
在高中课本第
6
册《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内共出
现了
15
次
1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
2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
3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
p>
4
.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
,能下士也
5
.侯生谓公子曰:臣所
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
6
.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7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
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
人之困
8
.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
而侯生曾无
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
9
.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
/p>
10
.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
11
.赵王再拜曰: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
高中语文第六册文言文单元中的
18
个常见文言虚词-
“
而
”
而在高中课本第
6
册《报任安书(节选)》内共出现
了
11
次
1
.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2
.而世又不与能死
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3
.猛虎
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其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4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
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
世也
5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6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 p>
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
《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7
.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
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8
.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9
.是以肠一日而九回,
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而在高中课本第
6
册《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内共出现了
22
次
<
/p>
1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2
.今君乃亡赵走燕,
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3
.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4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5<
/p>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6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
持璧归,间至赵矣
7
.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
8
.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9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10
.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
绝秦赵之欢
11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12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13
.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14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15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
君之高义也
16
< br>.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17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辱其群臣
18
< br>.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而在高中课本第
6
册《屈原列传
(
节选
)
》内共出现了
34
次
1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2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
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3
.王怒而疏屈平
4
.
p>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
《离骚》
5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6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
见义远
7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8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9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
使如秦受地
10
.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11
.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
仪而甘心焉
12
< br>.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13
.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
袖
14
.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15
.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
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
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
改也
16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17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
家相随属,而圣
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18
.怀王以不知忠臣
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
19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
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 br>20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
21
.何故而至此
22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
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23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24
.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25
.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
26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27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28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
之从容
辞令,终莫敢直谏
而在高中课本第
6
册《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
》内共出现了
19
次
1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
魏安釐王异母弟也
2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3
.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
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
公子财
4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
车骑自迎嬴
5
.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p>
6
.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p>
7
.今邯郸暮
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8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
欲以客往赴
秦军,与赵俱死
9
.辞决而行
10<
/p>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
/p>
哉
11
p>
.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12
.然公子遇
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13
.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
/p>
14
.公子
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
伐也<
/p>
15
.公子
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
16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
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
< br>17
.已却秦存赵,使将将其军归魏,而公子独与客留赵
高中语文第六册文言文单元中的
18
个常见文言虚词-
“
何
”
2
.何
何
在高中课本第
6
册《报任安书(节选)》内共出现了
7
次
1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
2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
所自树立使然也
3
.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
4
.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p>
5
.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
处不勉焉
6
.仆虽怯懦,欲苟活,
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7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
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
何在高中课本第
6
册《廉颇蔺相如列传
(节选)》内共出现了
4
次
1
.王问:“何以知之?”
2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
3
.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4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
,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何在高中课本第
6
册《屈原列传
(
节选
)
》内共出现了
7
次
1
.是时屈平既疏
,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
2
.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
3
.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
4
.何故而至此
5
.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6
.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
7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何在高中课本第
6
册《信陵君窃符救赵
(节选)》内共出现了
3
次
1
.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
馁虎,何
功之有哉
2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3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3
.乎
乎在高中课本第
6
册《报任安书(节选
)》内共出现了
7
次
1
.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
倡
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
2
.及已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
3
.审矣,曷足怪乎
4
.且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
远
乎
5
.
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
6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
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
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
7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
乎
乎在高中课本第
6
册《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内共出现了
3
次
p>
1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
乎
2
.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
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3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
/p>
乎在高中课本第
6
册《屈原列传
(
节选
)
》内共出现了
4
次
1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2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3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
而蒙世之温蠖乎
高中语文第六册文言文单元中的
18
个常见文言虚词-
“
乃
”
乃
乃在高中课本第
6
< br>册《报任安书(节选)
》内共出现了
7
< br>次
1
.且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
2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
3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
《国语》
;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
《说
难》
《孤愤》
;
《诗》三百篇,大底圣
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4
.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5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6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乃在高中课本第
6
< br>册《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内共出现了
8
次
1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2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璧有瑕,请指示王
3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4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
五都予赵
5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
王恐,不敢不献
6
.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7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8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乃在高中课本第
6
< br>册《屈原列传
(
节选
)
》内共出现了
4
次
1
.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
委质事楚
2
.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3
.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4
.乃作《怀沙》之赋
乃在高中课本第
6
< br>册《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
》内共出现了
7
次
1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
2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3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
车骑自迎嬴
4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
秦军,与赵俱死
5
.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 p>
6
.臣乃市井鼓刀屠
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
7
.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高中语文第六册文言文单元中的
18
个
常见文言虚词-
“
其
”
其
其在高中课本第
6
册《报任安书(节选)
< br>》内共出现了
20
次
1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
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
辱,其次关木索、被菙楚受辱,其
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
腐刑极矣
2
.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
其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3
.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
;彭越、张
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
,衣赭衣,关
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居室
4
.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
不辱也
5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p>
6
.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
思垂空文以自见
7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
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
< br>8
.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9
.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
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
哉
10
.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
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11<
/p>
.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其在高中课本第
6
< br>册《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内共出现了
11
次
1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2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3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
可使
4
.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
“
大王欲得璧
,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
悉召群臣议,皆曰:
„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5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6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
赵
7
.相
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8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9
.相如曰:
“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10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惧生
其在高中课本第
6
< br>册《屈原列传
(
节选
)
》内共出现了
25
次
1
p>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2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
„
非我莫能为
‟
也
3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
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4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5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
见义远
6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7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8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
将唐眜
9
.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10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
11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
之中三致志焉
12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
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13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
于秦,为天下笑
14
.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15
.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
16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
秦所灭
其在高中课本第
6
册《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
》内共出现了
p>
8
次
1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
士
2
.侯
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
3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
/p>
4
.如姬为
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
5
.公子从其计,请如姬
6
.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
鄙,公子亦自知也
7
.已却秦存赵,使将将其军归魏,而公子独与客留赵
高中语文第六册文言文单元中的
18
个常见文言虚词-
“
且
”
且
p>
且在高中课本第
6
册《报任安书(节选)<
/p>
》内共出现了
6
次
1
.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
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
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
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
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
夫受辱居室
2
.且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
3
.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
处不勉焉
4
.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
5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
辱先人,亦何面
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
6
.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且在高中课本第
6
册《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内共出现了
5
p>
次
1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2
.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
至赵,赵立奉璧来
3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