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知识—对联的句法与结构

萌到你眼炸
743次浏览
2021年02月13日 16:1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13日发(作者:立节)


对联知识



对联的句法与结构

< br>




对联除了要做到对仗和谐 ,平仄合理,节奏有致,词性相近,还


要注意对联的句法问题。





句法问题,实质就是语法的逻辑问 题,句法不通,即使联句意义


再好,也难为佳句,这是属对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常见的对联


(


短联


)


句法 ,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一、并列关系上


下联在形式上平行并列,语气一致,上下联分别 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


明同一个事物,以表示同一主题的称为并列关系,这种形式的联语常


在句中用也、又、既


……


又等,也可以 不用关联,不用关联词,称意


合法。





看游俊作成都武侯祠联: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作者抓住最能 表


现诸葛亮形象的两个方面,两表


(


即 《前、后出师表》


)


,一对


(


《隆中


对》


)


,对诸葛 亮进行了歌颂。





表现了他超人的才智和非凡的功绩。





联语语言精炼,条理清楚,出语惊人。





此类对联,浓笔重彩.形象鲜明, 但如果处理不当,会有单调和


重复累赘之弊。





二、连贯关系上下联按时间顺序叙 述连续的事件,或者按意义上


的承接关系构成,称连贯关系,关联词多用已


……



……


、才

< p>
……



……


等。





例如:台湾省已 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被


逼将台、澎列岛割让日本,其后有些人主 张办海军以图强,可慈禧却


把海军的公款拿去建供她个人享乐用的颐和园,国人无不气愤 ,有人


写出上联予以讽刺。





三、递进关系对句和出句的关系从小而大,由浅入深,由表及


里,这种关系被称为递进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有况、更、不但


……< /p>


而且等。





如一理发店联:不教白发催人老更喜春风吹面生在叙事层次上,


下联比上联更深一层,下联化用白居《草》中诗歌句春风吹又生,寓


意尤浓,此为联句的 高妙之处。





有的联省去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而并不减其递进的意思。





如一旅社联:进门都是客到此即为 家联话末用关联词,但仍是表


示一种递进关系,放入此类。





四、假设关系出句提出假设,对句 作出结论,这种句法关系称假


设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若、如、便、如果


……


就、要是


……


就等等。< /p>





如启功所 撰一联:若能杯水如名淡应信村茶比酒香上联出句提出


假设,对句推出结果,意思是说如 果能将名利视为杯水一样清淡,你


会觉得农家的清茶胜过酒的香醇。




五、条件关系即出句提出条 件,对句得出结果,这种句法关系就


是条件关系。





例如:多勤寡欲益寿延年天地入胸 臆文章生风雷略翻书数则便不


愧三餐多勤寡欲是条件,益寿延年是结果,只有条件具备才 能达成结


果。





以上三联均属此类。





六、转折关系出句推出条件,对句 却从相反的方向去叙说,称转


折关系。





这种句法在对联中很常见。





常用关联词但、却、然等,但也有不用者。





如一理发店联:虽为毫末技艺却是 顶上功夫上联毫末技艺在于


抑,下联顶上功夫,意在扬。





再如:翁同龢自题联:文章真处性 情见谈笑深时风雨来此联虽未


用关联词,不难看出仍为转折关系。





两种境界有弥缕之感,但其转折处却是山回路转,柳暗花明。





关联词的取舍,全在于作者对内容 的处理以及作者的文辞好恶,


此无定法。





七、选择关系上下句分别说两件事 ,表示二者择一,称为选择关


系或称取舍关系。





常用宁


… …



……


、与其


……


不如


……


、但、不等,如:宁为 玉碎不


为瓦全联句以宁


……



……


关联直抒胸臆,表现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的英雄气概。




< br>再如一婚联:但求天长地久何必朝相暮依可以看出,这是一对身


居两地的新婚夫妇 ,为表达爱情的真挚而撰写的对联。





八、因果关系出句和对句分别推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