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初一下学期数学知识框架及知识点总结

别妄想泡我
820次浏览
2021年02月13日 12:3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13日发(作者:西门豹课本剧)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梳理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知识结构图

















相交线



相交线





垂线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平行线



平行线及其判定

























平行线的判定
























平行线的性质









平行线的性质
























命题、定理



平移



二、知识定义



邻补角:


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


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


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对顶角:


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叫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



这样的 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垂线:


两条直线 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


一条的垂线。



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 p>
同位角:∠


1


与∠


5


像这样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


角叫做同位角。


内错角:∠


2


与∠


6


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 br>同旁内角:∠


2


与∠


5


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命题: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平移: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


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 br>对应点:


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


都是由原图形中 的某一


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三、定理与性质



对顶角的性质:


对顶角相等。



垂线的性质:



性质

< br>1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


2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 线段中,垂线段最


短。



平行公理:< /p>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 p>
平行公理的推论: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

那么这两


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


1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


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


3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 补。



平行线的判定:



判定


1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


2


:内错角相等,两直 线平行。



判定


3

: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四、经典例题




1



< /p>


如图,


直线


AB,CD,EF

< p>
相交于点


O




AOE=54


°,



E OD=90


°,求∠


EOB


,∠


COB


的度数。







2




如图


AD


平分∠


CAE


,∠

B = 350


,∠


DAE=600



那么∠


ACB


等于多少?







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相邻的内角的

4


倍,


等于与


它不



相邻的一个内角的


2


倍,则 这个三角形各角的度数为


(




)








A



450



450



900





B



300



600



9 00



C



250



250


1300




D



360



720

< p>


720






4






已知如 图,求∠


A


+∠


B

+∠


C


+∠


D

+∠


E


+∠


F

的度数。




< br>C


B


A


F


E


A


B


C


D


C


D


A


1


2


E


B




5






如图,


A B



CD



E F


分别与


AB



CD


交于


G



H



MN



AB



G


,∠


CHG=1240


,则∠


EGM


等于多 少度?



A




C


H


F


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知识结构图



















有序数对



平面直角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用坐标表示平移



二、知识定义



有序数对:

< p>
有顺序的两个数


a



b< /p>


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


记做(


a,b




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内,


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


组成平面 直角坐标系。



横轴、纵轴、原点:


水 平的数轴称为


x


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



y


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p>



坐标:


对于平面内任一点


P


,过


P


分别向

< p>
x


轴,


y


轴作垂线,垂< /p>


足分别在


x


轴,


y


轴上,对应的数


a,b


分别叫点


P


的横坐标和纵


坐标。


M


E


G


B


N


D


象限:


两条坐标轴把平面分成四个部分,右上部分叫第一象限,


按逆时针方向一次叫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坐标轴上


的点不在任何一个象限内。




三、经典例题




1






一个机器人从

O


点出发,向正东方向走


3


米到达


A1


点,


再向正北方向走


6


米到达


A2


点,


再向正西方向走


9


米到达


A3


点,再向正南方向走


12


米到达


A4


点,再向正东方向走


15


米到达


A5•


点,如果


A1


求坐标为(


3


< br>0



,求点



A5•


的坐标。







2







如图是 在方格纸上画出的小旗图案,


若用


(0



0)


表示


A


点,


(0



4)


表示


B


点,那么


C

< br>点的位置可表示为


(





)


A


、< /p>


(0



3)



B



(2


,< /p>


3)



C


、< /p>


(3



2)



D



(3


,< /p>


0)






3







如图< /p>


2


,根据坐标平面内点的位置,


写出以下 各点的坐标:



A(






)



B(






)



C(








)







C




-1






B


C


A



2


y


A




D




O


1


E




x


B


F



3



4







如图, 面积为


12cm2


的△


ABC



x


轴正方向平移至△


DEF


的位置,相应的坐标如图所示(


a



b


为常数)




1



、求点


D



E


的坐标




2



、求四边形


ACED


的面积。









5







过两点


A



3



4



,B



-2



4


)作直线< /p>


AB


,则直线


AB(







)


A


、经过原点













B


、平行 于


y




C< /p>


、平行于


x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第七章




三角形



一、知识结构图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中线



























角平分线






三角形的内角和













多边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外角和













多边形的外角和




二、知识定义


三角形:


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

形叫做三角形。



三边关系:


三角 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任意两边的差小于


第三边。



高: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 线作垂线,


顶点和垂


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中线:


在三角形中,


连接 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


角形的中线。



角平分线:


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

< p>


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 br>


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

< p>
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


三角形的稳定性。



多边形:


在平面内,


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 成的图形叫做多


边形。



多边形的内角 :


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 br>多边形的外角:


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

< br>多边形的外角。



多边形的对角线:

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


叫做多


边形的对角线 。



正多边形:


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 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


做正多边形。


< br>平面镶嵌:


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

盖,叫做用多边形覆盖平面。




三、公式与性质



三角形的内角和:< /p>


三角形的内角和为


180


°



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性 质


1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性质


2


:三角形 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多边形内角和公 式:


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n-2



·


180


°



多边形的外角和:


多边形的内角和为


360


°。



多边 形对角线的条数:



1




n


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


n-3



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 词(


n-2


)个三角形。


< p>


2



n


边形共有


n(n


-


3)


条对角线。



2



四、经典例题




1





如图,已知△


ABC


中,


AQ=PQ



PR=PS



PR



AB



R



PS< /p>



AC



S


,有以下三个结论:①


AS=AR


;②


QP



AR


;③< /p>



BRP


≌△


C SP


,其中


(




)




(A)


全部正确




(B)


仅①正确




(C)


仅①、②正确




(D)


仅①、③正

< br>确







2



如图,结合图形作出了如下判断或推理:






①如图 甲,


CD



AB



D


为垂足,那么点


C



AB


的距离


等于


C



D


两点间的距离;





②如图 乙,如果


AB



CD

< br>,那么∠


B=



D







③如图丙,如果∠


ACD=



CAB


,那么


AD< /p>



BC






④如图丁,


如果∠


1=



2



D=120


°,


那么∠


BCD=60


°.



中正确的个数是


(






)


个.





(A)1






(B)2






(C)3






(D)4








3






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


画出,



DEF


和△< /p>


DEG(F



G



能重合


)


,使得△

< br>ABC


≌△


DEF


< p>
DEG


.你能说明它们为什么


全等吗


?









4



< /p>


测量小玻璃管口径的量具


CDE


上,


CD=l0mm



DE=80mm


.如果小管口径


AB


正对着量具上的

< p>
50mm


刻度,


那么小管口径

AB


的长是多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