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动物儿歌》教学设计及反思
-
.
精品文档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动物儿歌》教学
设计及反思
设计说明
《语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让学生“喜
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由此,依据本特点,借
助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以形声字教学为主体,着力体现识
字教学的多样化
。教学中,将分类识字与随识字紧密结合,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汉字特点,循序渐进地掌握
形声字的造字
规律,
使学生在情境中识字,
在画面中感知,
在诵读中理解,
在游戏活动中习得识字方法
,从而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从喜
欢汉字走向自主识字。
课前准备
1
.生字
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
教师
)
2
.预习
生字,做字卡。
(
学生
)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趣说话
1
.多媒
体课件出示“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
蜘蛛”六种动物的图片。激趣谈话:今天
,老师请的几位小
客人是谁?你能读出它们的名字吗?
(
学生读出名字,课件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p>
-
全新公文范文
-
全程指导写作
–
独家原创
1
/
7
.
精品文档
.
出示相应汉字,看字读词。
)
2
.结合图片,说话练习。教师指导
学生运用“谁在哪
儿干什么”的句式,说说图上的内容。例如:蝴蝶在花丛中
捉迷藏。
3
.过渡:同学们,这些小客人在和我们捉迷藏,它们
< br>藏在了一首儿歌里。快找一找,认识一下它们吧!
(
板书
课
题:动物儿歌
)
设计意图:针对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强的特点,图片可
以直观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遇到感兴趣的图片会积极
表达、乐于
表达。从而抓住契机,训练说话,既突出动物的
主题,又与课内容建立联系,巧妙地为新
知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儿歌,识记形声字
1
.教师范读儿歌,学生找一找儿歌
中的动物朋友。学
习“蜻、蜓、蚂、蚁、蜘、蛛”六个生字。
(1)(
课件出示虫字旁的六个生字
)
学生自由读儿歌,圈
画出动物的名称,自己练习读两遍词语。
(2)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特点
,发现规律。
(
这些汉
字都是虫字旁,
表示属于昆虫类,与动物有关。这几个字都
是形声字。
)
2.
组织学生展开识记生字游戏。
(1)
找朋友。
(
老师手里拿虫字旁,
学生手里分别拿
“青、
廷、马、义、知、朱”
。口令:我是蚂蚁的蚂,我的
朋友在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
全新公文范文
-
全程指导写作
–
独家原创
2
/
7
.
精品文档
.
哪里?拿“马”的学生跑过,并对口令。
)
(2)
编
字歌。教师示范编字歌的语言形式,再让学生尝
试自己编。
(<
/p>
课件出示
“蜻蜓”
的
“蜻”
——虫字旁遇到
“青”
,<
/p>
伸出手交朋友,
“蜻、蜻、蜻,蜻蜓的蜻”
。其他生字都用这
样的句式编字歌。
)
3
.教师
相机在黑板上贴字卡,引导齐读生字。
4
.学生再次熟读儿歌,遇到不认识
的字借助拼音正确
认读。
设计意图:根据本特点,先集中识记虫字旁的形声字,
在自主发现中了解形声字的造字规律。借助游戏,运用有序
语言识记形
声字,再将生字组词迁移到句子中,尝试读,体
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的教学理
念。这样的设计便
于学生发现汉字的特点,树立归类识字意识。
三、诵读儿歌,随识字
1
.分句朗读,画出生字,方法识记。
(1)
齐
读第一句。学习“迷”和“藏”
。
(A.
自主选择识
记方法。
如
“迷”
字可以猜字谜
“蚂蚁搬走大米”
。
B.
扩词。
.
读儿歌,学
生做动作表演“展翅飞”
。
)
(2)
齐读第二句。学习“造、食、
粮”
。
(A.
采用形声字
识字法和部件组合方法,同桌交流。如“粮”字和米有关,
所以是米字旁加个
“良”
。
B.
扩词。
.
朗读本句,结合图片
与生活,说一说蚯蚓和蚂蚁有什
么特点。
)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p>
-
全新公文范文
-
全程指导写作
–
独家原创
3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