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二次函数
开口方向
对称轴
顶点
增减性
最大(小)值
y = ax2 a>0
时,开口向上;
a<0
抛时,开口向下。
x=0
(
0
,
0
)
<
/p>
当
a>0
时,在对称轴左侧,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在
对称轴
右侧,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当
a<0
时,在对称轴左侧,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右侧,
y
随
x
的增大
而减小。
当
a>0
时,当
x=0
时,
=0
;
当
a<0
时,当
x=0
时,
=
0
;
y
= ax2+c x=0
(
0
,
p>
c
)
当
a>0
时,当
x=0
时
,
=c
;
当
a<0
时,当
x=0
< br>时,
=c
;
y = a
(
x-h
)
2 x=h
(
h
,
0
)
当
a>0
时,当
x=h
时,
y
最小
=0
;
当
a<0
时,当
x=h
时
,
y
最大
=0
;
y = a
(
x-h
)
2 +k x=h <
/p>
(
h
,
k
)
当
a>0
时,当
x=h
时,
y
最小
=k
;
当
a<0
时,当
x=h
时,
y
最大
< br>=k
;
y = ax2+bx+c x=
(,)
当
a
>0
时,当
x=h
时,
y
最小
=k
;
当
a<0
时,当
x=h
时,
y
最大
=k
;
其中
h=
,
k=
★二次函数
y = ax2
、
y =
ax2+c
、
y = a
(
x-h
)
2
以及
y = a
(
x-h
)
2 +k
的
形状相同,只是位置不同,相互之间可以通过平移得到,一般式
y =
ax2+bx+c
可以通过配方化成
y = a
(
x-h
)
2
+k
的形式。
3.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二次函数解析式常见有三种形式:
①一般式:
y = ax2+bx+
c
(
a
、
b<
/p>
、
c
是常数,且
a≠0
)
②顶点式:
y = a
(
x-h
)
2 +k
(
a
、
h
、
k
是常数,且
a≠0
)<
/p>
③交点式
:
y=a
(
x-x1
< br>)(
x-x2
)(
a
、
x1
、
x2
是常数,且
a≠0
,<
/p>
x1
、
x2
是抛
物线与
x
轴交点的横坐标)。
★抛物线
y = ax2
的开口大小
由∣a∣决定:∣a∣越大,开口越小;∣a∣
越小,开口越大。
一般式
y=ax+bx+c(a≠0,a
、
b
、
c
为常数
)
,顶点坐标为(
-b/2a,4ac
-b²
/4a)
;
顶点式
y=a(x-
h)²;+k(a≠0,a
、
h
、
k
为
常数
),
顶点坐标为(
h,k
)对称轴为
x=h
,顶点
的位置特征和图像的开口方向与函数
y=ax²
;
的图像相同,
有时题目会指出让你用
配方法把一般
式化成顶点式;
交点式
y=a(x-x1)(x-
x2) (a≠0) [
仅限于与
x
轴即
y=0<
/p>
有交点
A
(
x1
,
0
)和
<
/p>
B
(
x2
,
p>
0
)的抛物线
,
即
b2-
4ac≥0]
;
由一般式变为交点式的步骤:
∵
X1+x2=-b/a
x1·
x2=c/a
∴
y=ax²
;+bx+c=a
< br>(
x²
;+b/ax+c/a
)
=a[
﹙
x²
;-(x1+x2)x+x1x2]=a(x-x1)(x-x2)
重要概念:
a
,
b
,
c
为常数,
a≠0
,且
< br>a
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
a>0
时,开口方
向向上;
a<0
时,开口方
向向下。
a
的绝对值可以决定开口大小。
a
的绝对值越
大开口就越小
,a
p>
的绝对值越小开口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