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 2、3、5倍数的特征教案 青岛版

巡山小妖精
815次浏览
2021年02月13日 17:1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13日发(作者:火风凰特种兵)


2



3



5


倍数的特征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 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101



106


页。



教材简析:



本信息窗内容是在学生学 习了因数、倍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来探索


2


< br>3



5


的倍数的特征。通


过呈现



“百数表”和“列举法”让学生从表 中(或列举的数据)找出


2



5


的倍数,并用不同的符


号分别圈出,再观察其特征。在理解

< p>
2


的倍数的特征后,揭示偶数和奇数的含义。对于


2



5


的倍数


的具体特征,则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自己归纳。


2



5


的倍数的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


数 ,比较明显,容易理解,而


3


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 数来判定,必须把其各位上的数


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为


3


的倍数来判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把它放在


2



5


的倍数


的特征后 面教学。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


2



5



3


的 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


2



5


的倍数的特征,


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 p>
2



5


的倍数;



2.


能力目标:知道偶数和奇数的意义,会判 断一个自然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3.


情感目标: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增强学生的

探索意识,进一步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2


< br>5


的倍数的特征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选择一个 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事件(如六.一节目汇演、阳光体育运动活动现



场等)引出信息窗情境图。



谈话:同 学们,


“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


,阳光体育运动让 我们健



康快乐成长,让我们一同欣赏活动中的精彩瞬间吧!



[


设计意图


]


从生活情境入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感受数学来自生活,生活中


处处有数学。



二、合作探究、概括特征。



1.


提出问题。



观察情境图,根据信息让学生独立提出数学问题。


< p>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跳圆圈舞的共有多少人?”对这


些简单的计算问题要一略而过,把学生的提问引到:跳交谊舞(圆圈舞)可以派多少人?



2.


学习


2


的倍数的特征。




1


)跳交谊舞可以派多少人?



学生可 能列举很多不同的数(如


6



8



20



14



98


等)



问:你能用学过的知识用一句话概括说说可以派多少人?



学生可能说是


2


的倍数,也可能说是双数等 。




2


)< /p>


2


的倍数特征。



问:


2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备了“双”即为“

2


个”的经验,可能从列举的数中概括出:都是双数等


结论 。




问:生活中哪里用到双数?




学生可能说出:街道的门牌号一边是双数一边是单数,阶梯教室的座位号一排是双数一排是单


数等。




问 :这些双数都是


2


的倍数,它们有什么特征呢?对待数学问题不 能只凭猜测,要进行验证。


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老师为你提供一张百数表,你可以从表中把


2


的倍数圈出来,也可以把


2


的倍数


写出来,然后观察这些数有什么特征。




3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小组合 作研究。




4


)汇报交流。



学生的结论可能有:



个位上是双数



与十位没有关系,个位 是


0



2


、< /p>


4



6



8


(学生只要说的有道理就应该肯定,引导学生研究个位有什么特征 与十位有什么关系来总结特


征)



小结 :所有


2


的倍数的个位上都是什么数?(


0



2



4



6



8



。因此,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

< p>


倍数,只要看这个数什么部分的数就可以了?(个位上的数字)




5


)验证结论。< /p>




刚才我们研究的这些数比较小,你 能举一个多位数来验证一下吗?



学生自己举例验证。




6


)学习偶数、奇数。




①老师介绍偶数、奇数的概念。老师举多个数,学生判断是偶数还是奇数。



②说明:


0


是偶数,但我 们在这个单元中一般不考虑


0




③介绍学习方法:


刚才同学们把


2


的倍数写出来研究的方法叫列举法,


这是一种很好的数学研


究方法。



[


设计意图


]



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双数,


初步感知


2< /p>


的倍数的特征。


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学习

的方法,还要教给学生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而探索研究的方法学生一般想不到,对学生进行探索

< p>
方法的引领和指导十分必要。给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提高自主探索能力。



3.


学习


5


的 倍数的特征。




1

< br>)用刚才的方法自己研究


5


的倍数的特征




2


)交流:个位上是


5



0





3


)学生举例验证 。



[


设计意图

]


前面已经研究了


2


的倍数的特征 ,


学生很容易就发现


5


的倍数的特征,


所以这里应


该让学生独立思考。



4.2



5


倍数的 共同特征。



学生独立思考总结:个位是


0


的数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 p>
5


的倍数。



对有困难的 学生可以引导学生用“百数表”把


2



5


共同的倍数找出来研究特征。



三、巩固练习。



1.


自主练习


2




奇数、偶数学生容易分清,做此题的时候可以比比谁分的快,让疲劳的大脑兴奋起来。



2.


自主练习。



先让学生自己填一填,再交流,然后根据


2


、< /p>


5


共同的倍数让学生把两个集合圈重新画一画


2


的倍数


5


的倍数








[


设计意图


]


练习时不仅巩固


2



5


倍数的特征,而且渗透集合思想。



3.


按要求组数。



0



6



9



7


奇数:



2


的倍数:



5


的倍数:



四、课堂小结: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