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读书法》的循序渐进,虚心涵养,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的解释!
-
《朱子读书法》的循序渐进
,
虚心涵养
,
切己体察
,
着紧用力
,
居敬持志的解释
!
'
朱子读书法
'
:
1
、循序渐进
,
由浅入深
,
由表及里
,
由小及大
,
由易到难
,
p>
步
步为营
.
读书之
法
,
当循序而有常
2
、
p>
熟读精思:
“大抵观书
,
< br>须先熟读
,
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
口
,
继之精思
,
使其意皆若出自吾之心
,
然后可以有得尔.” “读
书无疑者
,
须教有疑;
有疑者却要无疑
,
到这里方是长进.”又说:
< br>“书始渐未知有疑
,
其次渐有疑
,
再其次节节有疑
,
过此一番之
后
,
疑渐读释
,
p>
以至融会贯通
,
都无可疑
< br>,
方始是学.”
3
、虚心涵泳:“学者读书
,
须是敛身正坐
,
缓视
微吟
,
虚心
涵泳.” “看文字须是虚
心
,
莫先立己意.”“凡看书须虚心看
,
不要
先立说.” “虚心切己
,
p>
虚心则见道理明
,
切己自然体认得出.”
“读
书若有所见
,
未必便是
,
不可便执着
,
且放在一
边
,
益更读书以
来新见
.
若执着一见
,
则此心便被遮
蔽了.”
4
、切己体察:“读书须要切己体验
,
不可只作文字看.”“读
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理义
,
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 “读书便
是做事
.
凡做事有是有非
,
有得有失
,
善处事者不过称理其轻重
耳
.
读书讲究其义理
,
判别其是非<
/p>
,
临事即此理.” “须要将圣贤
言语<
/p>
,
体之于身”.
5
、着紧
用力“宽着期限
,
紧着课程.……如撑上水船
< br>,
一篙
不可以缓”.“宽着期限
,
紧着课程
.
为学要刚毅果决
,
悠悠不济事
.
且如发
愤忘食
,
乐以忘忧
,
< br>是甚么精神
,
甚么筋骨!”“余尝谓读书
有三到
,
谓心到、眼到、口到
.
心不在此
,
则眼不看仔细
.
心眼即
不专一
,
却只漫浪诵读
,
决不能记
.
记
,
亦不能久也
.
三到之法
,
心
到最急
.
心既到矣
,
眼口岂不能到乎?”(
《童蒙须知》
,
《五种一
归》
)
.
6
、居敬
持志:朱熹继承了程颐“涵养须用敬
,
进学则在致
知”之说.“敬”的本义就是恭敬
,
不放肆
.
在这里,“敬”是端正态度
,
就是说
,
诚心诚意、兢兢业业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
/p>
,
读书也
不例外
.
居敬也就是要从内心中严格尊崇礼法
,
专一有恒
,
一刻
也不放松对自己的要
求
.
特别是要排除杂念
,
不受外界诱惑
,
所
以“敬”
又通“静”.心静自然诚
,
诚心诚意、兢兢业业地去学习
,
去做事
,
个人修养
也就能顺利提高了.“持志”是要有坚定志向
.
朱熹说:“立志
不定
,
如何读书?”要立定学圣贤之道、修身复
性的志向
,
才能真正取得成效
.
-------------------------------
朱熹一生酷爱读书
,
对于如何读书有深切的体会
,
并提出
了许多精辟的见解
.
他的弟子
将其概括为“朱子读书法”六条
,
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
涵泳、切己体察、捉紧用力、
居敬持志
.
真是朱熹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循序渐进
朱熹主张读书要循序渐进
,
它包含三个意思
.
第
一
,
读书要
按一定的次序
,
不要颠倒
.
他提出读书
次第即读何书之次第
“凡读书
,
先读《
语》
《孟》然后观史
,
则如明鉴在此<
/p>
,
而妍丑不
可逃
.
若未读彻《语》
《孟》
《中庸》
p>
《大学》便去看史
,
胸中无
一权衡
,
多为所惑. ”
不
仅读何书有一个次第的问题
,
就是读同
一本书也存在次第的问题. “上句了然后及下句
,
前段了然
后
及下段
,
乃能真实该读
,
无所不通.
”这种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正好符合人类
认识的规律
.
人类认识客观事物总要经历一个
从不成熟到成熟
,
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
第二
,
应根据自己的<
/p>
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读书计划并切实遵守它
.
从心理学的角
度
,
每个人的
能力是有差别的
,
不仅自己和他人的能力水平
有差异
,
而
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个人的能力水
平也是不同的
.
所以
,
应根据自己的能
力来制定学习计划
.
第三
,
读书要扎扎
实实打好基础
,
不可囫囵吞枣
,
急于求成
.
朱熹将一个人受教
育的阶段分为童蒙
,
小学
,
大学
.
而这三阶段
的划分也是依据
p>
循序渐进的原则
.
从学习“始于衣服冠履<
/p>
,
次及言语步趋
,
次及
洒扫涓洁
,
次及读书写字及杂细
事宜
,
皆当所知”
《童须知序》
p>
到“教之以洒扫
,
应对
,
进退之节
,
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文学章
句序》再到“修身
,
齐家
,
治国
,
平天下”这些都是根据儿童身
心
发展规律提出的
,
与现代学习方法有不谋而合之处<
/p>
.
综上所述
,
这
种循序渐进的方法有利
于让知识结构层次化
< br>,
也符合心里
学中“认识材料的系列位置影响记忆效果<
/p>
,
材料的顺序对记忆
效果有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