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及注释翻译

余年寄山水
742次浏览
2021年02月13日 18:1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13日发(作者:易经的奥秘10)


1.




长歌行




青 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 p>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



,何时 复西归


?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词句注释



⑴长歌行:汉乐府曲题。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



⑵葵:





作为蔬菜名,指中国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诗经


·


豳风


·


七月》:

< p>


七月亨葵及菽。



李时 珍《本草纲目》说



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有紫茎 、白茎二种,以白茎


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最小者名鸭脚葵。其实大如指顶,皮 薄而扁,实内子轻


虚如榆荚仁。



此诗



青青园中葵



即指此。



⑶朝露:清晨的露水。晞:干。



⑷< /p>



阳春



句:阳 是温和。阳春是露水和阳光都充足的时候,露水和阳光都是植物所需要的,都是


大自然的 恩惠,即所谓的



德泽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⑸秋节:秋季。



⑹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华(


huā


):同


< br>花





衰:一说读


“cuī”


,因为古时候没有

“shuāi”


这个音;一说读


shuāi


,根据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除了普通话的规


范发音之外,任何其他 的朗读法都是不可取的。



⑺百川:大河流。



⑻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



⑼老大:指年老了,老年。徒:白白地




[3-5]





白话译文



园中的葵菜呵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 p>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5]

< br>



《长歌行》是一首汉族古典诗歌,属于汉乐府诗,是 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此诗从整


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 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


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全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 ,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的人生


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 借助朝露易晞、花叶秋落、


流水东去不归来,发生了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浩叹,鼓励人 们紧紧抓住随时间飞逝的生


命,奋发努力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 。其主旨体现在结尾两句,


但诗人的思想又不是简单的表述出来,而是从现实世界中撷取 出富有美感的具体形象,寓


教于审美之中。




2.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释



①《敕勒歌》:敕勒(


chì



):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②敕勒川:川:平川、平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北魏时期把 今河


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3]

< br>


③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2]

< p>


④穹庐(


qió


ng lú


):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2]



⑤笼盖四野(



):笼 盖,另有版本作



笼罩



(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一);四野,草 原的四面八方。


[4]



⑥天苍苍:苍苍:青色。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



⑦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⑧见(< /p>


xià


n


):同





,显露。





译文



阴山脚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



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



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欣赏


< /p>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一般认为是 由


鲜卑语译成汉语的。民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 活的豪


情。


[1]


< br>开头两句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

句用



穹庐


作比喻,


说天空如蒙古包,


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


天野相接,


无比壮阔的 景象。最后三句描绘了一幅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有静有动,有形象,


有色 彩。



全诗风格明朗豪爽,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 ,艺术概括力极强,一直受到历


代文论家和文学史论著的一致好评。对它的学术研究,时 至今日也经久不衰。








3.









五绝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






词语注释



⑴解落:吹落,散落。《淮 南子·时则训》:“季夏行春令,则谷实解落。”



⑵解:落。



⑶能:能够。



⑷二月:春季的第一个月。农历二月,指春天。



⑸三秋:农历九月,指秋天。



⑹过:经过。



⑺斜:倾斜。





白话译文



风能吹落秋天树上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的美丽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树倾斜。




4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词句注释



⑴少府:官名。之:到、往。蜀州:今四川崇州。



⑵城阙(


què


)辅三秦: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辅,护卫。三秦,指长安城


附近的关 中之地,即今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别封


给三 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三秦。这句是倒装句,意思是京师长安三秦作保护。五津:指岷江


的五个渡口白华津、


万里津、


江首津、


涉头津、


江南津。


这里泛指蜀川。


辅三 秦:


一作



俯西秦




⑶风烟望五津:

< p>


风烟



两字名词用作状 语,表示行为的处所。全句意为江边因远望而显得


迷茫如啼眼,是说在风烟迷茫之中,遥 望蜀州。



⑷君:对人的尊称,相当于






< /p>


⑸同:一作





。宦(


huà


n

)游:出外做官。



⑹海内:


四海 之内,


即全国各地。


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

< p>
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⑺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比邻:并邻,近邻。


< /p>


⑻无为:无须、不必。歧(



)路:岔 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⑼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意思是挥泪告别。





白话译文



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



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



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青年男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创作背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作者在长安的时候写的。


< p>
少府



,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姓杜的

< p>
少府将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4 ]


5.






5.


宿 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 月近人




[1]





词句注释



⑴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⑵移舟:划动小船。泊:停船靠岸。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


烟:一作“幽”。渚:水中小块陆地。《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


曰渚。”



⑶客:指作者自己。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⑷野:原野。旷:空阔远大。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⑸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1]


[2]



[3]






白话译文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2]



[3]






创作背景



孟浩然于唐玄宗开元十八年 (


730


年)离乡赴洛阳,再漫游吴越,借以排遣仕

< p>
途失意的悲愤。《宿建德江》当作于作者漫游吴越时,与《问舟子》是同一时期的

< br>作品。




6


.


从军行< /p>


(


其四)





(唐



王昌龄)



西安人



青海



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 沙百战穿



金甲,不破楼兰



终不还。


[1]







作品注释



①选自《全唐诗》卷一百四十三。从军行,乐府旧题。



②青海:青海湖。



③穿:磨穿。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