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池上》《小而垂钓》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
p>
《池上》
《小而垂钓》教学设计
作者
陆凤娟
教材简析:
两首古诗传神地刻画了天真可爱的乡村孩子形象,给了我们无
限的遐思、纯真的童心和朴素
的美感。
《池上》
诗人用质朴的语言,
白描的手法,
把小娃娃天真无暇的
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小而垂钓》诗人描绘了一个乡村儿童在河边学钓鱼的情景,流露
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教学目标:
1
、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
学会诗中的生字:撑、艇、浮、萍、稚、侧。
3
、
p>
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难点:
1
、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中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
、
感受古诗语言的精练之美。
教学准备:查阅诗人、诗作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
、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
上》
,丰富古诗积累。
重点难点:
1
、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
鸣。
2
、
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
、
“不解”
、
“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
、
p>
导语:同学们,还记得杨万里《小池》这首诗吗?谁背给大家听听。
2
、
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首古诗,也是讲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
3
、板书课题,齐读。
3
、
简介白居易。
(
1
)请学生谈谈对作者的了解
你学过白居易的哪首诗?
《江南好》
、
《草》
(
2
)教师补充介绍白居易:
p>
唐代有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
/p>
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
他写了很多诗,
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
即有名的
“讽
刺诗”
。他热爱大自然,写下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
,通俗易懂,老少
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
3600
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
、学生自读《池上》
。要求:读准
字音,读通诗句。
2
、检查。
(
1
)读准
字音:撑、艇、萍都是后鼻音。
(
2
)齐读诗歌:说说池塘上发生了一
件什么事?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句。
1
、再次自由读诗,试着理解诗句的饿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p>
2
、同桌交流,理解诗意。
3
、指名交流,指导理解诗句意思。
重点指导理解:
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藏:隐藏。
一道:浮萍被小船分开后,一时难以合拢而留下的踪迹。
开:分开。
四、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1
、
你从这首诗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娃?
(天真、可爱、顽皮、活泼、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乡村小孩)
2
、
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偷采:结合自己小时候“偷偷”做的一些顽皮之事,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
p>
快乐、无忧、自由
不解:
小娃自以为没有人知道,做得
很机密,很隐蔽,瞒过了大人,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
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
”之事呢!体会孩子的质朴、纯真、可爱
< br>3
、教师:诗人用传神、凝练的词句,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天真无邪、活泼调皮、纯
真可爱的乡
村小娃的形象。你从中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呢?(喜爱之情)
4
、指导朗读全诗。
读出小娃的顽皮活泼、天真可爱,诗人的喜爱之情。
指名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5
、背诵古诗。
五、拓展延伸。
教师:还有哪些古诗也是描写小孩子童真、童心、童趣的,请
你搜集整理,并读一读,去体
会一下,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