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的倍数的特征教材分析、设计、反思
-
2012
——
2013
第二学期
教材分析
张多军
《
2
和
5
的倍数
的特征》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因数、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
学的,是求最大公因数、
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从而也是学习约分和通分的必要前提。
学生的分
数运算是否熟练,取决于约分和通分掌握得是否熟练,而约分和通分是否
熟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很快地根据分子、分母的特征看出分子
和分母有什么公因数,能不能很快地求出几个分数的分母的公倍数。因此,
熟练掌握<
/p>
2
、
5
、
3
的倍数的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材先教学
2
、
5
的倍数的特征,再教学
3
的倍数的特征。因为
2
、
5
的
倍数的特征仅仅体现
在个位上的数,比较明显,容易理解。而
3
的倍数的
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定,必须把其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
和
是否为
3
的倍数来判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把它
放在
2
、
5
的
倍数的特征后面教学。
一、
2
的倍数的特征。
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
通过电影院里
“
双号
”
的概
念,
使学生利用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p>
判断出这些
“
双数
”
都是
2
的倍数。
然后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座位号的个位上的数的特点,进而概括出
2
的倍数的特
征。在学生总结了
2
的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教材又介绍了偶数和奇数的
概念。
p>
二、
5
的倍数的
特征。
编排方式与
2
的倍数的特征相似,也是通过实际情境引入,让学生在
观察
5
的倍数的个位上的数的特点基础上概括出
5
的倍数的特征。
三、<
/p>
3
的倍数的特征。
更加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
使学生在观察
——
猜想
——
推翻猜想
——
再
观察
——
再猜想
——<
/p>
验证的过程中,概括出
3
的倍数的特征。
教材上通过
逐步增加提示的方式,减缓学生在概括时的思考难度。
四、教学目标:
1
、掌握
2
、
5
倍数的特征,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2
、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
3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2
、
5
倍数的数的特征;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2012
——
2013
学年度第二学
期
教学设计
张多军
课题
教学
目标
2
、
5
倍数的特征
课型
新授
课时
一课时
1
、掌握
2
、
5
倍数的特征,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2
、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
3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重点、
难点
2
、
5
倍数的数的特征;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教、学具
投影片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数的倍数?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后改进
p>
一
、
复
习
准
提问。
怎样去求一个
学生回答。
备。
二、
学习新
(一)
2
的倍数的特
课。
征。
1
、
教师:
请
说出
100
以内
2
的倍数。
学生回答,教师<
/p>
教师:
请观察
2
的倍
板书(副板书)
。
数,
看它们的个位数
有什么特点?
教师:
谁能说是
2
的
(
个位上是
0
,
倍数的数的特征?
2
,
4
p>
,
6
,
8
。
)
请同学们根据
2
的
倍
数的<
/p>
特征
举例说
一
个
2
的倍数。
2
、偶数和奇数的教
学生口答,老师
学。
板
p>
书
:
个
位
上
奇数和偶数的定义:
是
0
,
2
,
4
,
6
,
在自
然数中,
是
2
的
8
的数,都是
2
倍
< br>数的
数叫
做偶
数
的倍数。
p>
(
0
也是偶数)
,
不
是
2
的倍
数的数叫
做奇数。
教师:奇数、偶数在
请
学
号
是
偶
< br>数
我
们日
常生
< br>活中
你
的同学举手,请
遇
到过
吗?
习惯
上
p>
学号是奇数的同
称
它
们
为
什
么
学
举手。
(及时验
数?
(
单数、
双数。
)
证)
3<
/p>
、练习:
(幻灯)
课
本
17
页“做一做”
。
(二)
5
的倍数的特
征。
1
、
(幻灯)
出示数字
大家观察
5
的倍
表
,请
学生
从中
找
数,看
5
的倍数
出
5
的倍数涂上颜
具有什么特征?
色,然后汇报。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
说一说
5
的倍
数
的
特
征
?
教
师:
请举几个多位数
验证。
教师:
再说一说什么
样的数是
5
的倍数。
总结、板书:个位上
是
0
或者
5
的数,
都
是
5
的倍数。
2
、练习:
(
p>
1
)
、
学号是
5
的
倍数的同学请举手。
点名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