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意义第1课时导学案
-
p>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有关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
主要内容有:
1.
< br>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p>
3.
比例的应用。
p>
因为本单元知识的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数与代数”领域,又涉及到了“空间与图形”
领域,
所以,教学中既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要注
意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
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另外,由于比例知识不
但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
且还是今后学数学、物理、化学的基础。所以教学
中要注意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
建立清晰的概念,把握概念的内涵
,以促进学生对比例的相关知识以及比例的应用的理解和掌握。
1.
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
质,会判断四个数是否能够组成比例,能正确地解比例。
2.<
/p>
使学生理解相关联的量,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掌握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
3.
使学生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象,
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
象,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
图象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4.<
/p>
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相应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地求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
。
5.
使学生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能
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
相似。
6.
使学生能运用比例的相关知识,
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和丰富解
决问题的经验,提高解
决问题的能力。
(
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3
课时
(<
/p>
2
)正比例和反比例
4
课时
(<
/p>
3
)比例的应用
6
课时
(<
/p>
4
)整理和复习
1
课时
(<
/p>
5
)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
1
课时
(<
/p>
6
)综合与实践自行车里的数学
1
课时
1
通过
观察、比较、归纳、判断等方法帮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通过动手绘图,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
< br>力。
2
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第
1
课时
比例的意义
课题
比例的意义
课型
新授课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的比的知识基础上,结合具体实例
学习比例的意义。教
学时,引出本节课要用的三面不同规格国旗的相关数据,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熟悉的现实情境中,
情绪饱满地进入到对比
例知识的探究学习中。
接着,
设计
引导
学生观察并发现三面国旗的长与宽的比值相等,可以写成一个等式,引出比
说明
例的意义;然后,借助具体的情境巩固比例的意义,体现了数学与生活
的联系;
最后,学生小组交流,探究比和比例的区别,既体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又让学
生进一步巩固了比例的意义。
1.<
/p>
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比例的形成过程,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
学习
条件,并能正确地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目标
2.
培
养学生进行初步的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
理解比例的意义。
重点
学习
会
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难点
学前
教
具准备:
PPT
课件
准备
课时
1
课时
安排
3
教学
导案
环节
1.
出
示教材第
40
页的三幅国旗图
片。
p>
(
1
)
提出问题:
这几幅国旗有什么
相同的地方和不同
的地方?
(
2
)
这三幅国旗除此之外还有什么
关系?是不是国旗想做多大就
做多
大呢?
(
3
)
提出探究要求:
请同学们根据<
/p>
一、
引
入新
课。
老师给出的数据,
写一写,
算一算,
看看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学生独立探究,教师巡视。
2.
p>
组织研讨:通过研究,你发现了
什么?
3.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p>
2.4
∶
1.6=
60
∶
40=
3.
学
生
认<
/p>
真
听
教
师谈话,
进入新课
学习。
4
学案
达标检测
1.
(
1
)这几幅图
中
< br>都
有
中
华
人
民
1.
计算下面各比的比值。
p>
18
∶
9
4.5
∶
2.5
5
< br>共和国国旗。
不同
1
之
处
是
这
几
面
国
∶
5
∶
9
5
2
3
10
7
3
7
10
2
旗的
长、
宽各不相
答案:
2
等。
(
2
)这三幅图中
国旗长
和宽的比都是
3
∶
2
。国旗不是想做
多大就做多大。
(
3
)学生写出长
和宽的比,
发现比
都是
3
∶
2
。
2.
师生共同研讨,
发现其中的规律。
2.
下列
各比中哪些能组
成比例,请写出来。
0.6
∶
0.8
∶
1
3
1
10
3
∶
1.2 0.5
∶
0.2
2
p>
3
3
4
∶
∶
3
5
5
5
答案:
0.6
∶
0.8=
∶<
/p>
3
∶
1.2=
0.5
∶
0.2
3.
将
4
、
5
、
3.6
再配上一
个数组成比例。
答案:
4
∶
3.6=5
∶
4.5
(
答案不唯一
)
3
5
4
5
3
2
3
2
5<
/p>
∶
10
3
=
p>
3
2
师:这些比
中任意两个比,我们都