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方歌
-
《金匮要略》方歌
1
、栝蒌桂枝汤
太阳证备脉沉迟,身体几几欲痉时,三两蒌根姜桂芍,二甘十二枣枚宜。
p>
(瓜蒌根二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 br>
2
、麻黄加术汤
烦痛湿气里寒攻,发汗为宜忌火攻,莫讶麻黄汤走表,术加四
两里相融。
(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个、白术四两)
3
、麻黄杏仁薏仁甘草汤
风湿身痛日晡时,当风取冷病之基,薏麻半两十枚杏,炙草扶
中一两宜。
(麻黄半两、炙甘草一两、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
4
、防己黄芪汤
身重脉浮汗恶风,七钱半铢五甘通,己芪一两磨分服,四片生姜一枣充。喘者再
入五分麻,
胃不和兮芍药加,
三分分字去读,
< br>七钱五分今不差,
寒取细辛气冲桂,
俱照三分效可夸。<
/p>
(防己一两、甘草半两、白术七钱半、黄芪一两一分、生姜四片
、大枣一枚)
5
、瓜蒂汤
暍病阴阳认要真,热痛身重得其因,暑为湿恋名阴湿,二七甜
瓜蒂可珍。
(瓜蒂二十个)
6
、百合病总方歌
< br>百合病起百脉成,起居冒昧各难名,药投吐利如神附,头痛参观尿更明。
7
、百合知母汤
病非应汗汗伤阴,知母当遵三两箴,渍去涏沫七百合,别煎泉
水是真鍼。
(百合七枚、知母三两)
8
、百合滑石代赭石汤
不应议下下之差,既下还应竭旧邪,百合七枚赭弹大,滑须三
两效可夸。
(百合七枚、滑石三两、代赭石弹丸大)
9
、百合鸡子黄汤
不应议吐吐伤中,必伏阴精上奉功,百合七枚洗去沫,鸡黄后入搅混融。
(百合七枚、鸡子黄一枚)
10
、百合地黄汤
不经汗下吐诸伤,形但如初守太阳,地汁一升百合七,阴柔最是化阳刚。
(百合七枚、生地黄一升)
11
、百合洗方
月周不解渴因成,邪热留恋肺不清,百合一升水一斗,洗身食
饼不和羹。
12
、栝蒌牡蛎散
洗而仍渴属浮阳,牡蛎蒌根并等量,研末饮调方寸匕,寒兼
咸苦效愈常。
13
、百合滑石散
前此寒无热亦无,变成发热热堪虞,清疏滑石宜三两,百合烘
筛一两需。
(滑石三两、百合一两)
14
、甘草泻心汤
伤寒甘草泻心汤,却妙增参三两匡,彼治痞成下利甚,此医
狐惑探源方。
(生甘草四两、黄芩、人参、干姜各三两、黄连
一两、大枣十二枚、半夏半升)
15
、苦参汤
雄黄熏法
苦参汤是洗前阴,
下蚀咽干热更深,
尚有雄黄熏法在,
肛门虫蚀亦良
箴。
16
、赤小豆当归散
眼眦赤黑亦多端,小豆生芽曝令干,豆取三分归一分,杵调浆
水日三餐。
(赤小豆三升、当归三两)
17
、升麻鳖甲汤
赤斑咽痛毒为阳,鳖甲周围一指量,半量雄黄升二两,椒归一
两草同行。
(升麻二两、当归一两、蜀椒一两、甘草二两、鳖
甲手指大、雄黄半两)
18
、升麻鳖甲去雄黄蜀椒汤
<
/p>
身痛咽痛面皮青,阴毒苛邪隶在经,即用前方如法服,椒黄务去特叮咛。
< br>
19
、鳖甲煎丸
鳖甲煎丸治虐母,十二鳖甲六柴胡,黄姜桂苇朴紫葳,夏胶芍
丹蛰
p>
虫五,葶参各
一曲麦二,赤硝十二三芩妇,乌扇蜂窠各四分,六羌二
桃效桴鼓。
(鳖甲十二分、柴胡六分、大黄、干姜、桂枝、石
韦、厚朴、紫葳(凌霄花)、
半夏一分、阿胶三分、芍药五分、牡丹五分、蛰虫五分、葶
苈子一分、人参一
分、瞿麦二分、赤硝十二分、黄芩三分、鼠妇(地虱)三分、乌扇(射
干)三
分、蜂房四分、蜣螂六分、桃仁二分)
20
、白虎加桂枝汤
白虎原汤论已详,加桂三两另名方,无寒但热为温疟,骨节烦
痛呕又妨。
21
、蜀漆散
阳为痰阻伏心间,牡疟阴邪自往还,蜀漆云龙平等杵,先时浆
服不踰闲。
(蜀漆、云母、龙骨等分)
22
、牡蛎散
< br>先煮三漆四麻黄,四蛎二甘后煮良,邪郁胸中须吐越,驱寒散结并通阳。
23
、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根汤
柴胡去夏为伤阴,加入蒌根四两珍,疟病邪因可灼液,蒌根
润燥且生津。
24
、候氏黑散
黑散辛苓归桂芎,参姜矾蛎各三同,菊宜四十术防十,桔八芩
须
三
分通。
(细辛、茯苓、当归、桂枝、川芎各三分、人参、干姜、矾石、牡蛎各三分、
菊花四十分
、白术、防风各十分、桔梗八分、黄芩三分)
25
、风引汤
四两大黄二牡甘,
龙姜四两桂枝三,
寒滑赤石紫膏六,
p>
瘫痫诸风个
里探。
(大黄四两、牡蛎、甘草各二两、龙骨、干姜各四两、桂枝三两、寒水石、滑
石、赤石
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两)
26
、防己地黄汤
妄行独语病如狂,一分己甘三桂防,杯酒淋来取清汁,二斤
蒸地绞和尝。
(防己一分、桂枝、防风各三分、甘草二分)
27
、头风磨散
< br>头之偏痛治何难,附子和盐等分磨,躯殻外生需外治,马膏桑饮
亦同科。
(大附子一枚、盐等分)
28
、桂枝芍药知母汤
脚肿身羸欲吐形,芍三姜五是前型,知防术桂皆需四,附子
麻甘二两停。
(芍药三两、生姜五两、知母、防风、桂枝四两
、白术五两、附子二枚、麻黄、
生甘草各二两)
29
、乌头汤
历节痛来不屈伸,或加脚气痛未均,芍芪麻草皆三两,五粒乌
头蜜煮匀。
30
、矾石汤
脚气冲心矾石汤。煮须浆水浸之良,湿收毒解兼热,补却灵枢
法外彰。
31
、古今録验续汤
姜归参桂草膏麻,三两均匀切莫差,四十杏仁芎两半,古今录验主风邪。
(麻黄、桂枝、当归、人参、石膏、干姜、甘草各三两、当归一两、杏仁四十
枚)
32
、千金三黄汤
风乘火势乱心中,肢痛节拘络不通,二分芪辛四分独,黄芩三
分五麻攻。二分
黄加心热端,消除烦满枳实单,虚而气逆宜参补,牡蛎潜阳悸可安,增入
蒌根能
止渴,各加三分效堪观,病前先有寒邪在,附子一枚仔细看。
(麻黄五分、独活四分、细辛、黄芪二分、黄芩三分)
33
、近效术附汤
一剂分服五钱匕,五片生姜一枣饵,枚半附子镇风虚,二术一草君须记。
(白术二两、附子一枚、甘草一两、姜五片、枣一枚)
34
、黄芪五物汤
血痺如风体不仁,桂枝三两芍芪均,枣枚十二生姜六,须令阳
通效自神。
(黄芪、桂枝、芍药各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
35
、桂枝龙骨牡蛎汤
男子失精女梦交,坎离救治在中爻,桂枝汤内加龙牡,三两相
匀要细敲。
(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
枚、龙骨、牡蛎各三两)
36
、天雄散
< br>阴精不固本之阳,龙骨天雄三两匡,六两桂枝八两术,酒调钱匕日三尝。
37
、黄芪建中汤
小建汤加两半芪,诸虚里急治无疑,急当甘缓虚当补,愈信长
沙百世师。
气短胸满生姜好,三两
相加六两讨,若逢腹满胀难消,加茯两半除枣姜;
及疗肺虚损不足,补气还须开窍早。三两半夏法宜加,蠲除痰饮为至宝。
薯蓣丸
三十薯蓣二十草,三姜二敛百枚枣,桔茯柴胡五分匀,人参阿胶七分讨。更有
六分不参差,芎芍杏防麦术好,豆卷地归曲桂枝,均宜十分和药捣。
38
、酸枣仁汤
酸枣二升先煮汤,茯知二两佐之良,芎甘各一相调剂,服后安
然足睡乡。
(酸枣仁二升、茯苓、知母二两、甘草一两、川芎二两)
大黄蛰虫丸
干血致痨穷原委,暖中补虚大治旨,螬蛭百个蛰半升,桃杏虻虫一升止,一两
干漆十
地黄,更用大黄十分已,三甘四芍二黄芩,五劳要证须用此,此方世医勿
惊疑,起死回生
大可恃。
(大黄十分、黄芩二两、生甘草三两、桃仁、杏仁、
虻虫、蛴螬一升、蛰虫半
升、芍药四两、干地黄十两、干漆一两、水蛭百枚)
39
、肘后獭肝散
獭肝变化少人知,一月能生一叶奇,鬼注冷劳宜此物,传尸虫蛊是专司。
40
、甘草干姜汤
<
/p>
二两干姜
两
炙甘,姜须炮透旨须探,肺中
津涸方成痿,气到津回得指南。
(炙甘草四两、干姜二两)
41
、射干麻黄汤
喉中咳逆水鸡声,三两干辛款苑行,夏味半升枣七粒,姜麻三
两破坚城。
(射干十三枚、麻黄、生姜四两、细辛、紫菀、款
冬花各三两、五味子半升、
大枣七枚、半夏八枚)
42
、皀角丸
< br>浊痰上气坐难眠,痈势将成壅又坚,皀角蜜丸调饮下,绸缪需在雨之前。
43
、厚朴麻黄汤
杏仁夏味半升量,升麦四麻五朴良,二两姜辛膏蛋大,脉浮咳
喘此方当。
(杏仁、半夏、五味子各半升、小麦一升、麻黄四
两、厚朴五两、干姜、细辛
各二两、石膏鸡子大)
44
、泽漆汤
< br>五两参姜白前,三升泽漆法分煎,桂芩参草同三两,半夏半升涤饮专。
(半夏半升、紫菀五两、泽漆三斤、生姜、白前各五两、甘草、黄芩、人参、
桂枝各三两)
45
、麦门冬汤
火逆原来气上冲,一升半夏七升麦,参甘二两粳三合,枣十二
枚
是正宗。
46
、葶苈大枣泻肺汤
喘而不卧肺痈成,烦满咳痰数实成,葶苈一丸十二枣,雄军直
入夺初萌。
47
、桔梗汤
< br>脓如米粥肺烦清,毒溃难支药要轻,甘草二两桔一两,土金合化得生生。
48
、越婢加半夏汤
风水多兮气亦多,水风相搏浪涛涛,全凭越婢平风水,加夏
半升奠巨波。
49
、小青龙加石膏汤
小龙分量照原方,二两膏加仔细详,水饮得温方可散,欲除烦
躁藉辛凉。
50
、千金生姜甘草汤
肺痿唾涎咽燥殃,甘须四两五生姜,枣枚十
< br>五
参
二
两,补土生津运肺伤。<
/p>
51
、千金桂枝去芍药加皀角汤
桂枝去芍本消阴,痰饮挟邪迫肺金,一个皀驱粘腻浊,桂枝运
气是良箴。
(桂枝、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枚、皂荚一枚)
52
、千金苇茎汤
胸中甲错肺痈成,烦满咳痰数实成,薏半升桃五十
枚
,方中先煮二升茎。
(苇茎(芦根)二升、薏苡仁半升、桃仁
五十枚、瓜瓣(冬瓜仁)半升)
53
、奔豚汤
< br>气冲腹痛号奔豚,四两夏姜五葛根,归芍芎芩甘二两,李皮须到一升论。
(甘草、川芎、当归各二两、半夏四两、黄芩二两、葛根五两、芍药二两、生
< br>姜四两、李根白皮一升)
54
、栝蒌薤白白酒汤
胸为阳位似天空,阴气弥沦痺不通,薤白半升蒌一个,七升白
酒奏奇功。
55
、栝蒌薤白半夏汤
胸背牵痛不卧时,半升半夏一蒌使,薤因性湿唯三两,斗酒同
煎涤饮奇。
56
、
< br>枳实
薤白桂枝汤
痞连胸胁逆攻心,薤白半升四朴寻,一个瓜蒌一两桂,四枚枳实徹浮阴。
57
、茯苓甘草杏仁汤
痹
而短气孰堪医,甘一茯三淡泻之,
更有杏仁五十粒,水行气顺不求奇。
58
、橘皮枳实生姜汤
痹
而气塞又何使,枳实辛香三两宜,
橘宜一斤姜半斤,气开结散勿迟疑。
59
、薏仁附子散
痹
来缓急属阳微,附子十枚切莫迟,
更有薏仁十五两,筋资阴养得阳归。
60
、桂枝生姜枳实汤
心悬而痛痞相连,痰饮上逆客气填,三两桂姜五两枳,驱寒散
逆并攻坚。
61
、乌头赤石脂丸
彻背彻胸痛不休,阳光欲熄实堪忧,乌头一分五钱附,赤石椒
姜一两求。
(乌头一分、附子半两、赤石脂、干姜、蜀椒一两)
62
、九痛丸
九种心痛治不难,狼萸姜豆附参安,附需三两余皆一,攻补同
行仔细看。
(附子三两、生狼牙、吴茱萸、干姜、巴豆、人参各一两)
63
、附子粳米汤
腹中切痛作雷鸣,胸胁皆膨呕吐成,附子一枚枣十个,半升粳夏一甘烹。
(附子一枚、枣十个、粳米、半夏半升、甘草一两)
64
、厚朴七物汤
满而便秘脉兼浮,三两甘黄八朴投,二桂五姜十二枣,五枚枳
实效优优。
(厚朴八两、甘草、大黄各三两、桂枝二两、生姜
五两、枣十枚、枳实五枚)
65
、厚朴三物汤
痛而便闭下无疑,四两大黄朴倍之,枳用五枚先后煮,小承变
法更神奇。
66
、大建中汤
痛呕食难属大寒,腹中头足触之难,干姜四两椒二合,参二饴
升食粥安。
67
、大黄附子汤
胁下偏痛脉紧弦,若非温下恐迁延,大黄三两三枚附,二两细
辛可补天。
68
、赤丸方
< br>寒而厥逆孰为珍,四两夏苓一两辛,中有乌头二两泡,蜜丸硃色妙通神。
(半夏、茯苓四两、细辛一两、乌头二两、朱砂)
69
、大乌头煎
沉紧而弦痛绕脐,白津厥逆冷淒淒,乌头一个煮添蜜,倾刻
颠危快挈提。
70
、当归生姜羊肉汤
腹痛胁痛急不堪,羊斤姜五并归三,如今豆蔻香砂法,可笑依
盲授指南。寒多
增到一斤姜,痛呕宜加橘术商,术用一兮橘二两,祛痰止呕补中方。
p>
(羊肉一斤、当归三两、生姜五两)
71
、乌头桂枝汤
腹痛身痛肢不仁,药攻刺灸治非真,桂枝汤照原方煮,蜜煎乌
头合用神。
72
、外台走马汤
外来异气伤人多,腹胀心痛走马搓,巴杏二枚同捣细,冲汤捻汁好驱邪
。
(巴豆、杏仁二枚)
73
、旋覆花汤
肝著之人欲蹈胸,热汤一饮就轻松,覆花三两葱十四,新降通行少许从。
(新降可以红花、郁金、苏木代之)
74
、甘姜苓术汤
腰冷溶溶坐水泉,腹中如带五千钱,术甘二两姜苓四,寒湿同
驱岂偶然。
(甘草、白术各二两、干姜、茯苓各四两)
75
、甘遂半夏汤
满从利减续还来,甘遂五枚芍五枚,十二枚夏指大草,水煎加蜜法双该。
(甘遂、芍药各五枚、半夏十二枚、甘草指大)
76
、木防己汤
喘满痞坚面色黧,己三桂二四参施,膏枚二个如鸡子,辛苦寒
温各适宜。
(木防己三两、石膏鸡子大、桂枝二两、人参四两)
77
、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
四两苓加不用膏,
芒硝三合展奇韬,
气行复聚
知为实,以软磨坚自不劳。
78
、泽泻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