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三步应用题(一)
-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
学
教
案
( 2019
—
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
校:
年
级:
任
课
教
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
XX
文讯教育机构
小学数学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三步应用题
(
一
)
教材简介
:
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
,
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
分析能力、
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四年级数学
科目
,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
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
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
一
)
使学生
熟练掌握数量关系及解题思路,会解答简单的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
二
p>
)
提高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掌握数量关系、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既是教学的重点
,也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
一
)
p>
复习准备
1
.板演:
新镇小学三年级有
4
个班,
每班
40
人;
四年级有
114
人.
三
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
.思路训练.
全班同学口答:
(1)
根据条件补充问题,并说出数
量关系.
第
2
页
共
10
页
小学数学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有
5
个教室
,每个教室有
8
盏灯,
____
?
王平同学每天早晨跑
500
米,跑了
5
天,
____
?
8
个打字员共打字
1600
个,
_____
?
三年级有
160
人,四年级有
114
人,
____
?
p>
(2)
根据问题找条件,并说出数量关系.
平均每人采集树种多少千克?
火车速度是汽车速度的几倍?
香蕉比桔子少多少筐?
买足球共用多少元?
订正时说说解题思路,是怎样分析的.
(
二
p>
)
学习新课
1
.新课引入.
复习题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如果
问题不变,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使其成为三步计算
的应用题,应该怎样表示?
学生可能会想到
,四年级人数不直接给出,改为四年级比三年级少
46
人.这样
改是合理
的,但它已不是三步计算题了,因此只能改成:四年级有
3
个班,每班
38
人.
第
3
页
共
10
页
小学数学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教师点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应用题.
(
板书课题:三步应用题
)
2
.出示例
3
.
<
/p>
新镇小学三年级有
4
个班,每班
40
人,四年级有
3
个
班,每班
38
人.三年级和四年级
一共
有多少人?
(1)
审题、理解题意.
学生读题后,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师生共同完成线段图:
(2)
分析数量关系.
让学生结合线段图自己分析,并独
立列式解答,然后集体交流,说出解题思路和过程.
生:从最后的问题入手分析,要求三、四年级共有多少人,必
须知道三、四年级各有多
少人.但题中这两个条件都没有直接告诉,因此第一步先算三年
级有多少人?
40
×
4=160(<
/p>
人
)
;第二步算四年级有多少人?
38
×
3=114(
人
)
;第三步再把这两个年级人数合并起
来,
160
+
114=274(
p>
人
)
.就是所要求的问题,即三、四年级的
总人数.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①三年级有多少人?
40
×<
/p>
4=160(
人
)
第
4
页
共
10
页
小学数学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②四年级有多少人?
38
×<
/p>
3=114(
人
)
③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160
+
1
14=274(
人
)
答: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
274<
/p>
人.
p>
刚才的思考方法是从问题入手,找出所需要的条件,然后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
后算什么.
<
/p>
大家再想一想,如果从题目的条件入手分析,那么题目中哪两个条件有密切关系?可以
p>
得到什么新的数量?
学生会说出:三年级有
4
个班,每班
40
人,可以求出三年级有
40
×
4=160(
人<
/p>
)
;四年级
有
3
个班,每班
38
人,可以求出四年级有
38
×
3=114(
< br>人
)
;最后把两个年级人数合并起来,
< br>160
+
114=274(
人<
/p>
)
就是题中要求的问题.
3
.反馈练习.
如果例
3
的已知条件不变,把问题改成三年级比四年级多多少人,应该怎样解答?
全班同学做在本上.
订正时说明是怎样想的.
第
5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