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6 忆读书(教案)

玛丽莲梦兔
702次浏览
2021年02月13日 13:1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13日发(作者:什么电影搞笑)


26


忆读书




1.


认识


17


个生 字,其中有


3


个多音字,会写


14


个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作者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她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



3.


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我 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



4.< /p>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领悟作者的观点,并学会阐述自己的观点。



5.


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深刻内涵。

< p>




重点



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作者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她认 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





难点



1.


结 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



2.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领悟作者的观点,并学会阐述自己的观 点。



3.


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 好书”的深刻内涵。




1.


名言警句,引入课题。



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两则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导< /p>


入课题,让学生通过对这两句名言的理解总结出:读书要有方法,要勤奋,要多读书、读好 书。



2.


勤查细检,积累词语。



让学生通过查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厌烦”“荒唐”“兴亡盛衰”“自作多情”“索然无


味”“朦朦胧胧”等词语的意思,运用造句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每个词语,为以后写作 积累素


材。


(适当运用多媒体)



3.


整体感悟、分层剖析。



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要由浅入深,逐层递进,慢慢< /p>


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学生讨论交流,了解更多的关于读书、做人的道 理。




1.


预习提纲




1


(1)


练习快速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

利用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生字、词语的意思。


2.


多媒体课件


(内含


40


分钟舒缓优美的轻音乐)





教学课时



2


课时




1


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


16


个生字,其中有


3


个多音字,会写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



2.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 作者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她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



一、名言导入,激发兴趣。



1.


本课是关于读书的,那么关于读书的名言你知道哪些?


< p>


1



书读百遍,其义自 见。




2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2.< /p>


同学们说的都不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位作家的课文,这篇课文是这位作家七十多岁的时 候写的,


饱含着作者的智慧,这位作家就是——冰心。


(冰心, 这个名字出自“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


玉壶”。)



3.


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冰心(


1900


1999


),女,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诗人, 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


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



代表作:《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繁星》《春水》等。



1999



2



28


日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


9 9


岁,被称为“世纪老人”。



4.< /p>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世纪老人”的《忆读书》。



二、识记字词,理解词义。




2


1.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把生 字词圈画出来,并试着给课文分段落。



2.


指名学生认读词语。



舅父



津津有味



英雄



无限



一知半解



述说



厌烦



荒唐



辛酸



访问



书刊



烦琐



真情实感



质朴



刊物



预设:


“津津有味”中的“津”是前鼻音“


j


ī


n


”,“质朴”中的“朴”读三声“


p


ǔ


”。



3.


认读会认字。







































1


)学生读生字,教师相机正音。



预设:


“斩”“煞”“呻”是翘舌音。




2


)课本中标蓝色的字是多音字,谁 来说一说这几个多音字的另外的读音?指名学生回答。





[


ju< /p>


à


n


]


①字画;书本:长卷,画卷,手卷。



②量词,书籍的册本或篇章:上卷,藏书十万卷。



③考试用的印有试题、供解答的纸:试卷。



④文件;档案:案卷。



[

< p>
ju


ǎ


n


]


①把东西弯转成圆筒形:卷尺,卷帘子。



②被风、流水等裹住并掀动:卷入。



③弯转成圆筒形的东西:烟卷儿,蛋卷。




3






[


zhuó


]


①穿(衣):着装。



②接触,挨上:着陆。



③下落,来源:着落。



[


zhāo


]


①计策,办法:高着儿。



②放,搁进去:着点儿盐。



[


zháo


]


①表示动作正进行:走着。



②表示程度深:好着呢。



③用作介词:沿着、顺着。




通过字义记忆字的读音。



4.


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

































1


)找同学说一说这些字应该注意些什么。



预设:


“衰”不要漏写中间的一横,不要写成“哀”。




2


)生自由练习两遍,师巡视指导。




五年级的学生识字习字水平已经很好了, 所以习字应更加注意字的整体架构。


5.


理解词语意思。




4




一知半解: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



索然无味:形容毫无趣味。



朦朦胧胧 :模模糊糊,不清楚。也可指人意识十分不清晰或事物界限不清。


(可以先出示词语部分,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试着理解,然后再出示词语的意思。)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请同学们快速的默读一遍课文,想想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有哪些?并 把相应


的词语画出来。



预设:


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叙述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有:七岁时;那时;此后


;


十二三岁时等。



2.


作者多年读书生涯的切身体会是什么?可以用文中哪句话概括?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预设: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3.


作者围绕自己多年读书生涯的切身体会,回忆了哪些具体事 例?请抓住关键词,从中概括第


2


自然段


至第


13


自然段的内容要点。



先指名学生回答,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出示课件:




1.


读书好。从书中得到快乐,懂得 道理。



2.


多读书。作者告诉我们, 她从七岁开始读《三国演义》,直至晚年仍在“读万卷书”。



3.


读好书。作者说,她“会挑选、比较”。



四、课内小结。



“吾生也有涯,而知 也无涯”,人生中通过经历获得的经验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其他方


式方法来获得 经验,最好的方法便是读书。



五、布置作业。



盘点本课出现的书, 查找资料,标注好作者及著书年代,完成下列表格。





5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