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植物实验报告
-
观察植物实验报告
观察植物玻片标本的实验报告
学校
班级
姓名学号
实验名称: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临时装片
实验目的:
1
、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
2
、学会进行生物观察绘图的基本方法
3
、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
4
、掌握光学显微镜下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实验背景:细胞一般都
很小,用肉眼观察不到,通常要将生物材
料制成玻片标本,
然后
放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观察的材料一定要
做到薄而透明。<
/p>
生物学研究中,
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把标本制成装片。
所以,学会制作临时装片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生物最基本的技能之一。
材料用具:显微镜,水
,镊子,洋葱,载玻片,盖玻片,纱布和
碘酒等。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
、显微镜的取
送:①右手握镜臂;
②左手托镜座;③置于胸前。
2
、显微镜的旋转:①
镜筒朝前,镜臂朝后;②置于观察者座位前
的桌子上,
偏向身体
左侧,
便于左眼向目镜内观察;
③置于桌子内侧,
距桌沿
5cm
左右。
3
、
对光: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
筒徐徐上升,然后转动转换
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②用手指转动遮光器(或片状光
圈),
使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向目镜内注视,同时转动反光镜,使其
朝向光源,使视野内亮度均匀合适。
4
、
低倍物镜的使用:
①用手转动粗准焦螺旋,
使镜筒徐徐下降,<
/p>
同时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镜头,当物镜镜头与载物台的玻片相距
2
~
3mm
时停止。②用左眼向目镜内注
视(注意右眼应该同时睁着),并
转动粗准焦螺旋,
使镜筒徐徐
上升,
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如果不清楚,
可调节细准焦螺旋,至清楚为止。
5
、
高倍物镜的使用:使用高倍物镜之前,必须先用低倍物镜找
到观察的物象,并调到视野的
正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再换高倍镜。
换用高倍镜后,
视野内亮
度变暗,
因此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
光镜的凹面,然后调
节细准焦螺旋。观看的物体数目变少,但是体积
变大。
6
、反光镜的使用:反
光镜通常与遮光器(或光圈)配合使用,以
调节视野内的亮度。反光镜有平面和凹面。对
光时,如果视野光线太
强,则使用反光镜的平面,
如果光线仍旧
太强,则同时使用较小的光
圈;反之,如果视野内光线较弱,则使用较大的光圈或使用反
光镜的
凹面。
实验的主要步骤和方法:
1
、
< br>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一手用食指和拇指轻轻夹住玻片的边缘,
< br>另一只手拿
纱布将玻片放在两层纱布之间,用食指和拇指夹住轻轻擦拭,用
力要均匀。
2
p>
、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以适量为最佳,水滴太小容
易产
生气泡或
干涸,影响观察,水滴太大容易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
3
、用镊子撕取洋葱鳞
茎表面的薄膜,以
0
.
5cm
×
0
.
5cm
为宜。
将撕下的薄膜放
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
,用镊子将其仔细展平,撕下的薄膜越大
就越不容易展平。
4
、盖上盖玻片,用镊
子夹住盖玻片的一端,让一边贴近载玻片缓
缓放下,目的
是防止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5
、
将制成的装片放在显微镜物
载台上,
让盖玻片下的实验材料位
于通光孔的中
央,调焦
观察,此时要注意:
a.
用低倍镜观察。
b
.严格按照显微
镜的操作规程来进行。
6
、染色,将
装片从显微镜载物台上取下,放在桌面上进行染色。
不能直接在显
微镜的载物台上
进行染色,否则会污染显微镜,染色后的装片一
定要擦干净周边的液体,再用显微镜观察
。
洋葱表皮细胞图片
植物多倍体的诱导及其鉴定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掌握化学诱导植物多倍体的原理以及方法
,学习利
用秋水仙素诱导植物多倍体的一般方法及多倍体诱导在植物育种上
的意义。
2.
学习利用细胞学方法观察鉴定多倍体的特点以及诱导染色体加
倍后的细胞学
表现,利用染色体分析的方法对多倍体的细胞做出准确判断。
二、实验原理
生物体的细胞核中都有相对稳定的染色体数目,这是物种
的基本
特征之一。多
倍体是细胞中具有
3
个或
3
个以上的染色体组的生物体。在植物
育种上,利用多
倍体可以改良作物的经济性状,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倍体克
服远缘
杂交过程中的障
碍。
利用一些化学因素诱导
植物产生多倍体,秋水仙素是诱导多倍体
形成最有效和
常用的药品之一,利用
秋水仙素处理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
可以抑制纺锤丝
的形成,使细胞有丝分
裂中期纺锤丝断裂或纺锤体形成受抑制,
有丝分裂后期,
复制的染色体无法移向
两级,
细胞内的染色体加倍,
形成多倍体。
因此在适宜浓
度的秋水仙素作用下,它既可以有效的阻止纺锤体的形成,又不
至于对细胞发生
<
/p>
较大的毒害,
因此,
细胞经一定时期后仍
可恢复正常,
继续分裂,
只是染色体数
目加倍成为多倍性细胞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育成为多倍体植
物。将秋水仙素
处理的植物根尖,制成
临时装片,利用显微镜观察根尖分生区细
胞中的染色体数
目而确定是否形成染色体。
三、实验材料、器具及试剂
1
、实验材料:发芽的蚕豆,蚕豆幼苗
2
、实验器具:显微镜
、解剖针、小试管、刀片、镊子、载玻片、
盖玻片、吸水
纸、试管、培养皿、烧杯。
3
、实验试剂:秋水仙素:
0.1%
浓度。
卡诺固定液:
3
份
95
%酒精与
1
份冰醋酸配制而成。
1mol/l
盐酸,
45%
p>
醋酸,改良苯酚品红,
70%
酒精。
四、实验步骤
1
、取材:
< br>将种子消毒,并于无菌水中浸泡
24
小时后,将蚕豆种<
/p>
子(
2n=16
)培
养在培养皿内
的湿滤纸上,室温或
28
℃发芽,待胚根长达
< br>1~2cm
时,
取出萌发的种子,用自来水洗
2
~3
次,备用。
2
、预处理:将胚根长到
1~2
cm
的蚕豆种子移到盛有
0.1%
秋水
仙
素的润湿的的吸
水纸的培养皿内,室温下处理
4
8h,
待观察到根部有膨大时取出固
定,
< br>与在水中进行培养的蚕豆种子
(一般植物生长周期为
17
~18h
)
做对照。同时,将实验组蚕豆根尖的生长情况与对照组的
蚕豆根
尖
生长情况拍照做对比。
3
、
固定
:
取出秋水仙素处理的蚕豆种子,
用清水洗净萌发的蚕豆
种子上的
秋水
仙素溶液,
剪取约
0.5cm
长的根尖
,
投入
carnoy
固定液中固定
24h
,
清水洗净固定液,再移入
70%
酒精中保存,对照组的蚕豆根
尖也需取
0.5cm
长的根尖投入<
/p>
carnoy
固定液固定
24h,
再移至
70%
的乙醇中保
存。
4
、解离:将蚕豆根尖放入小试管中,加入
1mol/L
的盐酸,量没
过根尖
0.5mm
,
在室温下解离
8~15min
(解离可以使细胞之间
的果胶层软化,经
解离的组织可以使压片步骤顺利进行)
5
、染色:倒掉解离液
,用清水反复冲洗根尖,将根尖置于干净的
载玻片上,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