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孩子的学习自觉性?

别妄想泡我
879次浏览
2021年02月13日 12:5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13日发(作者:狂奔的蚂蚁)


怎样培养孩子的学习自觉性?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 子能够主动自觉地学习,尤其是上小学的孩子,还没


有能力深刻认识学习的重要性,


不可能从内心深处激发出自觉学习的激情,


因此,

< br>家长正确的教育引导,


对孩子学习自觉性的影响十分重要。


那么作为家长,


在提


高孩子学习的自觉性上能有什么样的帮助 呢,我们不妨来共同探讨一下。




首先是要舍得投入精力。几乎没有家长会认为自己在孩子的培养上是不


舍 得投入的。


是的,


让孩子参加一个又一个的学习辅导班,


节假日让孩子完成一


本又一本的课外练习,以期通过这种高强度的辅导 和做题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


趣,


让孩子在习以为常中增强学习的 自觉性。


但这种方法对很多孩子来说也许是


南辕北辙、


适得其反。


没完没了的把孩子圈在功课中,


不仅 容易激起孩子的厌学


情绪,


而且容易使孩子养成被动学习的不好 习惯。


究其原因,


并不是上辅导课和


做 习题不对,


而是家长只重视了促进学习效果的工具性手段,


忽视 了使用学习过


程中的情感引导。上辅导课和做习题,孩子所面对的都是

< br>“


无情



的数字、词句


和任务,


没有情感的交流,


让一个几岁、


十几岁的孩子对一件每天必须面对却又


是没有生机活力和情感互动的事 物感兴趣,


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因此,


在孩子


的学习上,


家长不仅要重视知识的拓展和掌握程度的巩 固,


舍得资金的投入,



要注重情感和 思想的交流,


舍得投入大量的精力。


方法其实很简单,


就是要在孩


子的身上花时间,


在孩子的学习中耐 心辅导,


在学习氛围的营造上做榜样。


孩子

学习的时候,


家长经常在他身边看书、


写文章,

< p>
或者是看看孩子的课本、


练习册;


对孩子不懂的问 题,


及时地和他一起探讨,


一起寻找破解的途径;


发现孩子功课


中的错误,


分析一下原因是什么,


如果下次遇到应怎样克服。


自觉性其实就是孩


子学习兴趣的反映,


是一种情感互动的结果,


如果不投入大量 的情感,


任何孩子


都不可能



无师自通



地去自觉学习的。

< br>




其次是要 让孩子能够自己选择学习的方式。


要自觉就必须自主,


没有自主


的自觉是不能长久的。因此,在孩子的学习方式上家长应给予其充分的自主权,


让孩子在一种适应他自身喜好的、


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去学习。

< p>
我的女儿就喜欢趴


在床上和上洗手间时看书,


为此 她妈不少吵她。


有一次只有我俩在家,


我说一会


儿检查她新学的英语课,


由于平时我对她管束得不是很严,

因此,


她毫无顾忌地


往床上一躺开始听录音、


背课文,


不到


20


分钟,< /p>


她就把平时要用


40


分钟的课

< p>
文背得滚瓜烂熟。给家属讲了以后她不信,她又试了几次,果然如此。看来,在

孩子的学习过程中,


只提出总体的要求,


具体的细节让孩子 自己去把握,


更能激


发孩子的学习自觉性,

增强学习的效果。


比如平时只要求孩子写字时坐姿要端正、


做题时一定要细心、


读书时要留心精彩词句的应用以及用多长时间完成多少作业


和练习等等,而其他的方面都由孩子自己做主,我把这种学习方法叫做



快乐学


习法



。让孩子自己选择学习的方式,学习就会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





第三是要让孩子能够 看到完成学习任务后尽情玩乐的希望。


玩是孩子的天


性,


学习的自觉性如果脱离了天性,


那一定是空中楼阁。

< br>而现在很多家长就是希


望孩子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去玩,


用 尽可能多的时间去看书学习,


且不说这种愿望


的是与非,


单从其可能性上讲,


就是不现实的。


在玩与学 的关系上家长要把握的


就是一个度的问题,


只有做到了既有时间 玩,


又有时间学习,


才能达到良性的学


习娱乐双赢结果。所谓度,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尺度,有的孩子每天可能要有


两个小时 的玩乐时间,


有的孩子每天可能要有三个小时的玩乐时间,


但无 论是什


么样的孩子,


要达到双赢,


就必 须做到两个确保:


一是确保孩子在学习时能够看


到完成任务后去 玩的希望。


这一点看似简单,


可很多家长往往却都忽视了,


周末


和节假日给孩子安排了满满的辅导和练习,孩子一点都看不到什 么时候是尽头,


他的学习就只是应付大人,


甚至是熬时间,


何谈自觉学习;


二是确保孩子玩得尽


兴。既 然去玩,就要让孩子抛开各种压力,甩掉各种包袱,痛痛快快地玩,开开


心心地玩,


别让孩子在玩的时候去惦记着还有好多作业要做、


还有许多的单词没


背以及还有测验的准备不足充分等等负担。





第四是要体谅和包容 孩子的失误和过错,


更多地鼓励孩子去克服学习上的


困难。对孩 子来讲,表扬是其进步发展的主要动力,尤其是上小学的孩子,任何


简单的问题对他们来 说都是陌生的、开创性的。因此,在孩子的学习上,家长切


不可心浮气躁、


急于求成。


你认为一眼即知结果的数学题,


也许孩子 长时间都弄


不明白,


这就如同陈景润心中十分清楚的哥德巴赫猜 想的复杂推导过程,


但你却


始终不敢问津一样,相比之下,孩子 比你可贵多了。清楚了这样一个道理,我们


就会理解包容在孩子的学习中出现过错是多么 的顺理成章。


具体操作中,


家长主


要是 把握好这样三个环节:


一是包容的目的要十分明确。


原谅孩子的 过错不是为


了袒护孩子的缺点,


而是为了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


孩子只有认为他能够做到的


时候,


他才 会有信心去做,


孩子只有认为可以做好的时候,


他才会有决心去 努力。


二鼓励必须是真实、


艺术和直观的。

如果你的鼓励是孩子意料之中的或是离谱的,


那么不仅会降低鼓励的效果,


还一定会使孩子认为你是在撒谎骗他的。


鼓励既要


有孩子生活学习环境中横向的比较,


也要有孩子成长进步中纵向的对照,


鼓励的


实质是通过家长的引导使孩子认清他自己所不能认清的内在事物和内在 潜力。



是包容和鼓励并不都是好言好语,更不是对孩子的溺爱 和对其失误的漠不关心,


而是理解和支持,


是要求家长能热心地 帮助孩子找准失误的原因,


找到克服问题


的方法和途径,


是家长的胸怀和爱对孩子成长的推动。


错就是错,

错误本身是不


会变成成绩而让家长和孩子去肯定和骄傲的,


能够使失误发生转化的是孩子下一


步应该做什么,怎么去做。





第五是要给孩子一 定的约束力。要让孩子清楚家长对他达到某一期望值


的决心和达不到期望可能带来的后果 。


约束力不应片面地理解成强制力,


应当是

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力和规范力,


强制是其中的一部分,


更多 的是引导。


孩子最爱


的无疑是父母亲,


任何孩子都会想方设法来讨好自己的父母,


包括用养成良好的


学 习习惯这种表达方式。


因此,


只有当期望值是科学合理和孩子能 够做到的时候,


家长的约束力才会对其发生作用。


因此,


你要想提高对孩子的影响力,


就一定要


为孩子 确立一个合理可及的完成目标,


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


觉性。


至于后果,


是孩子为不良习惯所要付出的代价,


这种代价应该是建立在尊


重孩子的人格和特性基础上的,是对孩 子的长远发展和心理品德健康有益的代


价。不同的孩子,对代价的付出有不同的承受力, 有的孩子看见家长不高兴,心


里就十分内疚,


而有的孩子可能要 通过家长的批评,


才会有所收敛和改观。


家长

< br>必须清楚的是,对孩子来说



吃一堑不长一智

< p>


是正常的,不是孩子不可救药的


反映。有的孩子 ,一门心思就想玩,反复教育就是改不了,对此,家长一定要有


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持久引 导的耐心。


教育引导的方法很多,


比如用其他孩子做比


较,用好的故事来启发,也可以用减少玩乐时间来惩罚等等,但无论如何,都不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