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巡山小妖精
996次浏览
2021年02月13日 11:3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13日发(作者:一度君华)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 级数学上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


整式的加减、



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初步四个章节的容


.


第一章



有理数



一.



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


有理数:



(1)


凡能写成


q


(


p


,


q


为整数且


p



0


)

< br>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


.


正整数、


p


0


、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


数统称有理数


.


注意:


0


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a

不一


定是负数,


+a


也不一定是正 数;



不是有理数;



页脚


.
















































































(2)


有理数的分类







正整数


正有理数



正分数






有理数






负整数



负 有理数




负分数







正整数



整数







有理数




负整数





正分数



分数




负分数



2


.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


3


.相反数:



(1)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


反数;


0


的相反数还是


0




(2)


相反数的和为


0



a+b=0



a



b< /p>


互为相反数


.


4.


绝对值:



(1)


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


0


的 绝对值是


0


,负数的绝对值


是它的相反 数;


注意:


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


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a


(


a



0


)

< br>(


a



0


)




a



a




0


(


a



0


)



a





a


(

< br>a



0


)






a


(


a



0


)


;绝对值


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


有理数比大小:



1



正数的绝对值越大,

< p>
这个数越大;



2



正数永远比


0


大,负数永远比


0


小;



3


)正数大于一切负


数;



4< /p>


)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5


)数轴上


的两个数,


右边的数总比 左边的数大;



6


< br>大数


-


小数





0



小数


-


大数





0.


页脚


.















































































6.< /p>


互为倒数:乘积为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注意:


0


没有倒


数;

< br>若



a



0



那么


a


的倒数是


1




ab=1



a


< br>b


互为倒数;


a



ab=-1



a



b


互为负倒数


.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 p>


1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 相加;




2


)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


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


)一个数与


0


相加,仍得这个数


.


8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



加法的交换律:


a+b=b+a




2



加法的结合律:



a+b



+c=a+



b+c



.


9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


数 ;即


a-b=a+



-b



.


10


有理数乘法法则:




1


)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


)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p>




3


)几个数 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


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


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页脚


.

















































































1


)乘法的交换律:

ab=ba




2


)乘法的结合律:



ab


)< /p>


c=a



bc






3


)乘法的分配律:


a


b+c



=ab+ac .


12


.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注意: 零不能做除数,



a


无意义

< p>
.


0


13


.有理数乘方 的法则:




1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2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



n


为正奇数时


: (-a)

< br>n


=-a


n


< br>(a -b)


n


=-(b-a)


n


,



n


为正偶


数时


: (-a)


n


=a


n






(a-b)


n


=(b-a)


n


.


14


.乘方的定义:




1


)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2


)乘方中,相同的因 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


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15


.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


10< /p>


的数记成


a


×


1 0


n


的形式,


其中

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


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


.


16.


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 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


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


.


17.


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


页脚


.















































































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


18.


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


.




本章容要求学生正确认识有理数的 概念,在实际生活


和学习数轴的基础上,理解正负数、相反数、绝对值的意义

< p>
所在。重点利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


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


.


激发学生< /p>


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培养学生的观察、


归纳与概括的能力,


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数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讲授


本章容时,


应该多创设情境,

< br>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


位。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一.知识框架







.


知识概念



1


.单项式:在代数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运算。< /p>


或虽含有除法运算,


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一类代数式叫单项



.


页脚


.
















































































2


.单项 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不为零的数字因数,叫


单项式的数字系数,简称单项式的系数 ;系数不为零时,单


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


3


.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


4


.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 就是


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


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通过本章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1.



理解并掌握单项式、多项式、< /p>


整式等概念,


弄清它们之间


的区别与联系 。



2.



理 解同类项概念,


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掌握去括号时


符号的变化规律,


能正确地进行同类项的合并和去括号。



准确判断、


正确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


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3.



理解整式中的字母表示数,


整式的加减运算建立在数的运


算基础上;理解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的 依据是分配律;理解


数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在整式的加减运算中仍然成立。




4


.能够分析实际问题 中的数量关系,并用还有字母的式子


表示出来。



在本章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小组讨论、合作


页脚

.















































































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


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



一.



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

.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



1



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


方程


.


2


.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ax+b=0



x


是未知数,


a



b

是已知数,且


a



0



.


3


.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整理方程



……



去分母



……



去括号



……



移项



……



合并同


类项



……



系数化为


1


……



(检验方程的解)


.


页脚


.
















































































4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1


)读题 分析法


:


…………



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



仔细 读题,找出表示相等关系的关键字,例如:


“大,小,


多,少, 是,共,合,为,完成,增加,减少,配套


-----




利用这些关键字列出文字等式,


并且据题意 设出未知数,



后利用题目中的量与量的关系填入代数式,得到 方程


.



2


)画图分析法


:


…………



多用于“行程问题”



利用图形分析数 学问题是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体现,



细读题,

< p>
依照题意画出有关图形,


使图形各部分具有特定的


含义,


通过图形找相等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从而取得布


列方程的依据,


最后利用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可把未知数看


做已知量)


,填入有关的代数式是获得方程的基 础


.


11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用公式:




1



行程问 题:




距离


=


速度·时间





速度



距离



时间




< /p>


时间



距离


;< /p>



速度



2











=



< br>·







工时


< /p>


工作量




工效


工效



工作量




工时



(< /p>


3



比率问题:




部分


=


全体 ·比率






比率



部分





全体


全体



部分




比率


页脚


.
















































































4



顺逆流问题 :




顺流速度


=


静水速度


+


水流速度,

< p>
逆流


速度


=


静水速度


-


水流速度;




5


)商品价格问题:




售价


=


定价 ·折·


1



,利润

=


售价


-



10


本,



利润率

< br>


售价



成本

< br>


100


%


< br>


成本



6

)周长、面积、体积问题:


C



= 2


π


R



S< /p>



=


π


R


2



C


长方



=2(a+b)



S


长方形


=ab




C


正方形


=4a

< br>,




V


正方体


=a


3


V


S


2


2


2


正方形


=a



S


环形


=


π


(R


-r


),V


长方体


=abc


2


h


圆柱


=


π


R


< p>
V


圆锥


=


1


π


R


2


h.


3





本章容是代数学的核心,也是所有代数方程的基础。丰


富多彩的问题 情境和解决问题的快乐很容易激起学生对数


学的乐趣,


所以要注 意引导学生从身边的问题研究起,


让学


生在主动学习、探究学习 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体


会数学思想方法。



第三章



图形的认识初步






知识框架



页脚


.

















































































本章的主要容是图形的初步认识,


从 生活周围熟悉的物


体入手,


对物体的形状的认识从感性逐步上升 到抽象的几何


图形


.


通过从不同方向看 立体图形和展开立体图形,初步认


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


.


在此基础上,认识一些简单


的平面图形——直线、射线、线段 和角


.


本章书涉及的数学


思想:


< p>
1.


分类讨论思想。在过平面上若干个点画直线时,应注意对


这些点分情况讨论;


在画图形时,


应注意图形的各种 可能性。



2.


方程思想。在处理有关 角的大小,线段大小的计算时,常


需要通过列方程来解决。


< /p>


3.


图形变换思想。在研究角的概念时,要充分体会对射线旋


转的认识。


在处理图形时应注意转化思想的应用,

< br>如立体图


页脚


.















































































形与平面图形的互相转化。



4.


化归思想。


在进行直线、


线段、

< p>
角以及相关图形的计数时,


总要划归到公式


n(n -1)/2


的具体运用上来。



七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 级数学下册主要包括相交线与平行线、平面


直角坐标系、三角形、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 式与不等式组


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述六章容。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

< br>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


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 邻补角。



页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